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觉得眼熟
这一点,
阿喘妈咪是远远赶不上的。
以前之所以长期做妈咪,是因为没有适合她特长的职业和职位。如果说,阿喘妈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妈咪,阿芳姑娘,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烟馆“老板”。
烟馆和烟花间的最大不同在于,
前者是花钱买醉,后者是花钱买跪。
买跪,莫看客人花了银子,那销魂快乐的主动权,却掌握在妈咪和姑娘手里。若惹得妈咪和姑娘不高兴了,客人花的银子就等于扔进水里。
买醉,
那飘飘欲仙的过瘾,才是让客人大把大把掏银两的根本。
若是烟土掺假,久经战阵的烟客过不了瘾,找不到感觉,烟客就会越来越少,纷纷扬长而去。有了真正上好的“云南烟土”作后盾,阿芳姑娘又充分发挥自己,混迹于江湖所学到的真本事,让登门的烟客们,基本上没有漏网之鱼。
烟客嫖客相同之处是,
比较姑娘,比较价格和比较真伪,三比较之余,就是看老板老鸨的嘴上功夫了。
一个上嘴的老板老鸨,才是烟馆花间真正赚钱的核心。阿桂正式起用阿芳姑娘为烟馆老板后,也曾暗地里观察过多次。毕竟,操皮肉生涯的阿芳妈咪,还没作过烟业。
然而,
阿桂很快释然。
因为,她发现了阿芳姑娘的管理窍门。初来者,八钱一律给一两。若按烟土价格,一两普通烟土计算,三块钱一两。烟馆卖出时,加上羼上烟灰,八钱烟土可以变成一两四钱,一钱烟土可以买到一块多。
人性本能之一,
都是趋利爱小便宜。
烟客们略一算算,再加上的确是上等“云南烟土”,从此就留了下来。这一留下来,阿芳姑娘就逐步减少其购买的用量,直到降到正常用量之下,但不会太多。
多了,
烟客发现就不好了。
因此,不但从每月烟土销售总量上,做到了量价共升,而且留住了烟客,稳定了客源。阿芳姑娘还根据其他烟馆的经营经验,还提议在烟土里加上了一些其他东西,使这些烟客不来就会发生抽他家的大烟过瘾,其他家不过瘾,甚至有肚子痛的感觉。
如此,
阿桂深信,自己选择阿芳姑娘是选对了人。
听了阿芳姑娘自得的回答,阿桂笑笑:“你辛苦了,”又四下看看:“我记得,好像昨前天的客人要多一些?”阿芳姑娘放荡的笑了:“喂了上面喂下面呗。阿喘妈咪还直嚷嚷,说什么我只管赚钱,不管她死活?小赤佬,猪头三,这下够得她忙活啦。”
阿桂看看那些坐在床头的“打荷”女,
忽然想到昨天阿喘妈咪给自己的叫苦。
于是问道:“阿喘妈咪老嚷嚷她人手不够,给你讲过没有哇?”阿芳姑娘多精明,立即点头:“说好了,如我这儿抽得出人,无偿支援,当然姑娘的费用还是要收的。问题是,我现在抽不出人呀。先忙着吧,好歹我和阿喘妈咪本是好姐妹,她也同意。”
阿桂点点头。
“只好这样了,先忙着吧。”
想一想,又问道:“那二杆,效果如何?”阿芳一下眉飞色舞:“浪头大的类(要阔,要发财),来塞的呀(一个人能干,有能力)!阿桂老板,真是多亏了你。这做生意讲的出彩,我现在就靠着那二杆枪揽客的呀。”
二杆枪,
是二杆烟枪,还是阿徒弟的功劳。
话说阿弟带着众小阿弟,逼得合正米铺老板娘慌忙签了地契房契,带着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撤走后,阿桂黄帮主带着众徒弟就接踵而至。
阿桂抱着双肘下令,
米铺里没用的东西。全部集中扔到官道外的空地上,放上一把火全部烧掉。
众徒弟们便屁颠颠的忙忙碌碌起来。很快,没用的东西在门外堆成了山,由另一些徒弟运往官道的小空地。正忙乱着阿弟忽然叫住了一个小阿弟:“莫忙,你抱是什么玩意儿?”
小阿徒弟,
心不在焉。
“床底下找到的,霉臭着哩,扔出去职烧掉。”“莫忙,给我看看。”阿弟从小阿弟手里拿过一个灰溜溜的木匣子,打开,里面装着二个长长的木疙瘩,难闻的霉臭让他忍不住捂鼻。毕竟比小阿徒弟多混了几年,阿弟一手捂着鼻子,一手拨弄着木疙瘩,总感到有点不对。
大家都知道,
合正米铺有着500多年的店史。
在这样的店铺里,有着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并不奇怪。靠着一张俊脸吃饭的阿弟,为了保证自己的本钱不掉价,除了嫖,其他的一律不沾。
因此,
他捂着鼻子横七竖八的看了一会儿,实在弄不清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只得拎起走到门外,打算甩到那一堆准备运走烧掉的东西里面。正要扬手扔掉时,阿弟看到师傅师母从楼上下来,灵机一动,拎到了二人面前。
结果,
阿桂当场就差点儿叫出声。
好在她控制力极强,扬扬眉梢,不动声色的说:“我看好像是什么收藏品,大约也管不了几两银子,要不,老板怎么会把它扔在床底,灰蒙蒙霉臭难闻?这样吧阿弟,你立即把匣子搬到府上去,什么也不动放下就来。”
阿弟就答应一声,
合上匣子抱起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