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农——津门第一高中锋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李树农——津门第一高中锋

※李树农

——津门第一高中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津足坛群星璀璨。其中的李树农可谓独树一帜,他身高1.82米,身体素质极好,速度快、头球好,可以称得上是津门第一高中锋。

1963年李树农获全国跳远冠军

李树农从小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身体素质都非常出众。1946年出生的他,从实验小学一直到第一中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并且他出色的运动天赋也在中学得到了发挥。1960年,李树农被选进天津中学生田径队,在全国比赛中拿到了跳远冠军。后来他又被河北省田径队借调,在跳远比赛中曾经创造过6.9米的好成绩。说到自己那时候的田径成绩,李树农说:“我的跳远和跳高都很好,跳远经常拿冠军,跳高的最好成绩是全国第三,当时的百米成绩是11秒3。当时国家田径队教练想把我召到国家队,但是我真的是觉得田径项目太枯燥了,所以拒绝了。”

对于李树农来说,最大的遗憾是当年由于家庭条件所限,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但能够成为专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幸运。在业余体校期间,李树农练就了不错的足球技术。而1963年从河北田径队回到天津后,他出众的身体素质让李朝贵和邵先凯都看中了,最终将其选入南开学生队。1965年,李树农被调入河北青年队,开始参加全国甲级联赛,很快占据了首发中锋的位置。陈朴教练的433阵型让李树农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他这种类型的中锋,当时在全国几乎没有,于是上海队的一名教练总想挖他去沪,说如果上海队能够拥有这样的中锋,绝对可以称霸中国足坛很久。当然,对于李树农这样的人才,天津是不会放走的。其实现在来看,当时的李树农已经接近了当今足球对于高中锋的要求。

1966年,突如其来的“文革”让李树农在足球道路上止步,中断了三年多的训练,身体也开始胖了起来。但出色的运动基因让李树农恢复得很快,1969年重新进入天津队,帮助球队夺得全国冠军。而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李树农这名高中锋也被改造为中后卫。这一位置的变化也称得上成功,天津队被认为是全国防守最好的球队之一。李树农回忆道:“有一次我们参加全国比赛的分区赛。赛前,我们的计划是8场球不让对手进一个球,结果还是失掉一个球,教练严厉地批评了我们。当时我们绝对是全国球队中最好的后防线之一。那几年中,一年也输不了几场球。国家队都说,在国内踢比赛,只有跟天津队踢才会开准备会。”

无论作为中锋还是中后卫,李树农都有自己的特点。他说:“作为中锋,我身体条件好,更重要的是我的脑子好用。我的跑动路线和选位几乎让所有后卫头痛。我门前嗅觉特别好,射门关键的那一下绝不脚软,头球也好。而且我善于总结,如果犯错了,我回去都会仔细琢磨,以后我基本都不会再犯同样的错。作为后卫,我更是把我当前锋的一些经验用在防守上,更了解对方前锋的选择,也就能够更好地完成防守任务。我应该算是天津第一代高中锋,而且一直到现在,在天津本土球员中很难找到。”

1972年李树农在非洲马里共和国巴马科体育场的留影

1975年,李树农正式退役,其实他还可以延续自己的运动员生涯。由于有出色的身体条件,国家冰球队的主教练还特意邀请他去担任门将,最终被李树农婉拒。退役后,还是由于所谓的出身问题,李树农没能得到理想中的工作,只能被安排到体委做后勤,担任食堂管理员。在这个岗位上李树农干了9年,最多的时候,他负责体工大队两个食堂和七十多名厨师的管理工作,一切都完成得井井有条。20世纪80年代,李树农移居香港。对于自己的足球生涯,李树农还是有很多遗憾,他说:“我觉得我生在了一个特殊的年代。”从中也能够感受到这名运动天才的无奈。

长期定居香港,李树农常常惦念家乡,关注天津的足球。对于如何解决目前天津球员青黄不接的状况,他说:“首先对于足球的热爱是必须的。就跟我们那时候似的,是真真正正地自己想踢球。但是现在的孩子可能在主观能动性上差一些。另外就是对教练员的培养,必须培养职业教练员,也只有职业教练员才能够造就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

2002年李树农在荷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