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明——智能中场发动机
※刘春明
——智能中场发动机
刘春明是近年来执教经历最丰富,执教国字号队伍时间最长的天津籍教练员。在近10年的国字号教练员生涯中,他挖掘并培养了众多好苗子。他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执教泰达一线队期间引进了非常有潜力的蒿俊闵、吴伟安、李本舰等优秀人才,对稳定泰达队成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已退休的刘春明毅然扛起了泰达俱乐部青训的大旗,担任了青训总监,统辖7个梯队的组织、管理工作,为培育后备人才尽心操劳。
青年时期的刘春明
刘春明于1954年出生在天津市河东区,小学就读于河东区河沿街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跟体育老师李金铭学习踢球,并参加市、区各级比赛。升入五十四中学后参加校队,跟随穆乃龙老师训练了3年,其间,参加了天津市的各级比赛,成绩也比较不错,当时的队友中还有裴恩才等后来的名将。
1970年刘春明的人生轨迹出现了转折,河北省与天津市“省市分家”,足球队留在天津,而河北省重组足球队,国家队名帅陈成达被委派执教,1970年底刘春明有幸被选中参加集训。重组后的河北队起点比较低,人员水平、年龄参差不齐,好在天津人才基础雄厚,以此为依托,河北队不断招兵买马,在陈成达教练的悉心调教下进步很快,从一支弱队很快发展到可以在比赛中与天津队互有胜负,成为足坛不可小觑的劲旅,在历年的甲级联赛中成绩也比较好,处于中上游水平。刘春明曾代表河北队参加了第三届、第四届全运会,成绩也比较理想。从1970年到1980年,他征战甲级联赛10年,立下汗马功劳。1981年刘春明落叶归根返回天津,为家乡球队又效力5年。“这5年是我技战术水平发挥的黄金时期,能为天津队效力,报答家乡的养育之恩,我感到十分欣慰。”刘春明说。1983年刘春明代表天津队参加了上海第五届全运会,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无论在河北队还是天津队,刘春明堪称一名优秀前卫,任职后腰的他能攻善守。他身体比较干瘦,但十分硬朗,盯人防守抢断凶狠,常令对手无奈;一旦转入进攻,他视野很好,传球准确,善于给队友创造机会。凭借这些鲜明的特点,他曾经有两次入选国字号队伍的机会,但是命运使然,两次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在他的运动生涯中留下不小的遗憾。一次是陈成达执教国家青年队出访非洲,刘春明在名单之列,因为出身问题而落选。另一次是国家队参加在香港举行的亚洲杯赛,征调河北队李福宝和刘春明,但是河北队提出,全运会在即,如果征调两员大将必定实力受损,于是向国家体委要了一些条件,然而国家体委最终没有答应,改换了广东队队员,刘春明又一次失去了为国效力的机会。1985年底刘春明从天津队退役。从1970年到1985年,刘春明征战中国顶级联赛长达15年之久。
退役后的刘春明选择了教练员岗位,从1986年开始担任天津青年队助理教练,辅佐崔光礼教练。时间不长他迎来了独立带队的机会,由他任主教练组建天津少年队,和两位助理教练李德安、左树发共同带队,一直把队伍带到青年队。在经过多年的历练之后,刘春明终于迎来执教国字号队伍的机遇。1997年他来到国家青年队任主教练,带1981—1982年龄组。将近两年后,这批队员升格为国奥队,交给以沈祥福为首的教练组。当时这批队员号称“超白金一代”,涌现出曲波、安琦、宗磊、王新欣等优秀运动员。2000年他再任国少队主教练,同样带队两年,后球队升格为国青队,并参加了2003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世青赛。这届世青赛,国青队经历了艰苦的预选赛历程。2002年小组赛在朝鲜举行,朝鲜队凭借东道主之利一举获得出线权,而国青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众志成城,以3∶2战胜朝鲜队,挺进亚洲区决赛。在阿联酋举行的决赛中,国青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赫尔辛基世青赛的参赛资格。同样,这届国青队也涌现出不少优秀人才,不乏进入国家队的球员,而且大部分队员后来都成为中超各队的领军人物,例如蒿俊闵、毛剑卿等。
刘春明与徐根宝交流
世青赛结束后,刘春明回到天津泰达俱乐部,时任主教练是戚务生,俱乐部聘刘春明做助理教练。下半年教练班子调整,刘春明升任主教练,由刘学宇任助理教练,王建英任守门员教练,乔世彪任领队。2005年至2006年泰达队征战中超联赛,刘春明利用在国青执教多年的积累,为泰达引进了多名希望之星,例如蒿俊闵、吴伟安、李本舰等多名前国青队员,支撑队伍基本阵容多年。在他的治理下,泰达队始终位列中超前六名,最好成绩是第四名,虽然名次不是十分显赫,但是摆脱了之前年年保级的窘境,开始了良性的发展,队伍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精神状态积极向上。但是在2006年年底,因俱乐部的一些变化,他辞去了主教练之职。
2007年,刘春明回到国家青年队组建1989年龄段国青队。这届国青队队员无论身体条件还是个人能力,都较往届有所提高,如张琳芃、梅方、朴成等都是后来的国家队选手,也包括天津泰达队的邱添一、周燎等。但是从这届国青队开始,出现了各俱乐部不轻易放人的情况,虽然这个年龄段的队员在中超未必能打上主力,但俱乐部却从不痛快放人,造成国青队阵容不齐,队员相互之间缺乏了解,战术配合生疏等不足。尤其是参加2008年亚青赛决赛,队伍只在广东集训了一周便直奔沙特阿拉伯。在这届比赛中,国青队对乌兹别克斯坦队,只要战胜对手就可以获得埃及世青赛入场券。当时几乎所有的有利条件都在国青一方,对方被罚了一个点球,守门员还被罚下,只能10人应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国青铁定拿下比赛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国青队员很多机会没有把握好,硬是让对方把比赛拖入了点球决胜,鬼使神差地输给了对方,遗憾地被淘汰出局。刘春明感慨地说:“本来应该把这些孩子带出线,让他们在世青赛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对他们开阔眼界、树立信心,对未来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没有做到。我相信所有的参与者,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每当回忆起那场比赛,依然会有隐隐的伤痛。”
训练场上的刘春明
2009年,刘春明又参加了国奥教练组的竞聘工作,结果带着国青这些队员升格为国奥队。2010年,中国足协领导层人员变更,他结束了短暂的国奥主教练的经历,同时也结束了近20年的教练生涯。在这些年中,除了2004年至2006年在执教职业队一线队外,其余都在少年队、青年队任职,尤其在“国字号”,无论是在国少还是在国青,都发掘并培养了一大批可用之才。在近10年国字号教练经历中,他带了1981—1982、1985—1986、1989—1990三个重点年龄段的队伍,亲身经历了世少赛、世青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为中国足球的青训工作做出了贡献。
2011年上半年,临近退休的年龄,刘春明回到天津任职,担任天津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在足协的三年期间,他主要负责全运会队伍的组建、管理工作。同时他被泰达俱乐部聘为顾问,在每个赛季开始前帮助俱乐部选外援,经常奔波于欧洲各国联赛,考察外援的水平及表现,以及外援是否能跟泰达队现有人员合拍,能否快速融入泰达队的战术体系。当然,每当泰达队更换主教练前,也会征求刘春明等顾问的意见。因此,他虽然身在足协,依然心系泰达,时刻关心、关注着泰达队的成长。
2014年,刘春明正式从足协退休,泰达俱乐部顾问的角色依然没有改变,直至2017年12月受聘担任泰达俱乐部青训总监。担任青训总监后,他更是每天不离泰达训练基地,负责俱乐部7个梯队的建设、组织和管理工作,以及总体技术风格协调工作。与泰达俱乐部合作多年,刘春明非常感谢俱乐部的信任,常说:“我会竭尽所能把这些年在国少、国青、国奥所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运用到泰达的青训工作当中。”
担任国奥队教练的刘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