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环——锋线奔驰小快灵
※韩玉环
——锋线奔驰小快灵
打油诗一首:“河东足球才俊多,和平河西不示弱。南开河北做贡献,红桥更有好人格。”红桥区为天津足球输送过不少优秀人才,其中有如今仍在中超拼搏的曹阳,还有40多年前培养的韩玉环。若非脚伤,韩玉环还可以在球场上多飞奔几年,无奈过早退役。在十余年的绿茵生涯中,韩玉环的“快马”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他始终一心奉献足球事业。
韩玉环的出名缘于1975年的第三届全运会,那年他刚16岁,在宋恩牧、杨秉正教练麾下的天津少年队效力,司职内锋、右边锋。1975年参加第三届全运会少年组比赛,天津队获得亚军的优秀成绩,韩玉环崭露头角。此后他步步晋升,先后进入孙霞丰执教的天津青年二队和王杭勤率领的天津青年一队。当进入成年队天津二队征战全国乙级队联赛时,1980年他以13个入球获赛季最佳射手称号。
韩玉环
1981年,韩玉环升入天津队,开始驰骋于全国甲级联赛赛场。韩玉环的特点甚为鲜明:速度快,百米跑进11秒内;突破快,带球技术好,善于下底传中;反应快,插入对方禁区捕捉瞬间战机或在乱军中抢点射门得分。
在1982年的甲级联赛中,天津队首战四川队,开场不到15分钟,右边锋韩玉环突破后,在门前20米处一脚劲射破门。在之后的比赛中,中锋王兴华接同伴传球转身打门得分,终场天津队以2∶1获胜。韩玉环为首胜取得开门红。
随后天津队又以5∶0大胜吉林队。开场仅4分钟,王兴华首开纪录,接着又梅开二度;第三、第四个球则是韩玉环锦上添花。那两年的韩玉环在天津队中的边锋位置不可动摇。
韩玉环在1982年的留影
两年后队伍进行调整,韩玉环重回天津二队,被委任为队长。一次天津二队与辽宁队相遇,下半场第5分钟,韩玉环接到霍建廷的传球,禁区内包抄打门成功。终场前1分钟,辽宁队高升利用角球扳平了比分。加时赛再战,辽宁队马林在禁区内射门得分,第17分钟,宋连勇把比分定格在2∶2。互射点球决胜,天津二队全部命中,辽宁队有一人射失,天津二队以7∶6获胜。
陈玺波、许靖、韩玉环、刘学义、山春季合影
1984年第一届足协杯赛举行,天津二队降为乙级队,之后队伍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力争重返甲级队行列,主教练换成李恒益,只保留了韩玉环、陈玺波等少数队员。这时的韩玉环更多地承担起以老带新的重任,而他的脚疾也越来越严重,最多跑上半个小时就开始钻心地疼,作为前锋,韩玉环还得坚持跑动。比赛过后一脱袜子,袜子粘着皮肤,皮肤上挂着黏稠的血痂。骨头错位、骨质增生,这些伤病都不足以浇灭韩玉环对足球的狂热。但随着年龄的增大,韩玉环发现再继续踢下去,技术已经被迫变形了,伤感莫名向他袭来,于是在1986年毅然决然选择了退役。
退役后韩玉环来到位于天津市北郊的韩家墅训练基地。那时,基地的条件极其简陋,但足球的星星之火正在燃起,韩玉环加入其中,就像当初做新队员一样,从零学起。他从教练员逐渐转型,担任负责基地行政工作的科长,常年累月辛辛苦苦,经常值班,不能回到市内的家里。就是这样,韩玉环在韩家墅度过了20年光阴。
2015年,韩玉环调任海河教育园体育中心副主任,这是更广阔的有为天地。此时,56岁的韩玉环开始思考如何在退休之前更好地服务体育、服务足球,做有价值的事情,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钟爱的足球运动,无愧于自己的人生。为此,几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他还说:“自己今天依然没有离开足球,特别要感谢从少年、青年到成年队所有教练的精心培育,包括不久前故去的严德俊指导,难忘他当年的教诲。”
李军、韩玉环、陈玺波合影(从左至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