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泛海西行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四百零五章泛海西行

王海樱收下秦川送给她的短剑,脸色有些微微泛红,她将剑插回剑鞘,问道:“你给翁主和尹姐姐送的也是这种吗?”

“翁主要的是你身上那种能自发火的短铳,佳慧一样,她们让我托你在壕境购买。”

王海樱笑道:“翁主倒是好奇,不过这种自发铳确实不好买,我到了壕境尽量给她俩找一对吧。”

“海樱,还有件事,你到了那里,除了去那个西人办的大炮作坊,还要去趟西洋的寺庙,有些西洋僧人不仅精通铸炮,还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你就对对他们说,允许他们来这里传教,他们说不定会跟你走的。”秦川想到了利玛窦,不知道这个洋和尚来中国没有。

其实这时利玛窦正在中国,他和他的老师罗明坚在万历十一年(1883年)由澳门进入广东,取得当地官方许可后,在肇庆建立了传教所,这是继元朝后基督教再次进入中华。1888年罗明坚返回欧洲,利玛窦则潜心学习汉语和儒家经典,并向朝廷献出《山海舆地全图》(世界地图)和其它一些精巧的机器后,逐渐取得了儒家士大夫们的信任,后来更是带出了徐光启等号称“基督三大佬”的朝廷重臣。

王海樱问道:“你真允许他们来传教?高丽好像是不允许的,大明那边听说也是受到官府限制的,不过倭国信奉西教的人多。”

“先把人哄过来再说,左右不过是费些砖头瓦片而已,给他们建个寺庙,天天让他们教我们铸炮铸枪,他们哪还有空隙去传什么教。”

“嘻,你倒是会骗人,上次也骗我和颜九爷,说你能让大明开埠,结果把我骗到了手,不过,我喜欢。”

“且,我哪里骗你了?大明不是开埠了吗?”

“这次我过去,还要件事,我要找人给我做套新服,嗯,也要给你做一套,这里应该没人会做大明的新服。到时候你来娶我,我俩都要穿大明的新服,行大明的礼节。”

秦川记得自己是这样答应过王海樱的,但如果他娶亲是三个一起娶的话,事情就难办了,便说道:“但娶亲时是把你和翁主、佳慧一起娶的啊,不大好办。”

“她俩都算是正室,我是小妾,我还不愿意和她俩一起进房呢,还要伺候她俩。你能不能就在泗川这里娶我?以后我也常住在泗川,你是答应过我的,可以出海,泗川这里出海方便得很,晋州那边离海有些远。”

这是要搞分居?秦川饶饶头,该如何处置呢?最后他说道:“这样啊,那就只有单独接你进门了。”

王海樱正巴不得如此,忙说:“正好,在泗川这里就我们俩个人。”

秦川只得无奈的答应:“就依你吧,不过你还得去晋州拜见翁主和佳慧。”

“没问题,她们是大妇嘛。”

“不过她俩在年底前也会来泗川,明年倭寇定会发大军来攻,晋州能否保住还难说,与其到时候走影响军心,不如提早搬过来,以后你们还是要住在一起的。”

王海樱略有些失落,不过她也知道,自己想和秦川过二人世界,跟本就是一种奢望,以后秦川还会有新的女人进门,这倒不是因为秦川好色,而是秦川作为一方大佬,必须利用婚姻这个工具来拉拢或是平衡各方的势力。

秦川见王海樱兴致不高,知道她心中所想,边拉了王海樱的手,笑道:“等以后乱世平了,你带我去新大陆那边看看。”

“那边很远的,要跨过很大的一片大洋,西洋人的大帆船也要走好几个月,而且大洋上经常都有狂风巨浪,运气好中途还能靠个小岛躲避一下,运气不好就只能靠天老爷保佑了。”

秦川道:“即便我去不了,也会派人去的,你要知道,将来的天下,就看谁能占到那个新大陆。”

王海樱吃了一惊,她没想到秦川的眼光这么远,现在还在小小的高丽一隅之地苦撑,就想到要去征服庞大无比的新大陆了,她说道:“听说新大陆绵延数万里,西洋人也只是在海边占了几个据点,内陆都是无边无际的荒野莽林,还有吃人的生番,人过去,恐难以生存。”

秦川心道,几百个海盗都能征服偌大的印加帝国,千把个流放犯就能覆灭阿兹特克文明,老子弄几万个华夏人过去,不信竞争不过那些白皮猪,实在不行,弄几十万过去,大家手里都有火枪火炮,谁怕谁。当然,眼下还是要脚踏实地,守住现有的地盘,尽快的发展壮大起来,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两人不再说话,一起望着前方,此时日头已经西斜,但见碧海之上是一轮残阳,海天间落霞万丈,天水相连浑然一色,一行野雁自天边飞过,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融入到血红的夕阳与漫天的晚霞之中。此情此景,不禁让秦川心潮澎湃,他说道:“我们的后代,必须成为那片土地的主人。”

次日一早,秦川来到泗川海港,泗川的官员将佐都来送行,秦川与他们客套一番后,便登上板屋战船,下令启航出发。这艘船载着准备进献给国君和朝廷的粮食钱物,负载较重,秦川下令将水手减了大半,他估计这趟不会发生战斗,自然不需要太多的浆手和水兵,再说他还带了五十多个士兵。同时这次又是长时间的远航,因此他命人仿造“海樱”号,在船头拉起了一张巨大的三角帆,船速居然提高许多。

“海樱”号和另外两艘板屋船护送着秦川的座舰一路朝海湾南面驶去,路过海岬的堡垒时,堡垒里连放三炮给秦川送行。到下午时,船队终于来到海湾的入海口,秦川要西去丽水,“海樱”号和其它的战船将折回泗川。炮声中,秦川的船与其它船分开,朝着西边的茫茫大海独自驶去。

。。。

大明,顺天府北京城,兵部尚书府,大明兵部尚书石星正在书房与从高丽归来的沈惟敬秘密谈。

沈惟敬道:“大人,五十日期限之约转瞬将至,朝廷大兵何时能到义州?卑职担心小西行正那厮会兴兵北上,现在义州空虚,只有查大受的三千步卒镇守,难抵倭寇两万大军,而祖承训大败,辽东精锐尽失,各地只剩卫所兵,人虽多,却实在不堪大用。”

“宁夏的大军尚在途中,估计要到年底才能抵达义州。”

“如果小西行正知晓我军虚实,难免不会发兵来攻。”

“是故你必须再去一趟平壤,稳住小西行正。”

“大人,这?”沈惟敬有些为难,他大老远的去高丽忽悠了小西行正回来,立下奇功,结果不仅没有得到皇帝和朝廷的褒奖,反而又要派他再去龙潭虎穴走一趟。

石星哪能不知道沈惟敬的心思,说道:“此乃陛下之意,下午老夫被陛下召见,陛下根本就没看你和小西行正弄出的那个议和条款,而是说到,要和也可以,倭寇必须悉数退去,归还高丽的城郭、土地,还有被俘的王子和臣僚,并要纳款赔罪,否则当以百万大军灭之。”

“这是陛下议和的条件?”

“正是。”

“如此去高丽见小西行正,岂不是送卑职入虎口吗?”

“你且放心,小西行正不仅不会杀你,还会很高兴。”

“为何?”

“因为他会想,这是陛下的漫天要价,既然陛下开出了条件,那就是说愿意和他谈,而且这些条款也是在他意料之中的。如果你回去给他说,陛下愿意接受他提出的那七款,他倒会杀你,因为他会以为大明在骗他,只是派你来玩弄缓兵之计。”

沈惟敬一想,还真有道理,大明天子何曾低下头与外藩议过和?即便当初被蒙古俺答汗打到北京城下,逼迫明廷达成“隆庆和议”,明廷也是摆足了上国的架子,敕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把一个堂堂的蒙古大汗,变成大明的一个藩王。

石星又说:“另外,还有件事,你这趟去平壤,必须摸清楚倭军的真实兵力。”

沈惟敬道:“上次小西行正在城外打大阅,卑职观其军容,至少万人以上,另加上城中之兵,应该在万五左右。”

“我军首战必须获胜,因此倭军的兵力必须非常确凿。老夫有一计,已报陛下同意,就是制作数万棉帽,你到时就以抚倭为由,说是天子向佛,顾念众生,冬日将至,特赐下棉帽御冬,让小西行正报上军队的人数,好按数发放棉帽。”

“这样也行?”

“小西行正一定会以为这是大明对他的示好,以方便两家和谈。”

“那帽子可曾制好?”

石星笑道:“哪有什么帽子?等你一来一回,也将近年底了,那时来的就不是帽子,而是李提督的大军了。”

沈惟敬不禁汗颜,看来大明的天子和大臣都奸猾得很啊,哪有什么泱泱上国的堂堂之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