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姐姐妹妹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三百五十六章姐姐妹妹

贞慎翁主李华自从逼秦川答应当她驸马以后,日子过得开心起来,仿佛她这条漂泊许久的小船终于找到了港湾一般,即便她听说外面的战争打来打去,但她却不再感到焦虑和担忧了,似乎只要秦川在外面,就一定能挡住倭寇。同时,现在她也不再烦闷了,晋州的官绅商贾的家眷们,时常前来拜见,其中几个大家闺秀还与她成了闺蜜,而唯一令她遗憾的是,那个尹佳慧却始终与她保持着距离,每次过来时,都是严格按照礼节行事说话,从不逾越半步,除了明面上的礼节问候外,就是公事公办的给她送东西,顺便通报当前的战况,让她对外面的事情有个了解。

李华让郑嬷嬷打听尹佳慧的事情,郑嬷嬷则让侄儿郑爽将尹佳慧的事情了解了一番,李华和郑嬷嬷才发现尹佳慧现在根本就不是一个落难的弱女子了,反倒算得上是保民军中的一方人物,她不仅手握实权,还有一帮子军头在帮衬她,官场上也是人脉雄厚,爷爷尹元康现在是钦差大臣,实际上还对年幼的定远君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另外徐元礼和李惟俭与她关系很好,更不要说李惟俭还是她的义父。李华与之相比,除了一个不怎么值钱的翁主头衔外,其它方面还真没法比。

前几天,宫中内官的头目,尚善任福派他的干儿子任小福带着两个内侍跟着大军来晋州了,任小福是见过李华和郑嬷嬷的,自然一眼就认出了,他马上派出一个内侍快马回全州向定远君报信,说翁主安然无恙,其实就是通知定远君和尹元康,晋州的这位确实是贞慎翁主,他自己则留下来侍候翁主。走之前,任福私下给他透了底,大王已经厌倦任福了,而几位王子那里任福也不敢插手,他把任小福安插在李华身边,也算是给这个干儿子找了条路。

任小福知道,自己多半就要侍候李华一生一世了,于是他对李华和郑嬷嬷非常恭顺,就是对郑爽的媳妇等人也谦逊得很,丝毫不敢拿捏宫中首席大太监干儿子的派头,结果短短几天,他就获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而郑嬷嬷正忧心以后在秦家没有助力,毕竟郑爽的媳妇终究是要回去和郑爽过日子的,这下任小福来了,还是任福的干儿子,来头不小,便想把任小福拉进来。结果两人一拍即合,任小福表示以后将以郑嬷嬷马首是瞻,于是郑嬷嬷将翁主和秦川的事告诉了任小福,同时还把她所知道的秦川的一切也说了出来。

任小福吃了一惊,没想到晋州的情况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当初他还以为晋州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哪知道这里早变了天地,秦川已经俨然是个半割据的军头了,拥兵上万还能屡败倭寇,足以称得上豪杰枭雄了。翁主能招秦川为驸马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以后只要秦川不谋反,翁主在朝中说话就非常有份量,他任小福自然也能水涨船高。但问题是秦川本人却心属另外一个女人,尹元康的孙女,这个女子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成为秦川的平妻,好在听说尹家小姐心底宽容良善,应该能够与翁主和睦相处,但君臣的尊卑还是要讲的,否则以后翁主的大妇地位难保,于是任小福和郑嬷嬷便出主意要让尹佳慧在李华面前低头。李华自己也担心以后的日子被尹佳慧压着,便就听从了二人的主意,但让他二人回避,她要自己搞定尹佳慧。

当尹佳慧被任小福带进来后,李华仔细的打量着她,见尹佳慧虽属中上之姿,但不卑不亢的举止之间,无不透露着大家之气,一袭蓝白锦裙更显得她的落落大方,李华心中有些泛酸,便端坐在亭中不起身,意思是让尹佳慧以君臣之礼进见,以明确今后在家中的地位。

聪睿的尹佳慧哪看不出李华的小心思,她四下一看没有旁人,便迈步踏进凉亭,也不行君臣之礼,而是笑问道:“翁主殿下,这里没有外人,你我姐妹就不必拘于礼节吧,以后都要进一家门了,姐姐我能叫你一声妹妹吗?”

李华一愣,本想板起脸拿出翁主的派头,可一看笑吟吟的尹佳慧,却又不好发作,这也是她太过自信了,没有让郑嬷嬷一干人来给她站背景。开口不打笑脸人,她也只得站起身相迎,笑道:“哎呀,我今儿起的晚,还在瞌睡着呢,没见着你来。姐姐说的话,妹妹也是这么想的,妹妹在这里也没个亲戚什么的,以后还要姐姐多多照拂呢。”

“妹妹脸色不太好,别是担忧什么吧,晚上睡不好,容易变老的。”

李华吓了一跳,情不自禁的摸摸自己的脸庞。

尹佳慧又说:“妹妹多半是担心城外面的倭寇吧,姐姐刚才往东门外回来,和金大人、徐大人一起去看望了秦大哥,秦大哥根本就没把这些倭寇放在眼里,还说打完了这仗,要出海去北边见大王呢。”

“他真的要去见父王?”

“嗯,妹妹要不要一起回去?”

“我。。。”李华犹豫起来,对父王李昖她倒是没有多少感觉,但对养育她长大的金仁嫔还是有感情的,只不过回去后又能怎样呢?想必父王躲在辽东某地,下面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还有军士百姓,一大帮子人都要靠着大明的接济才能过活,她回去后,父王根本就不会对她另眼相待,金仁嫔也只会让她继续当那帮子小屁孩的保姆。说不定大王还会把她送到遥远的北京去给明国的皇帝当嫔妃,高丽的宫廷都已经让她觉得压抑得很了,大明的宫廷更是深似海,对她这样一个没有根基的外来小藩邦的女子,差不多就是一个活人的坟墓了,倒还不如留在晋州,顶着王家的招牌,真正的享受到万人之上的感觉。

李华想通了,就假模假样的叹口气,说道:“妹妹也想父王和母妃,但现在父王北狩,处境艰难,妹妹回去也只是给他们添乱,等到父王还京之后,再去见父王他们吧。”

“妹妹不回去也好,这路上遥远,还要漂洋过海,也只有他们男人才行,那海樱妹妹自小生在海中,自然能在海上如履平地,你我长于深庭大院,哪里能行。”

尹佳慧提起王海樱,让李华又感到了一丝威胁,这个海商的女儿不仅敢杀人、杀过人,还是一个明国人,年纪也比自己大,以后定不会把她这个高丽国的翁主放在眼里,看来自己想当秦家的大妇,难度不小。

于是李华对尹佳慧的态度越发的亲热起来:“姐姐和海樱姐姐都比妹妹大,以后二位姐姐可要让着妹妹啊。”

尹佳慧笑道:“瞧妹妹说的,姐姐哪有不照拂妹妹的,姐姐我只有个弟弟,玩逆得很,成天价让人不省心,姐姐早想有个乖巧的妹妹了。”

李华又想起了秦川,问道:“对了,你刚才从秦大哥那里回来,他怎么不来看我?”

尹佳慧叹道:“上万的倭寇压境,换谁也不能安心,明儿就会与倭寇大战,他哪有时间乱跑,不过临走之前,他专门嘱咐我来看望妹妹,还说开战之后,要姐姐我来看护于你。明日我要留在救护营督促救护伤兵,到时候会派些人手来护卫你。万一不测,我会带人过来,带你一起走。”

李华想了想,却说道:“明日妹妹呆在这里也是不安心,不如到姐姐那里去,看有什么能帮到姐姐的,真有万一,也正好在一起。”

尹佳慧看着李华,问道:“救护营那里遍地血污,还有人的残肢断臂,你不怕?”

“有什么怕的,当初在京城,我和郑嬷嬷也是从死人堆里跑出来的,那尹壮士救我时,奸贼们的脑袋就在我面前被打得稀烂,血和脑浆都溅到了我身上,我连吐都没有吐。”

尹佳慧听了,有些动感情,不由得拉住李华的手说道:“妹妹怎么说也是金枝玉叶,没曾想受了这么多的苦。”

李华咬牙道:“都是那些该死的倭寇惹的,我听说姐姐的父亲也是死于倭寇刀下,姐姐还险遭倭寇所害,唉,真希望秦大哥把他们统统杀光。”

尹佳慧想起了父亲和自己的家,眼圈有些红了,那个曾经温馨无比的家,那个让她无忧无虑长大的家,已经随风而逝,再也回不去了。

两人同病相怜,再没有了小心思,开始叽叽喳喳的说起了体己话,后来尹佳慧还惦记着军中的事情,便告辞了,说好明日一早就派人来接李华过去,李华则亲热的把尹佳慧一直送到前院与后院相隔的月门处,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分了手。

李华一回头,看见郑嬷嬷和任小福站在身后,郑嬷嬷埋怨道:“我的小祖宗啊,今儿就这样了?以后你还怎么压住尹家女子啊。”

“压不住就压不住,”李华哼了一声,径直越过二人走了回去,边走边说:“她本来就比我大,当我的姐姐也不错啊。”

郑嬷嬷和任福对视一眼,两人只能无奈的苦笑一下,希望翁主再大几岁后,能够晓事吧,这达官贵人的家里和宫中一样,能少得了宫斗的戏码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