高复祥——育苗成才解说成名
※高复祥
——育苗成才解说成名
高复祥在广大球迷中鼎鼎有名,不仅因为在天津电视台体育频道中频频亮相,还因为曾经作为足球运动员、教练员的他,见证了天津足球几十年发展的兴衰历程。多年以来在足球圈内外的社会活动中常见他的身影。请看高复祥丰富的阅历:
1942年出生,原籍北京。从1958年开始,先后入选北京少年、青年足球队。1963、1964年先后进入天津青年队、天津队。1965年进入和平区体委,后任新华路体育场业余体校教练。1970年,高复祥受聘于天津电视台,担任体育顾问、足球解说员。1988年起连任四届和平区政协委员。1993年,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任天津足球俱乐部董事会董事兼副秘书长。2000年任天津大学生足球俱乐部副秘书长。2016年受聘任泰达俱乐部技术顾问。现为天津瑞龙足球俱乐部总监。
高复祥50周岁时的留影
扎根基层收获桃李
高复祥退役后扎根基层,为天津足球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高复祥于1970年开始在天津市新华路体育场业余体校执教。高复祥回忆道:“我正式带的第一拨队员有徐明江、陈金刚、郑易,第二拨是张效瑞、商毅,随后是宗磊、韩燕鸣、何杨,他们后来都入选天津队,成为有才华的选手。1992年我去了天津足球职业化筹备领导五人小组,副市长钱其璈挂帅,其余是刘建生、王学智、孙霞丰和我。1993年2月18日,天津足球俱乐部三星队正式成立,我是俱乐部董事会成员、副秘书长。再后来2000年去了天津大学生足球俱乐部任副秘书长,和天津师大合办,也让一批人受益。2002年,我成立了天津市坤威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先后为百事可乐连续三年举办千队中小学比赛,我也被评为天津百事代言人,去英国曼联、利物浦等球队考察。在公司10年期间,主办了‘天津女排夺冠庆功会’‘天津足球队成立五十周年’‘白队返津’‘天津泰达队壮行会’及各种形式的基层足球赛等活动。”
高复祥虽然没有去成年队执教,但始终扎根业余体校,倾力于培育幼苗,桃李收获颇丰。执教期间,受他启蒙训练的陈金刚、张效瑞、商毅、宗磊、韩燕鸣、何杨6人先后入选国家队,刘大明、陈国仲、赵凯、孙照贤入选国家青年队。1993年,中国足协在秦皇岛基地开会,高复祥被评委评为“最佳启蒙教练”并获得金奖。
慧眼识人赞赏弟子
在高复祥的门生中,最让他得意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陈金刚,另一个是张效瑞。提起陈金刚,高复祥打开了话匣子:“陈金刚小时候身高腿长,不大壮实,外号‘豆芽菜’。但是他有脑子、有速度、有技术,我很看好他。他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每天给他订一袋奶。前几天从长春回津,他请我去津利华酒店,送了我3瓶15年的茅台。转天回长春,亚泰俱乐部老板和他签了无限期长约,工资多少自己填,他说五六年没像今年这么痛快放松过。”
陈金刚深得高复祥真传,2017赛季中途接手长春亚泰队,不仅带队早早保级,还取得了不错的名次,这都源自他对亚泰队的了解。“他带队有自己的独创,让队员们自己制订训练计划,队员可以自己练,哪一方面不行自己可以补练,启发队员自己找毛病的积极性。现在队伍好管,凝聚力特别强,张笑飞、杜震宇都听他的。陈金刚不怒自威。保级之后陈金刚找外援伊哈洛谈话,伊哈洛说:‘明年你还要干,你要不干我就走。’伊哈洛特别信服他。”高复祥对弟子的赞赏溢于言表。
怜爱弟子喜见成才
高复祥说他在张效瑞身上花费的心血最多。“张效瑞家里更穷,条件更差,9平方米的房子里没有床,有一个阁楼,他和妹妹住在二层阁楼,他爸他妈睡地板,什么都没有。选他进业余体校,就看重他不服输的那股劲儿。当时给我启发最大的是马拉多纳,中国队员带球过人、控球不行,我就格外精心练张效瑞一个人,”高复祥说,“当时我做电视转播,社会关系多,有外贸罐头、奶粉,我都分给队员们。考虑到孩子们在成长发育期,我在体校执教期间,(每月)每个人发35块钱补助,不交钱还发钱,我给张效瑞发双份70块钱。当时在天津业余体校中独此一家。
高复祥与张效瑞、张玥的合影
有一次他不好好练,他爸爸打他,我说你要打他就把他带走。我从来不打孩子、不骂孩子,我把他爸爸批评了一顿。当时效瑞父亲挣的钱还没孩子多。”
高复祥又回忆说:“按照张效瑞的条件很难踢出来,他脚是平足,但小时候不服输那股劲儿特别打动我,后来就练他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后来七人制比赛他一个对七个,盘带、过人、射门,对手都拦不住他。1988年,我们代表天津少年队去日本比赛,10战10胜,日本两个俱乐部要留他,送来巧克力,专门来看他踢球。有一场球,张效瑞连过8个人,连守门员都过了,把球带到门里去,那可是大场地呀。”因为技术出色,张效瑞和商毅入选健力宝队,到巴西留学,张效瑞回国后直接入选国家队,一度风光无限。高复祥也因此被和平区区委、区政府批准荣立二等功。
让高复祥教练惋惜的是,后来因为伤病等原因,张效瑞的足球成就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如今,张效瑞在天津权健俱乐部担任副总经理,负责青训,并担任预备队主教练,对于张效瑞来说这是转型,也是延续恩师高复祥未了的心愿。
活跃荧屏宝刀不老
天津球迷真正认知高复祥,并非通过他的踢球和执教经历,而是他足球比赛解说员的身份。至今他做解说已经有52年了,比踢球和执教年头都长。他说:“我第一次解说是在天津电台,1965年国家队和天津队比赛,当时也不知道怎么解说,电台著名播音员关山在前面给我呼号‘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现在开始转播,由高复祥教练解说’,就在民园体育场,一辆面包车里有点儿设备,没有画面,车窗打开直接看比赛解说。到了1972年电视台邀请我,那时候刚有电视,第一次电视转播就是我,到后来被聘为天津电视台体育顾问、解说嘉宾。”
2000年高复祥在曼联训练基地的留影
在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高复祥最开始和蒋群合作,后来和柴盛昆搭档,再后来是王喆、杨威,到现在是王寅初、于洋,他的解说时间比踢球年头还多。说起这么多年的解说生涯,高复祥认为受益匪浅:“那时候进电视台解说时,我还带着陈金刚他们,同时收集各方面资料和数据记录下来。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更加钻研足球理论,还在日报、晚报投稿,写了不少新闻、评述。还有我和曾雪麟家都在北京,放假时曾雪麟让我给他抄教案,我从曾指导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几十年的解说、评述,时至今日高复祥依然活跃在荧屏上,依然广受观众欢迎和好评,可谓炉火纯青,宝刀不老。
寄望未来充满信心
无论踢球、当基层教练还是解说,几十年来高复祥始终没有离开足球。对于天津足球的过往和未来,已过古稀的他说:“天津足球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亚军,1960年咱们是双冠军,‘文革’前天津足球在国内地位举足轻重,年年是冠亚军水平,‘文革’后也是前六名水平。一直到职业化之前,1980年严德俊带队又达到一个顶峰,拿到全国冠军。随后出现青黄不接,现在可以说天津足球后继无人,虽有校园足球,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即便如此,高复祥依然对天津足球的未来充满希望。他说:“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培养后备力量,充分发挥退役球员的作用,毕竟他们有一技之长,把他们的作用发挥出来,假以时日肯定出人才。根据我个人体会,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最少要六七年时间,这是一个周期。六七年之后,天津会再出一拨人,未来天津足球肯定在国内足坛有一席之地。”
高复祥对天津足球的前景十分乐观。他说:“现在国家重视青训,天津权健和泰达两家俱乐部青训投入不断增加,训练、比赛条件也不错。如果我们有的放矢,有规划、抓落实,踏踏实实、坚持不懈,不出人没有道理。2007年,李长俭、白金贵等人合编画册《绿茵情缘五十春》,颂扬了天津足球50年的光辉历程,我也参加了编辑工作。今天,让我们共同期盼绿茵春天的到来!”
2000年高复祥(右)与恩师史万春(左)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