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火山传说 - 燃烧吧,滇西 - 海漓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燃烧吧,滇西 >

第55章火山传说

据兰延春认知,腾冲区域现存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较完整的火山达23座,也正因为这个极为特殊的地质因素,从滇西大地发掘的矿石品种数量也是最多最优质的。

望着这些绿馒头一样的小山包,不时在眼前闪过,后座上的刀玉光仍不停舌的跟李腊松讲着他小时候的趣事。那时候,小小的兰少爷是圈内公认的天赋异禀的孩子。从小有着“迷石头”之称的他,特喜欢在一些神秘怪洞里进行探秘,到出国前夕,大山里几乎没有他不认识石头。听刀玉光说起自己少年时代的往事,兰延春马上来了兴致:“伯父,这么说来,这片火山区一定也是有怪洞的?”

“我就知道你小子会问,这个当然有啊,都给你准备着呢。”刀玉光像早有准备要接他的话一样,顺口即答。

这时吉普车已经转过一个大弯,进入一片更是开阔的火山区。看到眼前这些圆锥状、低平状、盾状和穹状等多种形状的死火山口蜂拥而来,已准备好要讲故事的刀玉光,张口就呤咏出一句腾冲民谚:“‘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意思是在腾冲火山群中,这些无头的山,十有八九是火山。而每座火山口,又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火山洞。你们看,远处的那片崖壁底下,就有个好听的火山洞传说。”

顺着刀玉光手指的方向,兰延春赫然发现,那一大片劈立着的崖壁和旁边的山势是那么的熟悉,这不就是日军秘密基地的瘦狗岭一带么?

“对,那片就是瘦狗岭,它属于腾冲火山地质区最末尾段。”看到兰延春的疑问,刀玉光很肯定的答复。

接着,他开始讲起瘦狗岭那边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

在瘦狗岭金山上有个笑洞,洞里怪石很多,难见尽头。洞内有块石壁,光光溜溜,能照见人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洞炼过金丹,随后又在石壁上题了一首《笑洞炼丹吟》的诗。

山下住着一个老人,他听说太上老君在此住过,便精心照料着笑洞,保护着他题写的笑洞诗。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每天早晚他都要爬到山腰,把洞内洞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们都夸他勤快、心好,希望好人得到好报。

一天夜里,月光朦胧。老人突然见笑洞里放出万道金光,把周围的山石全照亮了,有的像水晶,有的像玛瑙,有的像碧玉,五颜六色,非常好看,真和仙境一样。他以为是看花眼,揉一下眼睛,再细看时,洞里走出来5个道士,全是宽衣大袖,飘飘荡荡,似乎随风就能飞到云彩里头去。他们面朝石壁,一起读太上老君留下的那首诗,声音清脆悦耳,好像唱歌一样动听,字字句句叫山下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老人心里明白过来,断定他们不是人,是神仙,便悄悄地从他们背后走到洞口,拦路等着。

道士读完了诗,都赞不绝口,讨论一番,然后转身要回洞里,忽然看到老人,他们都惊得“啊”了一声,等到看清是经常在这里打扫卫生的老人,这才转惊为喜,邀他到洞里去坐。老人在洞里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更加相信是神仙。

只是老人不肯进洞,他一面喊着“神仙”,一面诉说家境贫寒,请求他们帮助。5个道士听他喊“神仙”,都不答应,只是互相看着,微微一笑。他们对老人说:“两手空空,既无钱财,也无珠宝,能帮助你什么呢,你还是赶快下山回家去吧!”

老人怎么说也不肯走,就地跪下,恳求说:“随便给点什么,能放在家里经常看看,使我不会忘掉这次会面也好呀!”道士们无可奈何,一个年长的就地拣了块石头,说:“只好把这无用的东西送给你。”老人接过手里看时,他们便乘机进洞,立刻无影无踪。紧接着就是一阵炸雷般的响声,洞门忽然合住。

老人有些后悔,想把石头扔掉,又觉得对不住神仙,也怕他们会怪罪下来。拿回家里去吧,又感到确实无用,不由心里埋怨:“神仙都能点石成金,他们怎么不点过再给我呢?真小气!”

他到底还是把石头带回了家,随便往桌子一放,便倒头睡下。不料一觉醒来,满屋子都是金光。奇怪,一夜之间,那石头真的变成了金子!老人把金子凿下一点,到市上去卖。

官府知道了,硬说他是偷来的,抓去苦打,逼他招供,他只好如实说明金子的来历。官府到他家搜查,果然找到一大块金子。谁想他们刚刚拿进大堂,它就忽然变成石头。官老爷贼心不死,立刻又派很多人上了瘦狗岭,要砸开石门取宝,可是横砸竖砸,砸出好多大洞小洞,也没见那5个道士的影子,更别提金子。

后来,人们都传说瘦狗岭有一架宝山,因为有人听见了山肚子里,时常有宝石和金块滚动的声音。

听完刀玉光绘声绘色的故事,兰延春被逗笑了:“伯父,您到过那洞探宝吗?里面真有金子?”

“那里面哪有那种宝贝,只有些像迷宫一样曲折迂回的洞中洞。不过,那山肚子确实有点恐怖和神秘。我平生就进去过一回,被洞里的那声音吓跑出来后,再也没胆进去。”

“玉光伯,说说都有些什么声音?”听刀玉光说得邪乎,兰延春瞬间好奇心大发。

“那些声音啊,像鬼哭,有的又像狼嚎。不对,这样来比喻太小家子气,应该像有千军万马在里面撕杀,又像是有奔腾的江河在翻滚。那会我进到很深的里面时,听到的就这种滚滚的声音,那种就像瞬间要被覆灭的恐慌感,让我再也不敢踏进去了。”说着话的刀玉光,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仿佛是他又置身在那个洞中洞了。

刀玉光说的这个洞中洞,兰延春马上来了兴趣。不管是对西南地区的地质区域,还是对欧亚大陆板块的运动方向,他都很需要对这种特殊地质的实例验证。但此时苦于眼前的纷乱事,他暂时没精力的时间去进行勘察。

在弯弯山道上奔驰着的威利斯吉普车,绕过这个庞大的火山群后,山道的尽头,出现一座绿意苍郁的大山。刀玉光指着前面树林里一个岔口,对正在加油上坡的兰延春说:“在那个岔口西拐,就是我玉矿的位置。”

车子来到岔道口,兰延春看见东面是一条宽阔平整的大道,他们拐向的西边则是一条凸凹不平的土石路。刀玉光解释,东面那条道直通一座大型铜矿,已被日本人占为已有。再往东,是他那座同样落入敌手的富余玉矿。他们此时正前往的是他正在经营着的另一座玉矿山。

那是一座日本人看不上的贫脊矿,出矿量只够维持日方下达的苛捐杂税和一些日常小开支。听着刀玉光的叹息声,兰延春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知道,一座贫矿对于矿产主来说,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个中酸涩与艰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对此时身陷厄境的刀玉光,兰延春苦于自己无力帮到他。眼下,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李腊松带来的这些样石尽快检测出来,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结果。

走完这条颠簸的山道,又过完一段倒满碎矿渣的路面,吉普车终于开进刀玉光这座满眼萧条状的玉石矿区。远远的,他看见离办公楼不远的矿场上,到处堆积着矿屑碎石,和一些倒塌着的矿车。原本应该忙碌的矿场,也只有三两个工人在作业在场上停好车子,兰延春取出车兜里的工具包,跟着佝偻着腰身和父亲同龄的刀玉光,急步走入办公楼旁边的实验室。

实验室里,兰延春在一堆瓶瓶罐罐里折腾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拿到想要的结果。

当他脸上漾着笑意出现在实验室门口时,外面候着的两个人,立刻迎上去。虽然已有思想准备,但接下来兰少爷说出来的话,还是让李腊松和刀玉光大大吃了一惊。

兰延春举着两块颜色相近的矿石,非常认真的说:“检测结果显示,你的这些矿石,确实是我之前猜测的纯度较高的钨金矿石。”

刀玉光和李腊松对视一眼,刀的表情一下惊诧起来:“贤侄,这莫非就是用来制造兵器的那种石头?我听老辈人说起过,但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在滇西真有这种矿资源吗?”

钨,作为一种稀有的战略金属,对活了大半辈子的老矿冶人刀玉光来说,是略知一二的,但那都是些江湖传说。可对年轻的李腊松来说,完全就陌生了。特别是在刀玉光看来不可能的这东西,竟然出现在他的地盘上,他更觉得不可思议:“兰少爷,这不可能啊。我那个矿山自古以来就只产玉石,哪能有你说的这种稀罕物?”

“那你们对这地下的东西,就太不了解了。来,给你们说说滇西的地质架构。”看到两个人无比欣喜着,又充满困惑,兰延春拿起手中的钨矿石,蹲下身在地上给他们画起地质结构图,就地解说起来。他从地质层的构造,一直讲到各种矿资源衍生需要的环境条件和形成规律,直听得面前的两个人频频点着头。

最后,他才开始介绍这种钨矿资源对当前的战局有着怎样的意义。

首先,钨,是军工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李腊松矿井里发现的这些矿体,经他检验,已能确定为黑钨矿,且这种矿石是提炼钨的最主要的矿石,也叫钨锰铁矿。

由于含有不同比例的铁钨酸盐和锰钨酸盐,所以含铁量高一些就叫钨铁矿,比如他手上这块色泽较暗的矿石;含锰多一些就叫钨锰矿,色泽就鲜亮些。李腊松背来的这些矿石,通体为褐色至黑色,金属光泽度非常好,所以它是提炼钨的最好原材料。

说到钨的用途,兰延春更是如数家珍般全都抖搂了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