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瓶颈何解
秦川作为一个高丽人,居然向万历提出大明必须移民新大陆才能延续王朝命脉,让万历和几位大臣都感到非常愕然,首辅赵志皋问道:“秦驸马,此言何讲?”
秦川对着万历稽首,说道:“陛下,小臣先请陛下恕小臣妄言之罪。”
万历眯起了眼睛,说道:“朕恕你言语无罪,你且讲来。”
秦川这才说道:“陛下,自秦汉以来,历代王朝没有超过三百年之久的,长如汉、宋,中间却遭变更,宛如两代。而大明开国以来,也有两百年,各种积弊已深,虽有张太岳厉行革新,却难挽颓势,敢问诸位大人,这是何故?”
礼部尚书张位斥道:“驸马,不可在陛下面前提那奸相之名!”
万历却道:“且听他说下去,秦卿以为是何故?”
“陛下,但凡一个王朝开国,国家历经战乱,人口锐减,百姓十不存五,然而土地却多,此时天下犹如白纸一张,尽是无主之地,地广人稀,亿万百姓得以有地可耕,国家自然欣欣向荣。百年之后,因天下承平日久,达官贵人仰仗其权势财力,大肆兼并土地垄断产业,再加人口暴增,而土地不增,百姓遂大半沦为雇佣。再过百年,权贵官宦将天下土地尽皆兼并,将天下产业尽皆垄断,百姓既无无立锥之地,也无立业之道,只能仰权富之鼻息过活,贫富悬殊之极,上下遂势同水火。一旦遭遇大灾大变,百姓流离,弱者饿毙路边,强者揭竿而起,于是天下大乱,终致王朝覆灭、玉石俱焚,汉有绿林赤眉黄巾、唐有黄巢、元有红巾,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万历和大臣们听了,都默不作声,实际上大明的症结在何处,饱读史书的他们岂能不知,秦川说的历代王朝的情况,不正在大明上演吗?但他们却无能为力,张居正倒是想改革,但结果呢,现在全家乃至全族都遭到清算,打倒可不是万历一个人的意思,而是整个官僚士绅集团的意愿,因为张居正的改革严重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如果不打倒张居正,以后还会有人再这样干。
说到底,皇帝也只是官僚地主士绅集团的代言人,除非像太祖和成祖一样,手头有一支独立于官僚士绅集团的军队(老朱当初搞卫所军屯,就是要让军队不再依靠官府衙门的物质供应,从而摆脱官僚集团的掌控,最终将军权牢牢的抓在皇室的手中。但土木堡之变后,老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以于谦为首的文官集团不仅掌控了军权,还架空了皇权,英宗复辟后,虽然杀了于谦,但却再不能从文官集团手中夺回能独断乾坤的皇权),才能大刀阔斧的干事情,甚至还敢大肆屠杀官员和士绅。万历现在也是有心无力,他知道全国的情形,土地兼并和投献之风根本就截止不了,就是眼前还信得过的这几位大臣,哪家名下没有上千顷的土地?连以清正无私著称的名臣徐阶,照样被官场异端“海笔架”海瑞查出了几千顷投献的土地。
秦川见万历和几位大臣都默然无语,便继续说道:“听说那西班牙原也是和中原一样,立国两百多年,王室贵族几乎兼并了全国的土地,几十年前国内也遭遇民乱,险些亡国,但现在却国泰民安,百姓家家富裕,比当初立国的前几十年还要稳固。”
张位道:“西夷举国掠夺,当然有钱。”
秦川却道:“新大陆之金银,全归王室和贵族,百姓不能染指。这些金银,要么用于扩军造舰,要么购买大明的丝绸茶叶和其它地方的奢侈之物,根本就没有分给下面的百姓。”
“那百姓得到什么?”
“土地,新大陆的土地。西班牙国内与大明一样,现在是人多地少,且大都是权贵之家的,如何能动。而新大陆的土地百倍于西班牙,西班牙国王对百姓下令,凡新大陆的土地,你能开垦多少,多少就全都归你,官府今后不收一文钱的税赋,也不征发徭役。于是西班牙那些无地之人纷纷渡海前往新大陆,圈占土地,自己也不耕种,全是奴役当地土著替他们耕种,几乎家家都有土地几十上百顷。”
张位问道:“那官府何以维持?官兵谁来供养?”
“收商税,新大陆百废待兴,所有东西都要国内运去,另外新大陆地广人稀,产出的粮食和其它作物根本消耗不了,只能贩运回国,官府只需把住港口坐收商税,既能得利,又不扰民苛民,两厢都安好。”
张位又问:“如此一来,人皆出海,那国内的土地何人耕种?”
“国内愿意替人耕种的人自然是少了,那些拥有大片土地的豪门贵族要么提高雇人的工钱,要么抛售土地,如此一来,留在国内的百姓要么收入高了,要么可以重新拥有小块自家的土地,这样国内自然就安康下来。”
“但那些豪门愿意吗?他们又如何得到好处?”
“实际上那些豪门贵族才是海外扩张的最大推手,他们在新大陆得到的远远超过他们在国内损失的。一来他们也可以在新大陆大肆圈地,所圈之地是一般小民所不能比及的,甚至百倍于他们在国内的土地。二来他们组建船队经商,获利更是巨大。开拓新大陆,西班牙国内几乎人人得利,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小贩走卒,无人不富,自然也无人反对,是故其国内才国泰民安,其王室也稳如磐石。”
秦川想了想,又说:“但凡一个国家,都如一张大饼,大饼就这么大,但分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自然就不够分了,此时该当如何?再在这张大饼是是做不出什么文章了,张太岳想改,重新分割大饼,这哪里能行?唯有新得一张大饼,权贵之人可多得,贫贱之人可少得,但终究是人人有份,这样自然天下太平。”
赵志皋听了,心道这上下都得到了好处,当然是无往而不顺,但新大陆距离大明着实过于遥远,而且那边的土地真的适宜耕作吗?于是问道:“国初太祖也想实民九边,然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终不能长久,这新大陆土地真如你所说,沃野千里?”
“确实如此,老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往壕境询问那些西夷,现在西班牙几乎家家都在新大陆圈占了土地,但即便如此,也不过占了新大陆土地的千分之一,毕竟其国内人口不多。”
张位问:“依驸马说,西夷是抓捕土著为奴来替他们劳作,但新大陆土著人口稀少,这么多土地能够耕种得过来吗?且还有矿山,谁来开采?”
“新大陆的土著当然不够,他们需要的劳力实在这里。”秦川弯下腰,指着庞大的非洲说道:“这个阿斐利加州,北边全是沙漠,沙漠以南,尽是丛林,丛林之中,便是昆仑奴的所在,昆奴和新大陆的土著一样,没有国家、没有城市、也不会耕作,但人口众多,据说有万万之多,且大都愚昧胆怯,任人奴使,几千年来都被天方各国和西夷各国抓作奴隶。现在西夷正在大量贩运昆仑奴到新大陆,而且还是一件暴利的生意。”
秦川一指西班牙:“他们在国内装载一些丝绸、兵器和一些新奇的玩意,运到阿斐利加州,向当地酋长购买昆仑奴,并怂恿那些酋长向别的部落发动战争,掠夺人口。然后再跨过大西洋将昆仑奴运到新大陆,卖给那些需要人来垦荒和挖矿的人,然后再将新大陆出产的金银、粮食和其他作物运回西班牙,如此三边,每边都没空跑,只需几趟,便能发家。”
万历顺着秦川指出的大西洋贸易大三角看了一圈,说道:“西夷实在狡黠残忍,便是鞑子也自愧不如。”
秦川道:“陛下,只要西夷能够长久占据新大陆,便可有取之不尽的土地和矿产,其国自然也能够延续千年,而无倾覆之险。”
万历微微颔首,秦川又说:“陛下,大明开国近两百年,想必土地兼并已是非常严重,无地失地之人为数众多,圣人曰,有恒产方能有恒心。但权贵之家定不会让出土地来,这样下去将来必将成大患,到贫者无立锥之地时,便是天下大乱时。与其听之任之,不如大力开海,鼓励移民,大明人口万万,远甚西夷,若是占据新大陆,则大明江山可保千年万代!”
万历有些悸动起来,赵志皋却插话道:“大洋浩瀚,途中艰险难测,谁人愿意涉险?另移民还需大船无数,朝廷如今却难以承受。”
秦川道:“西夷当初也是无人愿去,国王先遣流放之人和无地之流民为先驱,或是招抚海盗先行,待站稳后,再派遣官吏军民前往。臣适才为陛下荐海商李旦,他不仅有大船千艘水手数万,还熟知航路,可为先驱,又不费朝廷一文钱一兵卒,只须给个官身浩命。”
万历问道:“他坐拥东海就能收获千万,岂愿漂流万里去新大陆?”
“陛下,人到了他那地步,就不再求利,而是求名了,如果朝廷许以封爵,容许其在新大陆占地占矿,他即便不愿,手下也会有人心动。就是大明,也可如此行事,那些西夷的田地矿山,谁占了就归谁,自然会有人愿意冒险。等他们在那边站稳了之后,朝廷再慢慢设法处置。”
秦川说完,又对着万历躬身稽首,他该说的差不多都说完了,就看大明君臣的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