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根伟——领军将才一球金贵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于根伟——领军将才一球金贵

※于根伟

——领军将才一球金贵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前夕,在于根伟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宽敞的会客区里架好机位,与于根伟面对面谈足球生涯——背后的俱乐部“大事件”墙上,记录了俱乐部近几年根植于校园足球、为天津足球和中国足球培养人才的脉络和成效,这是现在的于根伟,然而每一眼对他的端详,都会让人想起曾经。

于根伟——天津足球一代旗帜性人物、著名国脚。从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崭露头角,到2006年宣布退役,在天津足球的锋线上奔跑了近13年,一次又一次用灵动的破门挽救球队于危难,或将队伍带向胜利,一路书写并见证了天津足球的曲折与坚持。

2001年10月7日在沈阳,正是凭借他在国足与阿曼队比赛中的破门,中国足球得以冲出“十强赛”重围,杀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阶段,圆了国人四十四年的世界杯之梦。他的那粒进球也成为全国球迷心目中至今无法复刻的经典。可以说他是中国足球为数不多快乐记忆的最重要缔造者,是载入中国足球史册的功勋人物。

足球是于根伟从小的情结,他儿时的理想就是要进天津队,为天津足球争光。曾经多少年,他一直特别佩服天津队里老一代球员,羡慕他们能代表天津足球出战,能在全国比赛里名列前茅。

1991年进入国少,1992年入选国青……同年龄球员中的佼佼者于根伟,在他18岁的时候,理想开始有了“照进现实”的大模样,成为天津队的一员,球队的大名单上有了他的名字。不过彼时彼刻,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他还只是一名有潜质的年轻小将。

于根伟

1993年全运会,19岁的于根伟获得了代表天津队参赛的资格。那届全运会,天津队踢得并不顺利,困境中,对能否委以于根伟重任的问题,教练组有争议,有的教练觉得他年轻经验不足,身体也比较单薄,不适合在关键战里出战。最后还是当时的体委副主任刘建生拍板,说就用根伟打主力吧,出了问题他负责,于根伟才有了首发登场的机会。

在中国队对阵阿曼队的比赛中,于根伟破门后的庆祝

在小组赛第三场比赛中,天津队面对广西队,于根伟第一次首发出任右前卫。比赛中正是于根伟的入球,帮助球队打进附加赛。附加赛在太原进行,天津队被分在“死亡之组”,第一场比赛输给河南队后,出线形势非常不利,天津队必须在最后一战中击败湖北队才能出线。结果又是于根伟不负众望,连过三人攻入天津队的第一个进球,最终球队以2∶0获胜,进入决赛阶段比赛。后来在北京进行的决赛中,天津队第一场打东道主北京队,于根伟进了一个球,第二场对四川队,于根伟又梅开二度。

至此,国内足球圈才真正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天津出了个于根伟。

于根伟曾为天津队、国家队贡献无数精彩进球,但也始终受伤病困扰,与伤病抗争。1994年的严重受伤是于根伟一段痛的记忆。1994年9月在山东淄博举行了中国国奥队与朝鲜国奥队的一场比赛,当地的赛场条件很差,球场坑坑洼洼,下半场比赛中,于根伟在中场拿球后快速突破,朝鲜国奥队一名后卫迎上来封堵,两人的速度都很快,眼看要撞到一起都想躲开对方,但那个队员因为场地不平突然摔倒,倒地时狠狠地砸在于根伟右腿膝关节上。

当时天津队正处于冲击甲a的关键期,于根伟拖着一条伤腿回到天津队,正赶上最后几场关键战役,尤其是在主场迎战湖南队,天津队获胜便可提前升级。他忍着伤痛登场攻入两个球,天津队提前晋级皆大欢喜,可也加重了他的伤情。1995年,即使咬牙也不能再坚持的于根伟给拖了一年的伤腿做了手术,但天津队正处于保级阶段,他又不得不在术后一个半月重新披挂上场,连主治医师都震惊了,搞不清是自己的医术精湛,还是于根伟的身体素质好。这其中没人太留意的是,他一边比赛一边承受着不愿对外人言说的痛。最终那一年天津队保级成功,于根伟作为重要功臣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膝伤因为恢复期不够,手术后的最终康复状况并不理想。

1996年,身披国奥10号战袍,于根伟和队友们在冲击奥运会的道路上折翼吉隆坡。回到国内联赛,他从右前卫改打前锋,承担起为天津队攻城拔寨的重任。最终天津队再次保级成功,于根伟也凭借在联赛中的出色发挥,成为那一年全国甲a联赛的“最佳新人”。

尽管他仍然很年轻,却已然成长为天津队的领军人物。可是随后的1997年,打击接踵而至——伤病桎梏了他身披国家队战袍征战十强赛的雄心,加上国足内部的各种原因,国足世界杯梦碎;天津甲a、甲b两支队伍“双降”,必须面临痛苦而艰难的重组和重生。

1998年泰达集团接手球队后,俱乐部状况的稳定,让于根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伤腿却屡屡成为他的拖累。一边是1998赛季队伍以不败战绩重返甲a的荣光,一边是他心中因饱受伤病困扰而生出的郁闷、困顿。

爱惜人才的时任泰达队主帅乌拉圭人吉梅内斯,促成了于根伟远赴乌拉圭疗伤。他利用自己在乌拉圭足坛的声望,为于根伟联系了最好的运动创伤专家,做了完美的膝关节手术,同时还为于根伟联系了乌拉圭的足球豪门民族俱乐部,对方直接开出高薪邀请他加盟。吉梅内斯也劝于根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到更广阔的天地寻求发展,如果想好了都不用回国,他可以联系经纪人到国内找泰达俱乐部处理好后面的一切。

考虑到天津队刚刚升上甲a,如果因为自己离开而出现闪失,会后悔终生,于根伟思量再三决定回国继续征战。后来于根伟还有一次到佩纳罗尔俱乐部发展的机会,但也放弃了。事过多年,于根伟说,出国踢球的事,他真的动心过,尤其是看到杨晨去德国踢球站稳脚跟,他更想去更大的舞台证明自己,因为他们那一代国内球员,个人能力其实和国外球员差距并不大,区别是国内的足球环境、个人性格、团队作战能力。他认为自己有这个实力出去闯闯,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证明,也是为天津足球争光。不过当时天津队面临困难,确实需要他,最终他放弃了出国的念头,谈不上什么遗憾,只能说是自己的一个清清楚楚的选择。

至于职业联赛最火爆的那几年中,年年都盛传像申花、万达那样在联赛中名列前茅的球队想高薪“挖走”于根伟,他也证明确有其事,不过自己真没动过心。他说这和他从小受到的家庭影响有关,那时候爸爸总跟他说,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天津足球培养出来的孩子,足球渊源、亲朋好友都在天津,应该留在天津,为天津足球争光。此后每每面临选择,一个“不能为了多赚点钱就改变初衷”的简单理由,就让于根伟干脆地谢绝了邀请。

2001年中国足球再次走到了冲击世界杯的关键时刻,10月7日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中国队对阵阿曼队,于根伟首发出任前腰。第36分钟,于根伟接郝海东头球摆渡,在门前顺势一脚打进球门!这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具有意义的进球,没有之一。凭借这个进球,中国队第一次拿到了世界杯决赛圈的入场券,圆了国人四十四年的世界杯之梦。

比赛结束后,场上球员相拥而泣,球迷疯狂欢呼,唯独于根伟回到休息室。后来很多年,在很多场合他都说,那时候自己内心挺平静的,就想在安静的地方待一会儿。他最大的感触是,本该在1997年锁定的世界杯名额,迟了四年总算兑现了,任务完成了,中国队出线了,他们这支球队,对一代一代的足球人,对那么多球迷,终于有了个交代。另外,作为他自己,也没给天津足球丢脸。

在场上拼搏的泰达队长于根伟

随后几年的职业联赛,于根伟的存在对天津队而言,意味着赛季高数量进球、比赛高观赏性,还有那份对对手的心理压制。2005年4月10日,天津泰达客场挑战上海国际的中超比赛中,于根伟独进两球,达成了他为天津球队在职业联赛中打入100球的辉煌成就。同年11月5日,他又在主场同四川的比赛中攻入了赛季的第12粒入球,打破了自己的赛季进球纪录。这一年,泰达队取得了中超联赛的第四名。

可就在球迷们认为天津足球迎来了最好的时候,于根伟还将率队再向前一步之际,他选择了退役。

那个速度快、意识好、身体轻盈、技术娴熟、脚法细腻、大局观强,能带球、能组织、能突破、能射门,感觉超一流的国内足坛一代著名前锋,选择了一种干脆利落的方式挥别绿茵场,甚至都没有和赛场做一个有点仪式感的告别。开始在俱乐部管理层的新角色之后,于根伟对泰达的贡献仍在继续,不仅体现在对一线队的管理层面,更体现在人才引进方面,王新欣和后来一批对泰达队贡献很大的年轻球员,都是于根伟运筹引进的。

离开职业俱乐部后,于根伟仍在不断深造、完善自己。足球是于根伟的情结和情怀,这自然不用说。过去这些年,他想过很多次做青训,包括去当一名基层青训教练,不过他真正动心做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这件事,是2015年年初听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要出台了,他觉得国家能把发展足球运动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中国足球的春天真的来了。

投身足球事业,做青训几乎就是于根伟唯一的选择,毕竟谁都清楚,中国足球这些年提高不上去,症结就在青训上,只有参与足球运动的孩子多了,才会有选拔培养好苗子的余地。2015年4月21日,于根伟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青少年俱乐部。他说,他在足球生涯中遇到了一个好的启蒙教练李振民,那时候李指导不光教孩子们学踢球,还管大家的生活和学习,特别负责任。更可贵的是,李指导还把品格教育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从见到队友父母必须认真叫“伯父好、伯母好”,一点一滴规范大家的行为。当年受到的影响,令于根伟终生受益。酝酿和筹备俱乐部的过程中,于根伟也曾多次想起恩师李振民,用李指导当年的行动鞭策自己。

于根伟认为,和当年培养青少年球员的业余体校“三集中”模式不一样,现在的孩子们参与校园足球,不脱离家庭、学校、社会,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原因,他们不走专业足球道路的话,还可以有很多选择,不会出现当年可能遇到的尴尬。

三年的时间,于根伟青少年俱乐部已经拥有了一支以职业级、a级教练为核心的几十人的教练队伍,与天津市教委及和平、南开、河东三个区的教育局、河北区体育局签约,并在其他区域做了重点布局,开展校园足球普及、组建校园足球集训队的工作,还和泰达俱乐部签约成立了“泰达根伟青训中心”。2017年年底,俱乐部签约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发起的“青少年足球菁英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为俱乐部中的孩子们打通了“国字号”上升通道。

青训的特点就是周期长、风险大,存在不可预知的因素,为了天津足球的未来,为了中国足球的未来,44岁的于根伟和他的俱乐部,做好了竭尽全力、持之以恒的准备。天津足球的一代旗帜性人物,又扛起了一面被寄予厚望却又沉甸甸的大旗。

城市英雄——于根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