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两军会师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三百三十三章两军会师

就在细川忠信正要下令发起攻击之时,却突然得到咸安守军突围的消息,他当即就愣了,有点难以置信,围困咸安四门的军队虽不是很多,却有着坚固的营寨,还能互相接应,高丽军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冲了出去,难道是高丽大军从山林中绕了过来?

“可有高丽大军在外接应?”细川忠信不甘心的问道。

“禀大人,确实有高丽骑兵在外策应,不过只有五十余骑,但营寨被破,据说是营中的高丽民夫点燃了草料堆,引起了骚乱,城中的高丽军才得以趁机突围。”报信的武士并没有听说稻田等人诈营之事,只听说有高丽人在营中放火,最后烧了北营。

“该死的高丽人,都该斩首!”细川忠信愤愤的说道:“回去就把所有的高丽民夫统统斩首!”

周围的家臣们吓了一跳,都杀完了,谁来干活,谁来搬运粮草,以后谁还肯帮倭军干事?但细川在气头上,没人敢劝,一个老成的家臣上前,让那武士下去,却并不让人去传达细川的这道命令,反而问道:“大人,将士们都准备好了,发起攻击吗?”

细川忠信气恼的说道:“冲过去,抓住高丽人,不要让他们跑了!”

倭军跟着就发动攻势了,先是两排枪射来,接着骑兵就率先冲了过去,后面的足轻也撒开脚丫子跟上。

尹衡远远的望见,对手下的骑兵们笑道:“这回他们是玩真的了,兄弟们,放排枪,我们闪。”

副营长问道:“营长,后面还有秦大人他们呢,他们全是步卒,没有我们跑得快,倭寇追上来怎么办?”

“呵呵,秦大人已经先退了,我们在前面跑,看倭寇骑兵敢追多远,他们的步卒不可能一直跑得这么快。”

于是,报民军的骑兵再次厚颜无耻的逃跑了,而倭军的骑兵追出去两三里地,回头一看,足轻没有跟上来,只得停下来等。倭军骑兵这边停止了追击,尹衡那边也停了下来,整好队后又往回头走,用火铳和弓箭与倭军骑军远远对射。倭军骑兵人少,不敢冲过去,而且在对射中还处于下风,只得边战边退,尹衡则带着骑兵不紧不慢的在后尾随,同样也不发起冲锋。等到倭军后面的大队足轻赶上来,细川忠信督促倭兵再次发起攻击,尹衡便领着骑兵们拍拍马屁股,一溜烟闪了,把细川忠信气得暴跳如雷。

当日头西落之时,倭军和高丽骑兵一前一后终于来到了高丽军的大营前,然而令细川忠信失望的是,这里还是没有高丽大军在等他,只有一片狼藉的废弃营地。此时,长谷川秀一,木村重兹已经从山林里出来追上了细川忠信,两人一起劝说细川不要再追了,从咸安城突围出去的守军还不知跑哪里去了,而倭军在后方留守的兵力不多,如果被高丽人瞅空再把囤积粮草的大营给烧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细川忠信现在很生气,他觉得自己被低贱怯懦的高丽人戏弄了,肯定会被太阁殿下和父亲知道的,入朝的诸位大名,多少都立得有战功,抢得有地盘,现在就剩下他一人了,寸功未立,好容易拿下咸安,不仅是废墟一堆,还让守军全跑了,回去以后他将如何面对太阁和父亲?

于是细川忠信打定主意要继续向西去攻打晋州,高丽军根本就不敢和他正面交战,只敢在山林中当老鼠,他要一直打到晋州去,看高丽军还能往哪跑。他让长谷川秀一回到咸安,明天一早将大营里辎重和留守的军队都带过来,今晚他则在高丽人废弃的营地中扎营。

见细川忠信如此坚持,长谷川秀一和木村重兹也不好劝,现在他们同样觉得很憋气,辛辛苦苦围了咸安,结果煮熟的鸭子居然飞了,然后又和高丽的一伙老百姓在山林里糊里糊涂的打了一天仗,不仅没有什么战果,而且连高丽大军的影子都没见到,就这样收兵,确实不怎么光彩。

细川忠信又说道:“派人到九鬼大人那里去,让水军去攻打泗川,告诉九鬼大人,不要怕和李舜臣拼,就是拼光了也没关系,太阁殿下在国内自会继续打造战船,高丽水军却是沉一条少一条,他们的朝廷都跑辽东去了,不可能再给他们补充战船。”

“嗨!”

最后,细川忠信狠狠的说道:“高丽贼子欺人太甚!不拿下晋州,吾誓不收兵!”

倭军这里是上下郁闷憋气,高丽军那边却是喜笑颜开,士气高昂,就这样没费多少代价就把咸安的守军和两位金大人救了出来,这是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要知道倭军可是有上万人,现在不管晋州军还是咸安军,可以说是全身而退了。于是所有人对秦川的观感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包括金时敏和金诚一,但秦川却知道,这回是群策群力的结果,哪是他一人的策划,但其他人却不管这些,统统将这次功劳算到他头上。

晚上的时候,金时敏和金诚一带着咸安守军与秦川汇合了,在头前领路的稻田利吉和郑一官见到了秦川,赶紧行礼,郑一官兴奋的说道:“属下幸不辱命,和稻田大人一起将两位金大人和咸安兄弟接了出来。”

秦川点头笑道:“不错,不错,此次咸安之战,记你二人头功。两位金大人呢?可安好?”

“在后面,金时敏大人守城时受了枪伤,不过现在无大碍了,诏谕使大人安好。”

“好,你们带去的将士,这次折了几个?”

“禀大人,折了五个,另外伤了七八个。”

“如此顺利?”秦川有些难以置信。

“禀大人,都是稻田大人之功,他带着属下几个混入倭营,又进入咸安,最后还诈营成功,抢下营门,这才如此顺利。”

还是二五仔卖力啊,秦川心道,历来铁杆的汉奸荼毒国人最甚,就像几十年后的洪督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无后路,看来这个倭奸稻田利吉也是死了心要跟保民军,不,是跟他秦川一路走到黑了,不错,不错,有前途。

秦川对稻田也不多加言语,点点头,说道:“辛苦了,你办事,我放心,回去后还有事须你去办。”

“嗨。”稻田一听秦川此话,心中一喜,赶忙躬身行礼。

“走,”秦川随即招呼众将:“大家与我同去见两位金大人。”

金时敏这时是躺在担架上的,他从咸安城里骑马冲出来,又在倭寇的追击中骑马跑了大半天的山路,伤口崩开了,痛得他咬牙切齿,医者过来一看,就不准他再骑马,让兵士砍了树枝做了个担架让他躺上,而郑一官和稻田救出的那个东莱的药贩郑发,自告奋勇的一路看护着金时敏。

金诚一看到秦川带着一伙人迎面过来,心中有些异样的滋味,当初的溃兵、曾经的小兵头,现在居然拥有与倭寇大军对抗的实力和能力了,这次就凭几千兵甲不全、训练不足的民兵,就能将咸安守军救出,而且还让上万倭军一筹莫展,这样的人,以后做大了,到底是国家之福还是社稷之祸呢?

秦川却看不清被火光中金诚一脸色的变换,他走上前去,对着金时敏行了个大礼:“下官救援来迟,望诏谕使大人恕罪。”

金诚一脸色一变,绽开了笑容,上前一步握住秦川的双手道:“秦保民使哪里的话,没有你来救援,老夫怕是已和金时敏大人以及一众将士们为国殉难了。”

金诚身后的金时敏跳下担架,热诚的说道:“秦大人说这话就见外了,今日之后,咸安军愿听秦大人指使。”

这是站队了,金诚一有些怅然,但也不好开口,毕竟咸安军如果不是他的坚持,也不会被倭寇围住,险致全军覆没。

秦川关切的问道:“咸安的兄弟这回折了多少?”

金时敏不禁伤感起来:“当初我从固城带出来两千八百子弟,到这里还剩一千四,一半的兄弟都走了。”

众人听了,也是一阵嗟叹,秦川这几月来,虽已见得多了,但还是感慨战事之酷烈,太平时期之人是难以想象的,成千上万的人,就这样一片一片的,如同蝼蚁般的死去。想象自己,不久前还是个跑单帮的小导游,整天关心的是数手中的几张钞票,哪里见过如此情景,几个月的时间,宛若隔世,真的是世事难测啊。

金时敏又问道:“秦大人,明日该当如何?”

“看倭寇的动向,如果他们继续向西,那还是让民兵们在左右山林中缠住他们,我军缓缓退向晋州,与从西面返回的晋州大军汇合。如果倭寇回咸安去,我军就跟上去盯住他们,等候大军过来。总之,最后要迫使他们撤回昌原,咸安我们可以不占,但也不能给他们占。”

金诚一问道:“大军来了之后,是否与倭寇决战?”

秦川道:“现在与倭寇决战,我军还没有必胜的把握,还是先疲敌,再设法破敌吧。再不济,我军引倭寇去晋州城下,让他们啃啃城墙的石头,等崩掉了他们的牙齿后,我们再来打他们。”

“哈哈。”众人不禁笑了起来,现在所有人的心里,都认为只要秦川在,倭寇就绝对占不到便宜,咸安这次又是如此,区区几千民兵就能戏耍上万倭寇,真等大军回来了,大家岂会再惧怕倭寇?一些人甚至都在隐隐的期盼一场足以震惊全国的大捷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