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洪祥——华夏骁将扬名东瀛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吕洪祥——华夏骁将扬名东瀛

※吕洪祥

——华夏骁将扬名东瀛

从最初踏上日本的土地,到今时今日成为中日足球文化交流的风云人物,经历了整整30年,不少天津老球迷心里仍记挂着他,而他时刻都在深切思念着故土旧人。他就是昔日天津足坛赫赫名将——吕洪祥。

2018年初,“洪祥杯”中日青少年国际足球邀请赛开赛,来自中日两国的适龄球队激烈角逐,最终中国孩子夺得冠军。颁奖现场,吕洪祥激动不已。他不相信有命运之神,但冥冥之中觉得有个东西在引导着他的人生走向和命运。那是什么?他说:足球。旅居日本数十年,吕洪祥始终心系天津和中国足球的发展,更关注发展足球的相关政策、规划、管理实施条例等。他说,现在的中国对足球有着空前的热情与希冀。作为足球人,他将尽己所能推动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提高足球水平。

少年时代的吕洪祥

眼前的吕洪祥,虽已步入58岁,但眼神和笑脸上依然透出昔日的睿智、俏皮。他侃侃而谈,浓郁纯正的天津话,乡音未改,乡情依旧,透着亲切与热情。他慨叹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三十年转瞬而过。他指着一张与昔日队友的老照片说:“你看,这是我们1980年全国甲级联赛天津队荣获冠军之后,国家体委选派天津队出访南美智利时的留影,那时我们多么青春洋溢、风华正茂。”

吕洪祥与球王贝利的合影

出生在天津市河东区唐口新村的吕洪祥,自记事起就被浓厚的足球氛围所吸引。小学时,他和小伙伴三五成群,你凑一毛我凑八分买个足球,就能开心好一阵子。因为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又是最小,父母和姐姐都舍不得他去踢球,但吕洪祥偏偏喜欢“自找苦吃”,他从足球里找到了快乐。12岁便已在河东区业余体校队左前卫的位置上踢出名气的吕洪祥,被专业队看中,在放弃进入八一队后,他被天津少年队教练选中,两年后吕洪祥入选中国国家青年队。年纪轻轻就进入“国字号”球队,给了吕洪祥很大信心,他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他渴望有一天成为国家队的一员。

时间来到1979年,吕洪祥进入天津队,转年便以主力身份征战全国甲级联赛。吕洪祥素质全面,踢过除了守门员之外的所有位置,尤以左前卫见长。作为北派球员,他拥有难得的细腻脚法,带球突破时左右脚连接动作飞快,左晃右闪假动作逼真,三下五除二就把盯防的对手甩在了后面,“醉八仙”的美名至今让球迷们津津乐道。20岁的吕洪祥已经荣誉加身:优秀射手、1980年全国甲级联赛天津队夺冠的主力功臣、国内足坛引人瞩目的后起之秀。

作为左前卫,吕洪祥还有一脚远程发炮轰门的硬功夫。1980年11月,天津队出访南美比赛时,吕洪祥的表现更是十分出色。在与智利迈普队的比赛中,临近终场的关键时刻,在距离对方球门50米处,吕洪祥左脚一记精彩绝妙的弧线球,足球穿过守门员的十指关飞入球门,引发全场观众的惊愕和喝彩。吕洪祥的这记“世界波”奠定了天津队的胜利,以2∶1战胜对手。他如此精彩的射门还曾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数万名观众面前再现。那时吕洪祥身披中国队10号战袍,1984年6月在“长城杯”赛中迎战正处于巅峰状态的英格兰职业劲旅沃特福德队。下半场两队正杀得难解难分之时,中国队边路发起进攻,球被对方后卫解围顶出禁区,吕洪祥截得来球,40米开外远射发炮,皮球如流星般飞进球门左上角,又一次技惊四座!

在此之前,吕洪祥的出色技艺被时任国家队主帅苏永舜相中,他从此披上了渴望已久的“中国”战袍。在曾雪麟挂帅的国家队中依然有他的一席之地。1982年11月,中国队去印度参加亚运会,由于主力左边后卫上海籍球员郑彦脚部受伤不能登场,惜才的曾雪麟考虑后,派吕洪祥尝试边后卫位置。未曾料到,这一尝试给了吕洪祥大显身手的良机。本来他打边前卫向前意识极强,这次踢边后卫断下来球后,更是情不自禁地频频发起助攻,快速熟练的突破,常常深入对方后场底线附近,一脚脚传中为队友输送炮弹。吕洪祥改踢边后卫后,照样有出色发挥。此后一段时间内,他经常被安排踢这一位置,全力担当而不负众望。

吕洪祥(右)与国家队队友左树声(左)、沈祥福(中)的合影

1984年中国队征战亚洲杯赛,获得亚军的好成绩,吕洪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还连续三年在不同位置上入选全国足球最佳阵容。那年庆贺香港回归,老帅曾雪麟应邀来津,当他看到嘉宾中的吕洪祥时,不禁忆起:“我从1982年把吕洪祥调进国家队,两年多的时间打了40场比赛,包括亚运会、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洪祥都有好的表现。特别是对沃特福德队比赛的那个进球太精彩、太漂亮了,让我难忘。”

吕洪祥在球场

1985年5月19日,是吕洪祥最不愿意提及又始终难忘的日子。5分钟补时结束,裁判吹响了令中国球迷心碎的终场哨。中国队败给香港队而无缘世界杯赛。他回忆当刺耳的终场哨声响起,“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拖着疲惫的腿和沉重的心回的休息室。相顾无言。有人还在悲伤的情绪中默默啜泣。我们听到工体外不肯退去的愤怒的球迷隔着大铁门叫骂得很凶,球场外那辆等着接送队员的大巴车早已被球迷砸烂。两个多小时后,足协另派了一辆大巴停在只有车辆才能通行的西门一侧,我们匆匆忙忙上车,才得以离开现场。我特别理解球迷的心情,我闭着眼,却不能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

吕洪祥说他和好多人一样都是彻夜未眠,不是因为怕挨打,就是睡不着,瞪着天花板,过电影似的一幕一幕。10天之后,国家队解散。经历了“5·19”的惨痛失败后,吕洪祥心灰意冷。1986年国家队组队,吕洪祥、朱波重返国家队,参加汉城亚运会,亚运会结束后便离开了国家队。1987年吕洪祥代表天津队参加全国甲级联赛。

1988年,正值黄金年龄的吕洪祥选择去日本踢球,应富士通俱乐部的邀请,他与沈祥福、徐树刚一起效力于富士通队,第一年他就以24粒进球名列全日本联赛射手榜第二名。1991年他效力于东京fc队。在几年的联赛中,吕洪祥出色的技术和漂亮的突破过人,为他带来了良好的声誉。1993年东京贝利足球俱乐部挂牌成立,球王贝利亲自出席了仪式。吕洪祥退出日本职业联赛后,被东京贝利足球俱乐部聘为专职教练。吕洪祥在日本的名声越来越大。1993年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日本队与加纳队的比赛,东京国立竞技场的看台上,许多日本人纷纷向吕洪祥走来,热情地主动与他打招呼、握手,流露出对吕洪祥的尊敬,有人更是称他为“在日传奇的中国球星”。吕洪祥说这些日本人中有大阪钢巴队的教练、广岛三箭队的队员,还有日本足协的官员。他说:“我在日本职业联赛中踢出了一点名气,交了许多朋友,这些是我的财富。”

吕洪祥最初是以球员的身份来到日本,在日本的联赛中曾经是“外援”的他,也是把日本球员带到中国的第一人。吕洪祥说:“记得我在日本踢球的那两年始终是在队里仰着头做人的,原因很简单,中国足球那时的整体水平高于日本。现在回头看看,日本人引进我的时候,正是他们谋求足球崛起的初始阶段,引进外援是为了提高联赛的激烈程度、观赏性及整体水平。像前日本国家队主教练济科、英格兰著名射手莱因克尔等国际级大腕儿,都曾经在日本的j联赛中效力,他们当时不仅是各队中队员们崇拜的偶像、学习的榜样,更创造了日本足球第一波偶像效应。这些外援的加盟除了给日本足球界带来促进之外,客观上也吸引了日本观众的眼球,提高了日本国民对足球的兴趣,为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孩子送去学足球创造了最初的土壤。日本足球的青少年培养值得称道,也正是日本足球界领导层在决心从青少年抓起的同时,制定了与之相吻合的‘j联赛政策’,为培养青少年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

吕洪祥体验到,在迈出了最初的步伐之后,日本足球又开始致力于把自己的球员输出到海外锻炼,其中包括政策上的扶持,比如为了实现球员登陆海外联赛而在租借费、转会费等问题上最大程度地让步等。像中田英寿早期出走的路也很艰难,可经过他不懈的努力,还有强大后盾的支持,他不仅成为意大利联赛中身价颇高的球员,也为日本足球在国际足坛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据我所知,现在日本各个年龄段在海外踢球的球员有数十万,有这数十万的留洋大军作为基础,日本足球未来的发展也就有了保证。”吕洪祥说。

吕洪祥

作为见证日本足球从弱到强转变过程的吕洪祥,有深深的体会,现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超级完整的青少年球员培养网络。任何一个孩子想踢球,都会在学校或家附近借助交通工具,在半个小时之内能到达的地方找到学踢球的俱乐部。日本孩子学踢球和中国的业余体校很相似,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如果俱乐部太少,路途太远,保证孩子得到系统学习就不现实了。此外,大多数俱乐部都有不同年龄段的几支球队,甚至一个孩子读到大学仍然可以找到继续学习踢球的半专业俱乐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证孩子在没有成人和定型之前,学业不会因为踢球有任何的耽误。那些真有足球天赋的球员,进入大学以后可以通过申请休学的方式进入j联赛职业队,而绝大多数球技一般或者兴趣不高的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则可以逐渐把踢球变成业余爱好,一门心思求学。

2018年8月吕洪祥(左一)在日本长崎参加第四届中日韩u12足球邀请赛新闻发布会

吕洪祥十分欣赏日本足球界的学习风气。他说:虽然小足球俱乐部众多,但是各俱乐部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教育的整体进度是大致相同的,都有严格的训练内容要求。现在日本足球界的学习风气很盛,不仅大俱乐部很重视国际交流,日本足协和一些地方足协也经常请国际知名足球专家来日本讲学,而讲学的受众大部分是青少年足球教练员。足协还经常创造教练之间进行业务交流的机会,以促进他们整体业务能力的提高。一名足球教练要想拿到更高一级的教练员资格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外,他过去带队的业绩、成功培养和输送了多少球员,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吕洪祥表示,日本通过几年的努力,编撰出了一系列适合不同人群阅读的足球专业书籍,甚至包括现成的教学大纲。孩子们在学踢球的时候,教练会根据需要把书籍当作教材发放,而这些书籍也都可以在书店买到。“我小时候读书不多,但我感到想踢球就一定要做一个爱学习的人。我在日本这些年始终热爱学习,几乎没有一天停下过,不学习就落后,落后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他感慨道。

从天津走出去的吕洪祥,太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当。有的时候他安静地伫立在球场边,收敛了昔日锋芒,思考多年在日本的体验收益,畅想着如何多做些事情。吕洪祥不忘保持初心,要活出自信。

闲暇之时,吕洪祥与家人尽享天伦,他已经有了三个儿子,12岁的二儿子和9岁的小儿子常常抱着足球跑来跑去,一家人其乐融融。

吕洪祥希望与大家共勉:学习足球,外在坚韧,内里充盈。

吕洪祥如数家珍地感恩自己的各位老恩师:梁润德、胡凤山、崔光智、杨秉正、宋恩牧、王伯远、孙霞丰、金光荣、张来阳、王杭勤、崔光礼、严德俊等人。同时他祝福天津队越战越勇,祝福天津足球兴旺发达,祝福爱吃懂吃的天津乡亲吃嘛嘛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