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海风袭人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四百零四章海风袭人

高丽泗川,原来称作“昆明”,这两个名称都让出身华夏大西南的秦川倍感亲切,现在他又准备把泗川当作以后发展的根基,因此他对这里十分用心。他一来到泗川,首先就除掉了原来的县令郑宏,将泗川的军政大权抓过来,然后派出他的两个亲信私兵老朴和梁桂来控制泗川,这两人知道他的底细,也和他形成了主人和仆从的生死契约,如果不出意外,这两人应该会为他效忠一直到死。要知道在古时,如果家仆背主,结果会相当凄惨,可以说会被社会的所有阶层所嫌弃,根本无法再立足,只能逃亡。而大将的私兵命运更是被牢牢束缚,当大将死了后,如果没有大将的遗言和继任家主的发话,私兵只能殉主,尹衡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他还有个使命,就是把主人的首级送回主家,一旦送回去之后,他的生死就要看尹家的态度了,即便他以后当了将领官员也一样,当然他也可以违逆主家的发落,但就会成为所有人鄙夷的背主之人。

现在的问题是梁桂有了享乐腐化和欺上瞒下的苗头,而老朴又出于照顾兄弟间的情义,也有了包庇的行为,这让秦川心里很是不爽,长此下去,将领们必然大兴奢靡享乐之风,相互间也会形成攻守联盟,他自己则会逐渐被人架空,而保民军将蜕变成那些传统的军队。最终,他的野望、他的梦想,就只能束之高阁,要么乖乖到朝廷去当一个驸马爷,要么呆在晋州继续当个随时可能被碾压的小军阀,而这都不是他所希望的。

但他又不能处理这二人,因为他实在没有比这二人更值得托付大事的将领了,其余的不管是金永成还是李根来等人,都和他没有主仆的契约关系,理论上他们都可以背弃他投向朝廷,而且这还能获得深明大义的评价。在朝廷的大旗下,将领们能够在他麾下奋勇作战,但一旦将来和朝廷翻脸,那些将领都有选择,唯独老朴和梁桂没有选择,只能跟他一路走到黑,因此在没有足够的力量使得其他人都能死心塌地依附他之前,他还只有把核心基业交给这两个人看守。

两次泗川保卫战之后,李天放在泗川军中的威信肯定超过了梁桂,而梁桂很明显也生出了忌妒之心,这二人不能再共事了,秦川思前虑后,不得不把更有才能的李天放调走,留下梁桂。与此同时,为了拉拢泗川本地势力,他又提拔了姜川,并以此来敲打梁桂,希望梁桂能够真正改过自新。

秦川继续在堡垒里四处巡视,遇到眼熟的官兵,便停下来勉慰几句,他们大都是原来跟他从釜山那边过来的老兵,现在基本都是什长以上的官佐了。这些人见了秦川,也是兴奋得很,个个挺起胸膛,摆出一副威武的架势,最早跟随秦川的人中间,不少都升上去了,像金永成、李根来等人,现在李天放就在他们眼皮子前也上去了,他们的心中怎可能不燃起热望,当初在釜山那边时,金永成等人和他们一样都是大头兵呢。

从堡垒里出来,秦川和众人来到海边,“海樱”号和另外几条战船正停泊在那里,他又叮嘱了梁桂、李天放两人几句,这才和朴县令、老朴、王海樱等人上了小船,小船划到“海樱”号旁边,众人再顺着绳梯爬上去。

甲板上,水军营长韩圭领着一队黑的、白的、黄的水手列队等待秦川检阅,韩圭这段时间一直在“海樱”号上,已经和船上的水手们混熟了,副营长李诚则还是呆在高丽的板屋船上。

“海樱”号上的水手,现在都知道今后将是秦川的部下了,他们倒也无所谓,海上跑的人,只要薪金能够及时到手、间或还能获得战利品和赏赐,他们不介意为任何人效力。水手中的华夏人则想的更多,华人一般都有土地情结,只有脚下踏实的土地才能带给他们获得永久的安定感,原来他们在倭国平户安下家眷,却不能拥有土地,全家人只能靠他们在海上打拼才能维生,现在秦川将会在泗川给他们拨下土地,这样他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家的感觉,而不再是以往那种没有目标和归宿的漂泊无依。特别是后来他们发现泗川这里,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通行汉语汉字,同时高丽人不仅不像倭国人那样排斥华人,还对华人充满友好和热情,简直就是海外的华夏之地,于是这些最先来到泗川的华人,就迅速的融入了进去。

秦川上去之后,演习开始,“轰——轰——”,几条战船同时发炮,目标是不远处海面上的一条破木船。秦川发现高丽的板屋战船和西洋的“海樱”号完全就不在一个等级上,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这是近代和古代的差别。当三艘板屋船的船头大炮发出寥寥三炮时,这边一艘船已经打出了十来发炮弹,而且炮弹落点的精度相差也很悬殊,“海樱”号的炮弹就像雨点一样,基本将那艘靶船罩住了,三艘板屋船的炮弹却无一命中。

随后,“海樱”号漂亮的一个转身,另外一侧船舷的大炮又发出了一排齐射,把那艘靶船彻底打成了一堆木屑,而高丽板屋船估计还在清洗和重新装填大炮。

秦川微微的叹了口气,韩圭看出了秦川的失望,说道:“将军,板屋船还是能战的,特别是近战时,板屋船能够股发射火箭、大筒、火罐,对倭船杀伤甚重,而且板屋船靠浆手划动,近距离上要比西洋战船灵活的多,西洋战船全靠风帆驱动,靠近了就难以操控自如。”

秦川想了想,问王海樱:“西洋战船近战时吃亏吗?”

王海樱说道:“一般风帆战船都是靠大炮和火器,除非两边都是差不多的风帆战船,才会接舷跳帮,遇到火器不如它的,都是拉开了用炮轰。不过西洋还有种蜈蚣船,也是靠双排浆划动的,近战就比较灵活,专门用来冲撞和跳帮夺船。”

“那如果战事规模较大,风帆战船用什么法子来阻止对方靠帮,或是放火船靠上放火?”

“用小船,颜九爷原来和西洋战船交过手,西洋红夷会雇佣海盗驾驶小船护卫在大船四周,大船用炮,小船则用火铳、箭弩和短兵,互为支应。”

秦川对韩圭说道:“记住此法,以后也照此训练,以大船为炮台,小船当作守炮台的兵,如果在远海,就让板屋船和其它战船护卫海樱号。”

“遵令,将军。”

“好,下令回航泗川吧,你带朴县令他们去后面船楼歇息,我还有些事情要问问海樱姑娘。”

“是。”韩圭行个礼,转身请朴县令一干人往船后而去,秦川则带着王海樱朝船头走去。船上的水手得到命令后,就爬上高大的船桅,调整船帆,同时将船头的大三角帆扯起,不久,船就调头向北方驶去了。

秦川走到船头,船头伸出一根粗大的船桅直向前方,大三角帆就固定在这根船桅上,强烈的海风吹得船帆呼呼作响。秦川突然想起后世那部冰山沉船的电影,船头的海风这么大,又是隆冬季节,那位英国胖妞穿那么少就不怕被吹感冒?而且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社会也很保守,一男一女在船头当着无数人的面玩激情、学耶稣,他们以后还敢去餐厅吃饭吗?

秦川微微摆摆头,不再想那些狗屁倒灶的事,问道:“船头前面应该有个护佑的神像吧。”

“原来是西洋的圣母像,我们把它拆了,找人雕了一个妈祖像换上。”

“西洋蛮夷管壕境也叫妈祖。”

王海樱惊讶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你忘了,我家也是海商啊。”秦川脸也不红的开始撒谎。

“不过他们是按当地人的口音,叫做妈阁的。”

“这趟去那里,要多加小心,我听说西洋蛮夷野蛮无礼得很。”

王海樱笑起来:“他们可不敢在大明嚣张,他们对南洋那些土人是凶残无比,可到了大明,他们个个都夹起尾巴做人,而且我们还打着李旦的旗号,他们就更不敢放肆了。”

“那边海盗多吗?”

“珠江口岛屿众多,是有几股海匪,但他们都没有什么的大船,连西洋蛮夷他们都不敢轻动,就更不敢打李旦的主意了。”

“那就好。”秦川本来还有些担心王海樱这趟澳门之行有风险,现在看来属于多虑了,他随即从腰间解开一柄短剑,这是李雍花高价购来的,他将剑递给王海樱:“上次你送我千里眼,我没有回赠,这个你收着。”

王海樱一喜,她是清楚高丽的风俗的,知道这是秦川给她的定情物。

秦川又说:“本来我觉着送刀兵不吉,但他们都说要送这个,其实我更想送你一副项链或一根簪子什么的。”

“入乡随俗嘛,没什么,这个我喜欢。”王海樱仔细看这柄短剑,剑柄和剑鞘都是白银打造的,护手和尾柄都镶着一颗宝石,看样子非常名贵,剑鞘上还用金线镂刻着一行字:“秦川赠海樱”。她顺手拔出短剑,一道寒光扑面而来,剑身上还隐隐浮现出暗纹,她吃惊的说道:“这是上乘的倭剑,非千锤百炼不出,太珍贵了,可有名字?”

“就叫它‘海风’吧,”秦川抓住王海樱花的手,说道:“权当玩物,我希望你永远不要用上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