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稳健藏杀机出脚惊四座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天津体育局编著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津门足坛双百颂 >

王俊——稳健藏杀机出脚惊四座

※王俊

——稳健藏杀机出脚惊四座

王俊出道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天津足球一度辉煌之后,于根伟、张效瑞、孙建军等新生代涌现之前。当时的天津足球正处在实力偏弱、成绩上上下下难趋稳定的时期。在那些年间,王俊挺身而出,带领队友顶着压力,在甲b联赛中艰苦征战,先后两次晋升甲a联赛,为天津足球积蓄了能量。王俊无愧为当年天津队的领军人物。

王俊

王俊喜欢足球,一是深受父亲影响,二是出生在河东区这片足球热土而深受熏陶。上小学时,父亲经常带着他看足球赛,足球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进入河东区业余体校,师承李振民教练,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986年,20岁的王俊入选天津东亚队,从开始打边锋便引人注目,他脚下技术好且有头脑,善于观察场上形势,很快崭露头角,被教练寄予厚望。

1988年天津首批年轻队员被选派赴荷兰留学,王俊名列其中。没过多久,王俊就爱上了这个足球国度。他感到荷兰足球是一种哲学。荷兰足球至今还留有阿贾克斯学派的鲜明印记。他们的跑动、传球路线是那么符合几何美学,人的位置和空间配合得那么妙不可言;极为复杂的技战术概念,被他们演绎为朴实无华的动作,配合默契,浑然天成。如此这些,深深地感染着王俊。

2009年王俊(左)和托马西(右)的合影

而荷兰职业足球的魅力,更令王俊钦佩和羡慕。无论早年的克鲁伊夫、克洛尔、阿里汉、米歇尔斯,还是后来的范加尔、古利特、范巴斯滕、里杰卡尔德、科曼,无不思维敏捷、技艺高超,既讲究严谨的整体配合又凸显张扬的个性。正是他们的智慧、执着和不断地追寻,创造了荷兰的“足球革命”,铸造了荷兰足球的辉煌时代。王俊崇拜这些世界球星,并把崇拜化作鞭策自己的动力存在心中。

1996年王俊驰骋赛场的精彩瞬间

王俊曾经三次去荷兰学习,第一次仅仅半年时间。他至今记得很清楚,前3个月跟着俱乐部训练,后3个月由荷兰教练单独带队教授。教练要求的身体训练密度大、力度大,练冲刺、练弹跳。令王俊印象更深的是专项技术训练,边锋快速冲刺传中,前卫盘带和拦截,中锋练习摆脱和抢点,后卫套边助攻,大家都努力完成,训练中表现不佳绝没有上场机会。王俊说:“那个年代正是荷兰足球鼎盛时期,他们不缺技术,个个精干强壮,即便这样,大部分体能训练仍是枯燥单调,就是跑圈,一跑就是10000米,没有人松垮懈怠。”荷兰人的严厉、自律、敬业,深深感染着王俊,他要求自己快速汲取荷兰足球的精华,用以强化自己的意识,融入自己脚下。王俊真的很用心。

1993年,王俊代表天津参加第七届全运会,打进在北京进行的前八名决赛。此时的王俊比赛经验更为丰富,中锋位置的特色已然形成,凭借身高和良好的抢点意识强,头球经常有所斩获;他脚下技术好,速度并不快,在对方禁区内经常在看似漫不经心停控球时,突然一晃一拨,闪开防守队员迅疾起脚打门,这一招屡建奇功。

1994年,中国足球进入职业联赛阶段,王俊作为主力中锋代表天津三星队征战当年的甲b联赛,并打入3球,帮助球队升级成功。1995年,天津三星队征战甲a,这支队伍本来实力偏弱,又遭遇多名队员伤停,又是王俊在整个赛季中一人打入9球,帮助球队保级成功。然而1997赛季,天津足球再次经历寒冬,又一次降级到甲b。至今,在王俊眼里,1997赛季的遭遇绝非输掉一场球赛那么简单,这一事实让人们对天津足球太多的理想和寄托趋于破灭。这一次的再度降级,也深刻地引发了王俊对未来和自身的种种反思。然而这支队伍在泰达集团入主之后,重整旗鼓,卧薪尝胆,以1998赛季以不败战绩再次冲a成功。王俊给自己留下了圆满,可以开心地退役了。十余年奔波于赛场,几经波折起伏,王俊矢志不渝,努力完成足球赋予的使命,理应受到人们的称颂。

退役后的王俊先是投入泰达俱乐部的梯队建设,随着自身执教水平的不断提升,后进入一线队的教练班子,与时任主教练左树声、领队韩志强组成教练团队,带领当年那支天津队取得了联赛第四名的成绩,首次冲入亚冠小组赛,转年继续带队参加了亚冠及中超的比赛。离开泰达后,王俊自知职业球员转型做教练员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根本不像外界想的那么顺理成章,继而专心沉浸于学习,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他终于考取了目前国内等级最高的职业级教练证书。后来,王俊选择到于根伟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成为植根于基层青训工作的一名管理者,担任俱乐部竞训部部长。王俊十分清楚,职业球员转型教练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虽然经过高水平考核取得了证书,但是要成为真正高水平教练,还须下大功夫。他说:“自己踢球的时候,在场上什么都明白,包括站在场边也知道这球该怎么踢。现在要把你心里的东西传达给队员,需要组织成自己的语言,还能让队员很快、很透彻地领悟理解,这个表达能力的确是职业球员转型教练的最大困难。”王俊更体验到,做青训教练还特别需要了解、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和不定型的变化;满足他们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发现他们的特长、潜能,因材施教,促其成才;当然更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品质、道德精神。这些无疑对王俊都是很大的考验。

目前天津拥有两支中超球队,而本土球员极度稀缺,因此王俊特别感谢于根伟。他觉得于根伟有着高明的远见,为孩子们搭建了可以从事足球运动的平台,十分符合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

王俊说,从事足球事业可以带有理想主义,但足球更需要实用主义。做青训工作,要的是专心、耐心、细心。要把更好的足球氛围向青少年足球方向传递,感染更多的孩子们,让他们更加喜爱并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我只想踏实地为天津足球、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做一些基础性工作,这是自己下半生追求的目标。”

如今王俊52岁了,人过半百,心境、眼界开阔,全心地置身于孩子中间。每每有学生家长谈及王俊过去在赛场上展现的精彩时,他便露出憨厚的腼腆笑容:“忘记过去,活在当下。”

王俊的场上英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