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翠纶桂饵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三百三十六章翠纶桂饵

陆上的细川忠信遇到了麻烦,现在他拿高丽军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跟在高丽军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的翻山越岭朝西爬,于是他就把打破僵局的希望放在了海上的九鬼嘉隆身上,他传信给九鬼嘉隆,让水军向西去攻打泗川,水陆两面夹击晋州,让高丽军首尾难顾。

九鬼嘉隆率领的水军这些天一直在咸安南边的海面游弋,一方面搜索高丽水军,同时也掩护从釜山过来的运粮船队,然而高丽水军却一直没有露面,只有些伪装成渔船的高丽侦探船在远处监视。接到细川忠信的信后,九鬼嘉隆当即下令全军转向,摆出大举向西进发的架势,同时派出快船去驱逐周围海面的高丽侦探船,直到把那些讨厌的侦探船统统赶到海平面以下再看不见。

舰队朝西航行了一天之后,来到了闲山岛附近海面,此时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九鬼嘉隆迎风站在望台上,突然问左右:“李舜臣现在哪里?”

左右皆不敢答,最后一个家臣想了一下,回道:“禀主公,李舜臣不敢与我军决战,只敢袭扰我军运输队和沿途的水寨,小人估计,此时他正盯着我军后方。”

“哟西,发旗号,全军转舵,回熊川去,吾估计李舜臣会向胁坂大人下手了,但愿我军还能赶得上。”

“主公,不去泗川了?”

“去泗川干什么?熊川一失,我军进退无据,说不定李舜臣还会去打釜山,这次,吾要打断李舜臣的脊梁骨!”

熊川,现在是由胁坂安治的千余人马和几十条战船镇守,九鬼嘉隆让他在这里建立前进基地,并作为水陆两面大军粮草的中转站。但胁坂安治却不知道,这是九鬼嘉隆和细川忠信等人设计的诱饵,用来钓高丽水军和李舜臣的。

李舜臣一直避免和倭军水军做主力会战,而是玩起海上游击战和破袭战,让九鬼嘉隆无可奈何,由于在巨济岛建立前进基地的企图屡屡受挫,倭军水军没有能力大规模进攻李舜臣的老窝——丽水。于是他便想出了利用熊川来做诱饵,钓出李舜臣,与李舜臣来场决战。

熊川这个诱饵足够大,因为水陆两路倭军的给养都积存在熊川,而防守熊川的兵力却不多不少,九鬼嘉隆考虑到,如果放的兵力太多了,就像釜山一样,李舜臣肯定不会来打,但放的兵力少了,李舜臣就会断定这是诱饵,也不会来打。九鬼嘉隆仔细研究了李舜臣的几次作战,发现李舜臣最多只与千人规模的倭军作战,李舜臣一般不会来攻击超过两千的倭军,这是因为李舜臣不像倭军,有着源源不断兵力和船只的补充,他也只能小心的节约使用兵力。

九鬼嘉隆没有估计错,在得到倭军水军大举向西的情报之后,李舜臣觉得战机来了,他不怕倭军去攻打泗川,只要他毁了熊川水寨,焚了那里的粮草补给,倭军也只有老老实实的撤回来,不仅水军,就是陆上的倭军也只能撤退,如此,这次倭军的攻势也就瓦解了。

李舜臣率领高丽水军向南避过倭军水军,绕向熊川,这次他动用了高丽水军大部分的作战力量,包括他的全罗道左水军和李亿祺的全罗道右水军,以及元均的庆尚道右水军(不过只有四条战船),共计一百五十余条大中型战船,其中大型主力战船,板屋船就占了一半多。而据侦察,熊川的倭军只有一百来条船,其中大部分都是运输船,能作战的战船不到一半,安宅船更是只有十来条,李舜臣准备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在短时间内碾压熊川的倭军,在倭军水军主力赶回来增援之前解决问题,就像前几次战斗一样。

镇守熊川的倭将胁坂安治却不知自己被九鬼嘉隆算计了,更不知道自己被李舜臣盯上了,不过他还是比较谨慎的安排防御,毕竟他也听说了李舜臣屡屡袭击倭军的水寨,而且几乎次次得手。在昌原吃了大亏的胁坂安治现在非常低调了,龙仁大战以来的骄横之心早已收殓,对高丽军他现在再不敢抱有轻视,他详细问询了与高丽水军的几次战斗,最后他觉得李舜臣如果头脑不发昏的话,铁定要来打他,只要打下熊川,这次晋州之战也就没法再坚持下去了。

他针对高丽人的战法重新调整了自己的防御,就凭他这些船去与高丽军打水战,完全是自杀,于是他把战船全部靠在岸边,船上只放少量的士兵,而在岸边用石头和夯土砌起几座炮垒,将船上的大筒统统搬到炮垒上,他还请求九鬼嘉隆将在釜山缴获的高丽人的大炮运了几门过来,也安放在炮垒上。炮垒之下,则修筑起工事,士兵们可以躲在工事后面朝高丽军射击。另外,他还准备了十几艘快船,放上引火之物以充作火船,准备到时候火攻来袭的高丽战船。

这天下午,釜山方向又过来了十来条船,船上面堆得满满的都是粮袋。胁坂安治有些诧异,现在小小的熊川已经积存了大量的粮食,足够支应前面军队较长时间的需要了,又运粮食来干什么,而且还是大白天在高丽侦探船的眼皮子之下,大摇大摆运来的,这简直就是在为他胁坂安治增加吸引力。

正当胁坂安治在郁闷之时,他的家臣胁阪左兵卫跑来见他,神神秘秘的说:“主公,这次来的不是粮船,上面装的也不是粮食。”

“装的什么?”

“主公,请随小人去船上一看。”

胁坂安治满怀狐疑的跟着胁阪左兵卫到了岸边,新到的粮船在岸边一溜排开,却并没有下货。

船边,有有几个不认识的武士正在等候他,见胁坂安治过来后,一齐跪下道:“大人,我等受九鬼大人所遣,来增援熊川。”

“嗯?就你几个?”

“大人且随在我等上船。”

胁坂安治跟着上了船,才赫然发现所谓的粮食居然只有四周一圈,中间全是荷枪实弹的铁炮手,一个武士说道:“大人,九鬼大人料定李舜臣会来攻打熊川,特地令小人率五百铁炮手留在釜山,然后假冒运粮队过来,一路骗过那些高丽侦探船。这袋中也不是粮食,里面装的都是砂土,正好对付高丽人的火枪和火箭。”

“你们就守在船上?高丽人的战船是很厉害的。”

“我们装成粮船,等高丽人靠上来放火,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嗯,不错,不过高丽人吃了亏,是不会再上当的,你们的船太矮,打起来会很吃亏的,而且高丽人遭到了袭击,会远远的用大炮来轰你们。这样,只在几艘船上放兵,袭击他们之后就上岸,其余的人等天色一黑,统统上岸。”

“是,大人。”

此时熊川南面的海上,血红的夕阳下,一百多艘高丽战船整装待发,无数军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高挂着帅旗的旗舰上,李舜臣站在望楼上,向北方极目远眺,但天际之下,除了雾霭什么也看不到,他转头问到:“尔等看清晰了,一十七条运粮船进了熊川,没有战船,也没有倭兵?”

跪在甲板上的斥候说道:“禀大人,属下的船自釜山一路跟来,未曾发现任何异常。”

“釜山现在还有多少倭寇战船?”

“这次倭寇水军四下出动,但还剩两百多艘在釜山,其中最大的‘日本’丸就在釜山。但倭寇在湾口两侧的绝影岛和虹谷山上,皆建有炮垒,防守十分严密。”

李舜臣听了,沉吟不语,一旁的元均问道:“李大人,没什么问题吧?这多了十来艘粮食船,正好给我军做添头。”

李舜臣没回话,此时他心中生出某种莫名的不安之感,但他又捉不住到底是哪里不对,而现在舰队来到熊川,已经箭在弦上了,大军一动,非常忌讳朝令夕改,于是他说道:“没什么,我军还是三更时发起攻击,我部当先,李大人继后,元大人你压阵。”

元均来到全罗道左水军之后,李舜臣每战都让他押后,但上报的功劳却少不了他,因为李舜臣对元均实在没有信心,但元均却正好落得清闲又安全,同时还能分享李舜臣的功劳。但元均的为人却不怎么样,李舜臣倒是照顾他,最后他却以怨报德,背后伙同他人构陷李舜臣,夺了水军大权。只不过后来他意气风发的在闲山岛与倭军决战,却落了个全军覆没的结果,终于继巨济岛自毁庆尚道右路水军之后,彻底将高丽水军败光。

李舜臣下定决心后,却并没有立即出发,因为时值仲夏,到一更时分天色才会彻底暗下来,倭军也才难以发现。一更后,高丽水军战船纷纷扯起风帆,荡起船桨,向着北方默默进发。此时倭军的哨探船已悉数回港,他们没有发现高丽水军的逼近。二更过后,高丽的战船已经密布在熊川以南数里外的洋面上了,今夜云层密布,星稀月暗,远方的熊川隐没于黑夜之中,只有一些稀疏的灯火在闪烁。

三更刚过,李舜臣下令:“出击!”

旗舰的桅杆上升起三盏红色的灯笼,前锋水军万户郑运所部二十余条战船当先启动,划着排浆冲向熊川港,而熊川港里,一排排倭军的战船,仍旧是一片寂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