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明——急流勇退育俊才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马继明——急流勇退育俊才

※马继明

——急流勇退育俊才

马继明是又一位出自天津“足球之乡”河东区的足球选手。从15岁开始进入专业队,征战国内、国际赛事13年,战功卓著,退役后长期在青少年培育岗位上辛勤耕耘,做出贡献。

青年时期的马继明

1969年,年仅8岁的马继明在大直沽中街小学就读时,参加河东区小学足球比赛,被河东区业余体校教练员乔炳勋选中,他边读书边参加艰苦的基础训练。他踢球特别用心,不怕苦不怕累,技术能力大有长进。1976年他入选天津青年二队。此后一年上一个台阶,1977年进入天津青年一队,1979年进入天津二队,1980年进入天津队,并在1982年与队友尹怡进入张京天执教的国家二队,代表国家二队参加了多场国内外比赛,于1984年回到天津队。

马继明在队中踢过边后卫、中卫和后腰,拼抢很凶猛,活动范围大,爆发力出众,战术意识强。当时的天津队是国内一支传统强队,联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1年甲级联赛第五名,1982年甲级联赛第三名,1983年全国甲级联赛北区第一名、第五届全运会男足第三名,1984年甲级联赛第二名、第一届足协杯赛第五名,1985年甲级联赛第八名,1986年甲级联赛第四名,1987年甲级联赛亚军、第六届全运会第八名,1988年甲级联赛第三名。

马继明在天津队这些年中经常担当重任,在队友的配合下取得诸多好成绩。1989年为充实新成立的天津港集足球队的力量,马继明加盟球队,作为教练兼队员,随队参加了全国乙级队联赛,成功升入甲级队,创造了一个省市拥有三支甲级球队的历史盛况。每当提起往昔岁月,他非常感谢所有带过他的教练员们,感谢与他一起并肩战斗、共同拼搏、无私帮助过他的队友们。

马继明的运动生涯结束后,回到了河东区体校做基层教练员,开始了培养青少年精英的工作,十余年间不辞辛苦。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和1993年,他带的队伍参加天津市青少年比赛,均获得冠军;1995年,获首届“市长杯”青少年比赛第一名;1997年,获天津市青少年比赛第二名;1998年,代表河东区参加天津市第九届全民运动会获青少年组第一名;2009年代表天津参加全国重点城市青少年比赛获得亚军,参加“阿迪达斯全国u15优胜者杯”获得第四名;2010年,获得“耐克杯”全国青少年比赛第九名,参加天津市第十二届全民运动会获得乙组冠军;2011年,获得全国“足校杯”冠军和全国“未来之星”青少年比赛冠军,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2011年,马继明的球队中有10名队员入选天津参加全国城市运动会和辽宁全运会的队伍,他也被聘为参加这届全运会队伍的教练组成员。入选全运会队伍地他的得意门生杨帆、苏缘杰、杨万顺等已成长为现役中超球员。

长期扎根青训工作的马继明对主教练承受的巨大压力感触颇深,尤其是实行“三集中”的队伍,不仅要抓训练,那些事无巨细的衣食住行甚至球员安全都需要操心。他说:“还要感谢东达房地产公司的牛世清先生,他有远见卓识,在多年前就出资搞东达足校,培养青少年人才,至今已坚持多年,令人敬佩。”足校这一批队员是马继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选来的苗子,用了近8年的时间精雕细琢。功夫不负有心人,时至今日这批队员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成才,有3名队员征战中超,还有一部分队员在中甲、中乙奋斗。

2013年马继明在东达青少年队

在岗期间,马继明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各种教练员培训班,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亚足联和国际足联的教练员培训考核。1994年和1999年他两次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练员。

谈到他熟悉的青训现状,马继明有着中肯的建议:“现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很好,而且各个有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现在我们各个学校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学校里的教师很多是非足球专业出身,这就需要多为他们举办培训班。另外多派有职业足球经历的教练员下基层辅导。现在参加青训的人数多了,我们更需要从中选拔好的苗子,通过精心培养,使他们成为职业联赛甚至国家队的栋梁之才。”

马继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