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廷——锋线上的“火箭艇”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霍建廷——锋线上的“火箭艇”

※霍建廷

——锋线上的“火箭艇”

1999年年末退役之后,36岁的霍建廷便远离了人们的视线,虽然一度帮助天津女足征战山东全运会,但他一直与职业足球无缘。远离职业足球的他并非失去热爱足球的心境,在天津的一些业余足球比赛中还经常可以看到霍建廷的身影。“不为钱,全凭兴趣,谁让咱喜欢呢。”霍建廷承认,他热衷于业余足球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健身,另外一个就是足球情怀。

效力于泰达队的霍建廷

1999年退役了,霍建廷并不服老。38岁那年加盟甘肃天马俱乐部征战乙级联赛,成为中国职业联赛中的一段佳话。从甘肃回津后,霍建廷一直热衷于业余球赛,由于他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相当出色,因此仍能找到踢职业联赛时的那种美妙的感受。“当时总有一种不服老的想法,总觉得自己还能踢,所以退下来也没有放弃,热衷于业余足球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延续。”霍建廷说。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霍建廷从2005年开始逐渐向教练岗位过渡,参加比赛的时间逐渐减少,带队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多。2008年,天津一家合资企业组织职工内部联赛,其中一家分厂的女足聘请霍建廷出任主教练。由于联赛排名前两位还要参加这家公司的全国联赛,所以比赛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队员基本上都是从职业队刚下来的,比赛水平比正式女足联赛差不了多少。霍建廷认为,在这家公司带队参加内部联赛对他的执教能力是一个考验。他不负众望,带领球队拿到联赛冠军,获得了参加全国联赛的资格。“踢了3年了,我们这队拿了两次冠军一次亚军,都获得了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通过这家公司联赛的考验,霍建廷执教女足有了一定的心得。正是在这家公司带队出了成绩,天津女足在征战山东全运会时,邀请赋闲在家的霍建廷出山,协助主教练进行备战训练。退役10年后的霍建廷,终于得到了重返全国顶级赛场的机会。自1999年退役,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小霍也变成了老霍,皱纹开始爬上他的额头。虽然不服老,偶尔也会在比赛中踢上两脚,偶尔也会与段举、王凯、山春季等昔日队友叙叙旧,但年过半百,总让他慨叹韶华易逝。

霍建廷1963年出生,9岁开始在西营门小学踢球,司职前锋。1979年,天津少年队选队员,霍建廷被教练员一眼选中。凭借着对足球运动的喜爱、刻苦努力的训练、娴熟的球技及良好的身体素质,霍建廷得到了教练的赏识,一年一个台阶,从少年队入选天津青年队、天津二队直至天津队。在征战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中,他司职右前锋,肩负着进攻和助攻的责任。天津队分别在1984年取得全国足球甲级联赛第二名、1985年全国甲级联赛第三名、1988年全国甲级联赛第二名,他都发挥了绝对主力队员应有的作用。在1984年全国甲级联赛中,他一人独得8球,获得“最佳射手”称号,取得了国家足球运动健将证书。

1988年霍建廷代表国家队征战汉城奥运会

霍建廷被球迷们誉为“火箭艇”,源于他速度快,100米跑在12秒以内,12分钟跑成绩为3200米,爆发力和耐久力甚佳,比赛中常有不俗的表现。每当提到足球的往事,霍建廷总要回忆起在天津队效力参加职业联赛的那些画面,特别是退役前的经典进球更是无法忘怀。他记得最清楚的是1998年的联赛,当时天津队掉到甲b了,大家都憋着劲打回来,因此第一轮客场与重庆的比赛踢得都非常玩儿命。霍建廷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我进了一个球,另外三个球都和我有关系,特别是3∶3平时,我给队友方根燮传了一个单刀球,他打进了,我们最后4∶3赢了,赢得非常艰苦,赛后蔺新江教练特意多给了我1000元奖金,”霍建廷说,“那场比赛时我已经36岁了,比赛中有这样的表现,至少说明我没老,还可以接着踢。”

霍建廷在天津队效力16年,曾经与左树声、陈金刚、吕洪祥、段举、宋连勇、沈奕、韩金铭、王俊、于根伟、孙建军、迟荣亮、张效瑞、卢欣、刘云飞等不同年龄段的球员同场竞技,其职业生涯之长在同年龄段的球员中也是少有的。这些年连同在甘肃天马效力时,霍建廷每年都有进球入账,直至退役前,总入球数超过40个。然而令他难以忘怀的是1987年入选国家队,随后征战汉城奥运会,这是他足球生涯中的最大荣誉。

那是1987年,中国队在日本东京国立竞技场2∶0战胜了日本队,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夙愿,举国欢腾,每一个中国球迷都在畅想中国队能够在转年的汉城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一些老球迷至今都在说,当时的中国队无论是技术、体能还是精神面貌,都是历史上最好的。霍建廷说:“当时在电视里看到中国队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参加汉城奥运会的资格,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说实话,那时心里也想过,如果自己能够作为中国队的一员出征奥运会该有多好,但那还只是停留在梦想中。”或许连霍建廷自己都没有想到,幸福会来得那么突然。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在广东举行,虽然天津队只取得第九名,但时任中国队主教练高丰文一眼就盯上了霍建廷,并把他带到了国家队,那一年霍建廷25岁。他说:“当自己知道能够代表中国队参加汉城奥运会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想到能够在国际赛场上与强队同场竞技,整个人就相当兴奋。”

1999年与北京国安比赛中的霍建廷

现实是残酷的,短暂的兴奋之后便是失败的痛苦。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队首场0∶3不敌联邦德国队,次战0∶2负于瑞典队,最后一场与突尼斯队0∶0互交白卷,以未进一球的成绩结束了奥运之旅。回想起兵败汉城,霍建廷感叹道:“比赛开始后,我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实力与一流强队真是不在一个档次上。我印象最深的是与联邦德国队的那场比赛,后来任拜仁慕尼黑队主教练的克林斯曼当时还进了中国队一个球。不过虽然比赛输了,但我们问心无愧。当时在国家队时,每场比赛后队员们只能得到几十块钱,跟现在这些职业球员的待遇自然没法比。毫不夸张地说,我们那个时候在场上的动力完全来自于为祖国争得荣誉,只是我们确实技不如人。”

1999年,随着队伍年轻化步伐加快,36岁的霍建廷选择了退役。退役后的他仍然关注着足球职业联赛,国家队的比赛更是必看不误。看过比赛又感触颇深,他直言不讳:“现今的球员攻防速度比我们那时快了,身体素质也普遍好,但不少球员技术上缺乏特点,类型都差不多,十分突出的太少,这是我们队伍提升不快的重要原因。”唯有蒿俊闵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许在他身上,依稀可见霍建廷的影像。

霍建廷的足球人生有失利的烦闷、痛苦,而更多的是愉悦、快乐;有不尽如人意的遗憾,而诸多的精彩足以令其欣慰。从9岁到55岁,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足球情缘。

2017年霍建廷担任全运会火炬手,与关牧村进行火炬传递接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