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火山熔洞
一路上,盘虎给他们讲起有关那座金山的传说:“在瘦狗岭金山上,有个笑洞。洞边怪石很多,难见尽头。洞内有块石壁,光光溜溜,能照见人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洞炼过金丹……”
盘虎刚开讲,兰延春就笑起来。
原来他们此时,已绕到刀玉光讲述过的那个传说之地,瘦狗岭。
提到瘦狗岭,兰延春的心猛地一阵紧缩。他眼前,又浮现起藏在深山里面的日军秘密基地。
盘虎的故事讲完,兰延春的吉普车也到了这个传说宝地。
沿着金山脚下的一条土石路,车子直接开到这个大溶洞的洞口前。据盘虎介绍,这个洞是由万年前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动形成,里面有大小熔洞七十二处,因为洞口的外形似隧道,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七十二熔岩隧道。传说中藏着金元宝的洞,指的就是它。
但洞的全长多少米,至今无人知道,也无人探索得出来。进洞前,他们在兰延春车上的工具箱里,各自拿了个手电筒,跟着盘虎一起进入到熔洞里。
兰延春对洞里的地质,更感兴趣于它的石化层,他需要探索这些断层带里是否含有矿物质,而傅天宇需要的是搜集更为翔实的火山实地资料,陆敏则更喜欢眼前这些形态迥异的钟乳石。盘虎,这个小向导,更是一边戏弄着脚边溜过的地鼠,一边吹着口哨往前边带路。
“这个溶洞非常神奇,不管多大的雨水进来,洞里始终都不见水。”盘虎走出一段后,停了口哨,回头向众人比划着说。
“你们以前,瑶人也住这样的溶洞生活吗?”走在最后面的陆敏,用手抚摸着一块留有人类痕迹的岩石问盘虎。她是知道的,古时的瑶族人喜欢穴居。
“没有,我们这里的瑶族自古以来是居住在大山里,但不住洞穴。”盘虎说完,又解释说:“再说,像这种溶洞,里面的温度变化很大,有时候真让人害怕。”
听盘虎说完,兰延春才了解到在这个洞里面,有些岔洞温度非常低,在洞口活动还行,但一深入下去,那种寒冷就是穿上棉袄也无法抵抗。以前瑶族人经常会把打到的猎物储存在这里面,就算是放上一个夏天都不会变质。但是,有些岔洞口又会热得像蒸笼一样,人进去后会热出一身汗,回去就要生病的。
说到这里的盘虎,心悸的打了个冷颤。
他的这个模样,让兰延春想起刀玉光说起这个洞时心颤的样子,疑惑中,他问盘虎:“那你以前一定是进过这个熔洞了?”
“嗯,小时候来过一次。听老人们讲,这个洞里有金元宝滚动的声音,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偷偷跑进来拿宝了。不过,那次金子没探到,在洞里面一个玩伴失踪了。回家后,被大人痛打一顿,从此后再也没敢进来。”说话间,盘虎的声音有些黯然。
“那你知道像蒸笼那个溶洞的路径吗?”一直没出声的傅天宇,突然问道。
“不知道。但我知道蒸笼洞肯定有,因为有人就进去过。也许,再往前面走走,说不定就会找到。”盘虎说得很自信。
像他刚说过的一样,随着洞径的深入,往前走了二百多米后,洞底深处忽然升起一股冷气。再往前走,几个人已经冷得受不了了,估计再往里走,温度应该就在零度以下了。
“百来米深的洞,温度就下降的这么厉害?傅哥,你懂地热作用,这什么原因啊?”冷得牙齿开始打颤的陆敏跟上来问。
“压力降低就会体积膨胀,这相当于作功而放出能量,所以温度在下降。我理解得对吗?傅大哥。”见陆敏走过身边,兰延春接上她的话。
“对,再往下深入到一百到三百米的地方,就能更明显的感觉到温度差的变化。”走最前面的傅天宇回过头来答道,手电光下,他脸上露出了赞许。
“傅哥,这也是地热作用力影响的吗?”陆敏一边问着,一边越过兰延春,向前面的傅天宇追上去,好奇的她开始打破锣锅问到底了。
傅天宇讲述着地热的成因条件与地壳的相互作用力时,几个人又进去了百余米,如他刚刚预言的一样,此时洞内的温度越来越低。穿过一个狭小约十几米长的岩道后,溶洞的空间陡然间变宽阔起来,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穹顶高达几十丈,宽约二十多米的巨大地厅。地厅地四周,还有着许多的小支洞。
在地厅顶部,倒挂着许多奇形怪状的钟乳石,他们将光线打上去,那些由各种熔岩形成的石头色彩十分的艳丽,让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地感叹着。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时洞里的温度有所回升,那种让人咬牙切齿的寒颤已慢慢在消失。
“这是碳化灰石,这个溶洞确实是因为火山爆发形成的。但它不具备矿物生长的条件。”说着,傅天宇敲下一块嵌在岩块间的石头,丢给正蹲在地上,研究着一块石质的兰延春。
对傅天宇的判断,兰延春是赞同的。这个火山洞里的地质,确实不具备也不能满足矿物生成的条件,那如果这个洞不具备矿物生长的环境,那是否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兰延春惊异于大脑里跳闪出来的那个念头时,那边盘虎叫了起来:“你们快过来,发现蒸笼洞了。
在盘虎发现的这个分支洞口,他们只进去一段后,真的感受到一股热气袭来,再往里走,里面的通道却被火山碎屑全给封住了。傅天宇观察后判断,以这些火山碎屑流厚度来看,当年的进口应该非常大。如果对堆积的这些火山碎屑进行清理,洞的最里面应该还会别有洞天,但对这个宏大的清理工作,目前以他们的能力无法做到。
这时,徘徊在洞内的兰延春很快发现,这个支洞与外面地厅的温差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说地厅温度在三十度左右,那此时身体已在冒汗的兰延春,明白这个支洞里的温度,最少也在四十度以上。
对这个意外的发现,最惊喜的莫过于傅天宇。兰延春四处观测着岩壁石层的成因时,他已在那些火山碎屑中找到几块样标,欣喜着揣入怀中。正当他们几个人按各自所需,在洞内乱逛的时候,脚下突然一阵晃动,刹那间的头晕目眩,让兰延春一下有反应,他刚喊出:“是地震,别慌!”紧接着,他们的头顶上,响起了“劈里啪啦“”石头断裂的声音。
这时,随着陆敏的尖叫声,已藏身在一块巨岩下面的兰延春见她还在惊慌的乱跑,便紧跑出去,一把扯过她往巨石下塞,两个人刚躲进去,陆敏刚跑过的地方就掉下一块断石。让兰延春欣慰的是,他们俩人脱险的时候,不远处的傅天宇和盘虎,也安全的避在另一块岩石下。
地面摇晃了一分多钟才停下,好在他们藏身的地方,震度不是很大,除顶上掉下几块落石后,几个人身上虽然有些小擦伤,倒也无碍。
趁着余震还没来,他们快速地沿着原路往洞外冲。出岔洞、过地厅……跑到一半路时,他们惊恐的发现,刚过来的那段狭小约十几米长的岩道,已被一堆震塌陷的厚厚落石,严实塞住通道,进,前无路。退,更没希望。
更要命的是,这时余震来了。
慌乱中,退出岩道的他们立即返身出来,四处找寻可以藏身的安全空间。傅天宇第一个发现那个有着结实岩体可以避身的支洞,立即招呼着几个人快跑过去。跑在最后面的兰延春在快要靠近那支洞时,忽听得头顶上传来一阵轰响,抬眼一看,他顿时魂飞魄散。高高的洞穹顶,一块被震断的大钟乳石尖正向他砸下来。
情急中,他本能地往后翻滚出去,随着一声落地巨响,已躲开巨石威胁的他瞬间被地面旋起的一股强大气流,冲出几丈远。在一阵噼里啪啦山石土块掉落中,他只觉眼前一黑,被土尘盖住的他什么也看不见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抖颤着的大地终于停下来。
被埋在土里的兰延春动了动,发现被埋得不是很深,手还能动弹。一番努力后,他用挣扎出来的双手,慢慢挪开埋着身子的土石,等看清楚眼前的这番景象后,他发现自己有多幸运了。
原来,他被那股旋起的气流,抛甩到这块凹陷着的两块石壁下,虽然整个人被土石所埋,不仅让他躲过外面余震掉下的许多石块,更重要的是,有了藏身的这块石壁,除了额头有擦伤流了些血后,四肢骨骼倒无大碍。
等他从石壁下面爬出来,看见傅天宇他们刚刚躲藏的地方,不禁傻眼了。
那块飞落而下的钟乳石尖,就直直地插在三个人躲进去的岔洞口,四周的落石土块堆了厚厚一层,已经截断通向那边的路。此时的兰延春,站立在这个前不得、退不能的厄境之下,他压制着慌乱的情绪,开始想着对策和出路。
以他对滇西地质的认知和以往的实地经验,像这种串联式的溶洞结构,绝对还会有其他的路径。所以,当他在身处的环境里,四处捣腾一遍之后,果然发现他刚刚躲藏身躯的那块石壁下,是松动着的。
这一发现,让他极为振奋。用劲地摇了摇之后,他发现石壁周围全都是一层新鲜的土质,这就说明石壁的松动,全缘于这一场地震。然而,这并不是重点,要点在于他发现的这些新鲜土质里,有着一定的湿润度。
对地下地质结构极其熟稔的他,立即把耳朵贴近石壁,细听之下,如他料想的一样,石壁在导流着一些极其细微的音质。
大喜之下,他爬伏着身子,手脚并用挖开两块石壁间缝隙处的稀松土石,大约挖到三米多的时候,随着他又一次抡起的尖石猛地一下戳空,最后一层土块被捅开了,一股凉丝丝的风瞬间钻进来,直扑他的脸颊。
随着涌进来的这股凉风,兰延春清晰的听到外面有“潺潺”的流水声。
绻缩在石壁夹缝里的他终于松下一口气,在他揩着满脸的汗水时,身后的溶洞里,忽然传来傅天宇呼喊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