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晋州大捷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三百六十九章晋州大捷

大雨将秦川淋了个透,雨水顺着铁甲的甲叶像小溪一样在他身上流淌而下,很快就把他里面的衣服浸湿了,他望着前方的雨幕思考着,曹善和李哲在他左右,曹善没开腔,李哲道:“将军,可分兵围住倭寇大营,让倭寇插翅难飞。”

秦川想了片刻,围困细川忠信,或许能取全胜之功,但对于拥兵二十多万的倭军来说,这几千倭兵的损失,并不能伤其筋骨。而在雨中的高丽军官兵,反倒会因为受了风寒,大量的患病,照现在的医疗水平,难免很多士兵将丧命。秦川可是受过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人,做不出那些所谓的名将视士兵为枯骨的铁血决断,就说道:“将士们激战了整日,再在雨中坚持,恐遭风寒侵袭,先回城避雨吧,等雨停了再来收拾细川小儿。”

李哲还想劝说,秦川却牵转马头,往回走了,李哲只得住了口,不甘心的让人传令光州军回城。曹善却是眼睛一亮,赶紧也传令让保民军和晋州官军撤退。惨烈的晋州攻防战就此匆匆落下帷幕,高丽军和倭军都撤出了战斗,各自找地方避雨去了。

秦川先回到堡垒,让李哲率军继续回城,他和曹善则进堡垒去看望将士们。却见垒墙上一些士兵还在冒雨抢修损坏的工事,另有一些在抬救护伤员和收敛战死者。此时雨更大了,秦川对曹善吩咐道:“把伤员处理了就是了,不要去修堡垒了,倭寇不会再来攻打了,赶紧让将士们去避雨,将身上烤干,还要多烧些姜汤,让大家暖暖身子。”

“是,将军。”

“今日这里折了多少兄弟?”

“还没点数,估计不少,但肯定比倭寇要少。对了,上午倭寇进攻时,先遣了几百高丽民夫来填壕沟,后来全死在下面了,有许多将士一边射击一边哭泣,下面的民夫也是哭声震天,实在太惨了。”

秦川没吭声,他望着垒墙下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但当闪电划破黑暗时,便显出遍地的惨白的尸体,磅礴的大雨中,隐隐约约还传来几声凄惨的求救声。他转头对曹善说道:“待雨停了,把下面的尸体全收敛了,否则将起瘟疫。我军战死的将士,自当好生安葬,倭寇死者,掘一大坑,烧了吧。那些死于我军手下的高丽民夫,一齐合葬,竖个碑,以便后来他们的家人来吊唁。”

“是,将军。”

随后,两人下到营房中,先去看望了伤兵,还没来得及运进城中的重伤员有一百多人,挤在一个营房里,现在雨大,伤兵们只有先安置在堡垒里了,如果淋着雨送进城去,恐染上风寒,那就更危险了。

伤兵中的保民军兵士都是认得秦川的,咸安军和晋州官军中的也有很多人见过秦川,见秦川进来,许多人便要强起撑身体行礼,却被秦川制止了,他反倒抱拳说道:“今日全赖将士们奋勇抗战,才保得晋州百姓平安,本将在这里替满城百姓谢过众兄弟们了!但请诸位好生休养,本将保证将尽力医治你们,如不幸伤残,本将和金大人、徐大人也不会放弃你们,以后一定会妥善安置你们,你们都是高丽的好男儿,我秦川绝不会对不起你们!”

说罢,秦川又对伤兵们作了个揖,伤兵们纷纷躁动起来,诚惶诚恐的给秦川回礼,秦川又挨个看去,或是开个玩笑,或是嘱咐如何救治,全然不顾伤兵身上的血污,让伤兵们无不感动。

一个咸安军的伤兵问秦川:“将军,我家金大人真没事吧?是不是只擦破了头皮?”

众咸安的伤兵一听,全都齐齐望向秦川,秦川环顾一圈,说道:“咸安的兄弟们且放心,金大人是被倭寇铁炮击中头盔,但金大人福大命大,确实只是擦伤了外皮,你们到了救护队,自然就能看见他了。”

咸安的伤兵们听了,唏嘘一番,正在这时,一个亲卫进来禀报:“将军,金营长和尹营长到了堡垒外面,需不需要唤他们进来?”

“不必,让他们带将士们赶紧回城避雨去,我跟着也要回城去了。”

“是,将军。”

秦川又去几个营房看望了守卫堡垒的官兵,这才嘱咐曹善几句,然后出了堡垒,却见金永成和尹衡等人还在外面等他,而大队的兵士则在雨中络绎不绝的朝晋州城门走去。

秦川上前与几位将领说话,这时,路过的官兵中不知谁先喊了声:“将军威武!”行走的官兵们纷纷停下了脚步,跟着喊了起来,秦川吃了一惊,正愕然间,稻田和几个亲卫把秦川的马牵了过来。秦川跨上战马,来到官兵面前,想说些什么,但雨声太大,于是他扬起手朝将士们挥舞,随即沿着队伍朝前面去,金永成、尹衡等将领紧紧跟在后面,而秦川走到哪里,哪里的将士们就向他报以欢呼,声音甚至盖过了瓢泼的的雨声。

这些日子以来,军队一直在跟随他作战,先是进军昌原,回来后又去增援全州,接着马不停蹄的在咸安和晋州与倭军大战,几乎就没有停息过,将士们确实非常疲惫了,但却没人抱怨,因为一路走来,他们居然无一败绩,他们击败了挡在面前的所有倭军,可以说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今天,他们又获得了大胜,击败了晋州城下的上万倭军,而这都是在他们的秦将军的统领之下才获得的,能有这样的常胜将军带领,他们如何不自豪。

队伍的欢呼声接力一般将秦川一直送到城门口,而那里已经有一帮人打着伞在等他了,头前的便是金诚一、徐元礼和李泰,秦川和众将领赶紧下马迎上前去。

金诚等人也听到了由远而近的欢呼之声,当欢呼声传到城门口时,秦川也从大雨中出现了,他们这才知道军队是在为谁而欢呼,几人全都默默不语。秦川的战绩已经彻底震撼了他们,不同于一般士兵,他们几位是知道全国的战况的,知道倭军的强悍和高丽军的无力,上万的倭军在高丽基本就是无敌的存在,如果说在全州是全罗、忠清和晋州三家合力,以数倍于的兵力才堪堪抵住倭军,并最终迫使小早川隆景同意休战,而今日在晋州城下,真正参加战斗的兵力,是保民军五千余人、咸安军一千多人、光州军两千人,以及三四千民兵,其余的军队和民兵、民夫则把守其余三门,根本就没有卷入战斗。可以说秦川是以差不多同等的兵力与倭军决战,堂堂正正的击败了倭军,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暴雨,说不定今日倭军很有可能会遭到全军覆灭,如此战绩,放眼全高丽恐怕是再找不到第二个了。

现在这几位对秦川,心里面都有着不小的纠结,他们一方面知道没有秦川,晋州就难保,自己也难活,但出于传统的官僚本性,他们对秦川又抱有不小的戒心。他们清楚的知道,秦川起家是靠着保民军的,而保民军却是秦川的私军,私军如此强悍,对朝廷和官僚们来说,并非什么好事。不过晋州的这三位现在已经基本承认这个现实了,金诚一的时日不多了,他只想着有生之年能看到驱逐倭寇,至于以后的事,却是无力去管了。徐元礼则是知道自己何以被朝廷放了一马的,也知道自己干了些事。,以后肯定会被朝中政敌追究,倒不如和秦川捆在一起,而且秦川这个人很讲义气,知恩图报,以后不会对不起他。至于李泰,本就是个软弱性子,家中也无多大的势力,自小就习惯给权势人家打下手,只要能保住他的性命和官位,他倒不介意给谁打工。

金诚一、徐元礼、李泰等人各怀心思,脸面上确实笑意满满,今日大捷,晋州保住了,他们的荣华富贵也保住了,自然当与秦川和众将士共贺。秦川和众将与他们见礼一番,本来秦川想去救护队看看,却被金诚一、徐元礼强行拉到府衙,说要给他和众将设宴祝捷,同时将士们回营后,也有犒赏。秦川无奈,只得吩咐完守备之事后,与众人一起前往府衙。

到了府衙门口,又有一伙人在等待,令秦川吃惊的是,居然是晋州城的士绅和商贾的头面人物,站在前面的就是郑一官的老子、商会会长邓禺,这些人居然没有逃出城去,让他颇为惊诧。而这些士绅和商贾见了秦川一行过来,全部跪下相迎,再也没有早先的倨傲之情。如果说原来他们把秦川当作自己出钱雇佣的雇佣军头子,而且对秦川的能力多少有些怀疑,那么今日之战,使他们明白了今后晋州的主人是谁了,而且这个人以后很有可能会一飞冲天,他们反倒要靠他来光宗耀祖了。也正是这个原因,邓禺才说动众人留在晋州,与城池共存亡,他相信秦川的实力,便想以此来向秦川表达晋州士绅和商贾与秦川共进退的决心和诚意。

秦川上前欲扶起郑禺,说道:“秦某乃后辈,怎敢劳老员外行此大礼,诸位也快快请起,如此大雨,还是进去说话。”

但郑禺还是坚持在泥地上叩了个头,口中说道:“晋州上下,全赖秦将军和众大人庇护,才免遭倭寇屠戮,我等小民感激流涕。”后面的一众士绅和商贾也对秦川和一众官员将领叩头称谢。

叩头之后,秦川才把郑禺扶了起来,对他说道:“郑老员外赤诚之心,我等皆知。郑老员外不仅捐助我军抗战,还把自己的长子送来从军,不愧为我晋州官民之表率。有件喜事我要告诉老员外,今日你家郑一官,勇冠三军,匹马斩杀倭军大将。据降倭招供,所斩的是倭国太阁丰臣秀吉手下大将长谷川秀一,也是这次来犯倭军的副帅,一官立此大功,当光耀郑家之门庭了。”

“什么?”郑禺脸色一下子变得通红:“一官这小崽子居然斩了倭军大将?真的?”

“真的,虽然没有取得首级,但为众军士亲眼目睹。”

“列祖列宗啊,”郑禺再次跪了下去,不过这次是感谢他的祖先了:“你们看见了吗,几百年了,我郑家终于也有子孙能报效国家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