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举——“高家军”无可替代的前卫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段举——“高家军”无可替代的前卫

※段举

——“高家军”无可替代的前卫

天津优秀足球选手中有几位登上过亚洲、世界赛场并享有声誉,更有一位征战过诸多国际重大赛事,他就是段举。世界青年锦标赛、世界杯预选赛、奥运会足球赛、亚运会、亚洲杯,当然还有全国青年锦标赛、全国甲级联赛、足协杯赛、全运会,等等,无不有他的身影,段举可谓“大满贯”选手。

段举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专业队开始,段举在绿茵场上奋斗了整整30年,不乏光环萦绕。每每接受采访时,他总是历数众多前辈教练的名字,诚挚地说:“要感谢这些人为天津、为中国足球付出的汗水和智慧,没有他们就没有我这段不同寻常的人生旅程。”真情流露溢于言表。

段举最先不忘的是幼年的启蒙老师。1963年他出生在足球氛围浓厚的河东区,父亲是位老工人,喜欢足球,懂得足球,支持孩子选择踢足球。在唐口新村小学念书的段举,有三位指导老师,分别是后来成为著名足球国际裁判的王学智和苏友堂、杨湘昆,在他们的悉心培育下,校队打遍全区难有敌手。段举和王凯、宋明合等小队友代表唐口新村小学参加全市小学生足球赛,连夺1974、1975年两届冠军。

进入五十四中学后,段举的天赋被河东区体校教练原国脚李家舫相中,从此他师从李家舫和刘正民,二位教练优秀的专业技艺、高水平的指导,滋润着他一路成长。之后段举很快入选由沈福儒、陈少铭教练率领的天津青年队。这支青年军颇具潜质。1980年,段举和王凯、山春季、刘学宇等队友参加全国十六城市青年锦标赛,一举夺魁。随后他升入由李元魁、孙霞丰、宋恩牧、崔光礼率领的天津二队,球队可喜地晋升全国甲级队行列。1982年年底,段举又一步跨入天津队,跟随严德俊、霍同程、张业福教练踢甲级联赛,参加了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1984年首届足协杯赛,分获第三名、第四名。从此,段举在天津队中成为主力左前卫,打遍所有比赛。

段举(中)的赛场英姿

段举赛场照

从1980年起,段举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了耀眼的绿茵场,17岁的他入选了中国青年队,并随队赴南美足球发达国家学习深造。1982年,高丰文主帅带领中国青年队,先后夺得亚青赛东亚区冠军、亚青赛亚军,获得第二届世青赛入场券,实现了中国足球入选世界级比赛零的突破。1983年6月,段举作为中青队主力,与同在中青队的天津队友山春季进军墨西哥世青赛。在小组赛中,中青队首战面对实力强大的阿根廷队,表现出相当水准,射门次数与对手不相上下,因临门一脚把握失当,加上门将多有失误,最终以0∶5惨败。赛后,时任国际足联技术顾问马罗斯基评价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世界级比赛,欠缺经验,特别是创造了很多射门机会,可惜有几次进球机会被(柳海光、李华筠)浪费了。尽管如此,中青队全队的努力,给了段举不小的信心。

第二场比赛,中青队再次交纳了昂贵的学费。对手是欧青赛亚军捷克斯洛伐克队。开球后,中青队先失一球,但小将们毫不气馁,奋力反击,下半场发挥出色连入两球,以2∶1反超比分。可惜的是,中青队再次暴露出经验不足的缺憾,被对方连下两城,以2∶3饮恨离场。中青队力争小组出线而闯进八强的愿望破灭。赛后,时任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说,他很欣赏中青队的技巧和速度,这是一支具有实力的队伍。

小组赛末战对奥地利队,这是一场荣誉之战。奥地利队在欧青赛中曾两次击败联邦德国队,具有相当的实力。中青队小将没有压力,轻松上阵,攻防锐利,以3∶0击败对手,终于赢得一场胜利。段举至今还记得,墨西哥普拉伊阿图体育场座无虚席,墨西哥球迷热情地为第一支来自中国的足球队鼓掌欢呼,段举和他的队友们含着泪水沉浸在欢乐中。

世青赛的历练令段举愈发成熟,技艺日臻完善,无论在中青队还是归来后的天津队,他都能稳稳当当地站在左前卫的位置。他身体强壮,拼抢能力强,传接球脚法熟练,又有一脚准确的长传球功夫,深得教练和同伴赏识。他回忆道,1984年联邦德国籍教练雷米来天津队执教,他把先进的足球理念带给大家,我们学到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不仅仅是身体、耐力、速度的加强和合理运用,比如他要求队员要有开阔的视野,充分利用球场的长度、宽度,传好每一脚球,从而扯开对方防线。段举心领神会,他苦练传中球、大范围转移球,刻意练习精准到位的脚下功夫。段举深受其益,在以后的赛场上大显身手。

1985年那场“5·19”过后,年维泗临时出任新一届国家队主帅,他上任伊始便把段举召入,仍委以左前卫重任。1985年8月31日段举入选国家队,那天正是他22岁生日,可谓双喜临门。继任国家队主教练高丰文的用人选择与前任教练不谋而合,段举在这个位置上无人能撼动。从此,高丰文率领的国家队,召进了他原中青队几乎所有的爱徒,被坊间称为“高家军”,段举成为军中公认的一员将才。

那段岁月中,“高家军”连年承担多项国际赛事重任。除段举外,这支队伍的人员组合和实力也曾被圈内外多数人认可、赞许,例如贾秀全、柳海光、麦超、唐尧东、李华筠、傅玉斌、山春季等人都很优秀。在国家队参加的重要比赛中,有两大赛事时至令日仍令老球迷难以忘怀。1987年奥运会预选赛的一场决战,中国队在日本东京国立竞技场对阵日本队,其间精彩的一幕是,段举左路断球后突破,长驱直下底线角球区附近,随后左脚一记精准的传中,高大的前锋柳海光插上,鱼跃冲顶,皮球应声入网!领先后的中国队越战越勇,唐尧东不负众望再下一城,以2∶0力挫东道主。中国队由此获得1988年汉城奥运会比赛资格,第一次圆了中国足球的奥运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队在汉城奥运会的小组赛中,未能取得一场胜利,并以零入球铩羽而归。汉城奥运之旅留给段举的失落感,至今仍深存于他心中。

另一场大赛更让段举痛心疾首。1989年中国队参加意大利世界杯预选赛,本来战胜香港队之后形势对中国队十分有利,在随后对阵卡塔尔、阿联酋的比赛中,中国队又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鬼使神差,中国队竟然先后遭遇了两个“黑色三分钟”,“只差一步到罗马”,痛失世界杯决赛圈门票!往昔历历在目,令段举耿耿于怀。他感慨地说道:“世界杯预选赛、奥运会小组赛,让我两次踏上了世界足球赛场,又让我两次饱尝了败走麦城的苦楚!”

不仅如此,这届中国队在转年的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仍旧阴影如随。小组出线后复赛与泰国队交锋,中国队竟然以0∶1的比分负于对手,与四强失之交臂。随之,高丰文交出帅印,中国队就此解散。从1985年到1990年,段举坐穿了“高家军营盘”。

段举(右)与意大利国家队前锋罗西的合影

这支队伍中任何位置的队员,都会有替换,而段举能攻能守的才能深得高丰文教练的赏识,因此他从来不曾被队友替换。整整5年,虽然有过失败的痛苦、郁闷,但段举也拥有了许许多多足球人不曾有的体验。正是这5年,段举见证了中国足球发展进步而又充满差距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段举或许应该享受自身的荣耀,或许问心无愧的欣慰!

段举的国脚历程就此画上了句号。时年正值中国球员东渡踢球小热潮,段举应邀加盟日本钢管俱乐部队,参加了日本联赛,直至1993年。他的球技和风格受到日本球迷的赞赏。他曾与著名球星济科同场竞技,二人先后获得联赛最佳球员称号。归国之后,他还一心向往足球,出资办起“段举足球学校”,亲任校长兼教练,聘请昔日队友任教,招收小学年龄段学生,边上文化课边训练,5年中为专业青年队输送了不少后备人才。

熟悉段举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严于律己、用心自强的人,这不仅体现在训练场、比赛场上,生活中亦如此。他善于跟队友和谐相处,从无小圈子、小团体;他爱读书是出了名的,宿舍床头常堆着古今中外书籍,外出冬训和比赛也不忘带上;他为人敦厚而谦恭,正直且诚恳。场下的气质言谈与场上的风驰电掣形成鲜明对照,段举判若两人。正因为如此,在停办足球学校,正式投入商海之后,他的为人处世的优势潜质,同样在从商中充分显现出来,由此,经营多年不曾衰落。

淡出足球圈将近20年了,段举从足球场踏进商场,同样的激烈竞争,同样的艰辛付出,令他有着更为深刻而理性的领悟。踢足球要怀有诚挚的心,不为胜而喜,不为败而悲,追求目标永不放弃。在商海中游历拼争,何尝不是如此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