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水陆并进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三百一十七章水陆并进

到达釜山后,细川忠信与九鬼嘉隆私下一合计,两人都不怎么看好这次行动,高丽水军非常强大,九鬼嘉隆的水军并没有把握击败李舜臣,同样陆上也有麻烦,上次高丽出动上万人马来攻打昌原,虽然没能攻下,但这却说明晋州的高丽军人数至少不下万人,如果野战的话,还有胜利的把握,但如果高丽人凭险或是凭城池据守的话,这个仗就难打了,毕竟第九番队也只有万余人马,经不得消耗,即便加上小早川隆景手下的筑紫广门一千多人,还是不能形成多大的兵力优势。另外还有更麻烦的,就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对晋州高丽军的实力及布防状况,几乎是两眼一抹黑,虽然派出了不少物见队和忍者探子,但只要一进晋州地面,就再也没有人活着回来,足见当地高丽军防范之严密。

最后两人商定,先攻下咸安再说,如果水路两路都遭遇到强有力的反击,就停在咸安一线,不再向西进军,然后等毛利辉元解决掉尚州一带高丽人的叛乱之后,再合兵一处向西去攻打晋州,这样陆上的大军就会有将近三万人,足以碾轧晋州的高丽军了。当然,如果咸安不堪一击,同时高丽军也没有强有力的反击的话,细川忠信就可以继续向西去攻打晋州。而九鬼嘉隆的水军,则主要负责运送粮草和屏护海岸线,防止高丽水军偷袭后方,同时倭军水军要抱成一团,绝对不能分散开,不能让那李舜臣有机可趁。

八月中,倭军第九番队的万余人马就由釜山出发,向西面的金海、昌原一线移动,细川忠兴为主将,长谷川秀一,木村重兹为副。与此同时,九鬼嘉隆的水军也出釜山港,浩浩荡荡的西进,但此时他的兵力并不全,上次去救援昌原的胁坂安治,从昌原回来后就被派到熊川去了,在那里修建水营,作为水军西进的前进基地,另外釜山东面的机张附近出现了高丽义军的踪影,于是九鬼嘉隆又让从泗川退回来的龟井兹矩率部前往机张,以屏护釜山东面,当然他还得留下一部分战船由藤堂高虎率领保卫釜山,这样一来,他仅仅只带领了差不多一半的兵力西进,便更不敢分散战船去主动搜寻李舜臣了,而是让全军在海面上结成一个巨大的方阵,抱成团朝西面压去。

高丽水军那些伪装成渔船的侦探船就在釜山外海,看见倭军水军大队出动,不仅不急着逃走,反而靠上前来点数,然后一条船扯起风帆,飞快的朝西去了,剩下的则继续不远不近的跟着倭军的水军。九鬼嘉隆也知道那些是高丽水军的探子,但却拿他们没法,因为高丽侦探船的速度实在太快,倭军的战船根本就追不上。相反,倭军自己的侦探船,却往往遭到高丽水军的截杀,结果搞得九鬼嘉隆对海面上的敌情知之甚少,平时只得靠着船多势众来驱逐高丽的战船,以保障海峡航道的安全。

九鬼嘉隆经过几个月的交战,现在大致也弄清楚了高丽全罗道水军的势力,总共应该有两百多条艘战船,其中主力板屋战船有七八十条,另外还有四五艘龟船,船只数量不多,但指挥得当,作战娴熟,战力极强,双方同等数量的战斗,倭军几乎全败。而倭军水军方面则拥有数量优势,总共近千条战船,大型的安宅战船就超过了两百条,同时倭军水军还有个巨大优势,就是损失多少,国内就能补充多少,相反高丽全罗道水军则是沉一条少一条,不仅战船,就是损失的兵员和兵械也是难以补充,因为高丽朝廷现在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自然无法为水军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也是李舜臣一直避免与倭军水军作主力决战的原因,他输不起,而九鬼嘉隆则输得起,李舜臣只能以海上运动战结合游击战来零敲碎打,以求消耗倭军水军的兵力和战船,打击倭军水军的士气,同时挡住倭军水军北上的道路。

实际上开战前,高丽水军的实力要远远强于倭军,庆尚道和全罗道四支水军,共有大小战船七百多条,其中板屋战船两百多,水军官兵近两万人,而且高丽的水军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不像倭军水军是速成班水军,更不要说倭军近千条战船中的一半,都是渔船改装的,根本就没有多少的战斗力。全靠当初小西行正胆大包天,那时九鬼嘉隆的水军主力还没有到位,他居然就敢驾着四百多条改装渔船去登陆釜山,结果倒吓得庆尚道两支水军自沉,等于是消灭了高丽一半的水军,从而一举改变了两国水军力量的对比,搞得后来的李舜臣十分的被动,失去了与倭军水军决战的本钱,自然也无法切断釜山到倭国的交通线。到今天,李舜臣拖住倭军水军西进的脚步,已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不要相信以后高丽历史的吹捧,那是抗倭神剧的祖宗)。

九鬼嘉隆率领水军沿着海岸线西进,在熊山驻扎停泊了一天,补充给养和淡水,之后就直趋咸安以南的海面。几天后,在闲山岛驻扎的李舜臣就得到了消息,倭寇水军大举出动了,但不知要干什么。李舜臣开始以为九龟嘉隆是冲着巨济岛来的,然而后来的消息却是倭寇水军沿着北面的海岸线移动,并没有向南边的巨济岛而来。李舜臣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为了策应陆上的军队,联想到不久前从对马岛又来了一支倭寇大军,他估计倭军这次是冲着咸安和晋州来了,他当即派出快船去咸安和泗川报信,同时下令舰队也向咸安以南海面驶去,看有没有机会打击一下倭寇水军。

现在,李舜臣手里有三支舰队(全罗道两支舰队和只有四艘板屋船的庆尚道水军)的两百多条战船,但却仍不足以挑战九鬼嘉隆的水军,他还是想打倭寇水军后面的补给基地和运输船队的主意。因为这个时期的倭军和高丽舰队,都没有远洋作战的能力,全靠沿途的补给基地才能向前节节推进,而李舜臣对倭军在巨济岛的基地进行了多次袭击,成功的粉碎了倭军水军西进的企图,这才是倭军水军一直被困于高丽海峡东边的原因。因此这次他也打算这样干,他知道倭军在熊川港建了个基地,这些天派出的侦探船和探子一直在侦察熊川,但熊川的倭军守将胁坂安治比较老道,把守得十分严密,让李舜臣很难找到空子,于是他把侦探船派到更远的釜山,看釜山那里有没有机会。

李舜臣对咸安和晋州的警报要比秦川早得多,然而对咸安来说,这个警报还是来得晚了点,此时倭寇大军已经越过了昌原,出现在咸安东面几十里之外了。金时敏立即想要退出咸安,向晋州退却,这回来的可是一万多倭军,他只有两千多兵器衣甲都不全的义军,如何守得住咸安?再说咸安城里也没有老百姓,军队说走就能走,当初秦川也是要他守不住就不守,只管利用地形拖住倭军前进的步伐即可。

然而诏谕使金诚一却坚决不同意,他不久前向朝廷打了报告光复了咸安,还举荐金时敏为咸安郡守,跟着又向朝廷报了昌原大捷,现在朝廷的旨意还没有到,咸安又丢了,让他如何向朝廷交待?而且他已经听说定远君已经到了全罗道,想必宣旨的钦差正在来咸安的路上。

两人争执了起来,最后金时敏急了,跪下向金诚一哭泣哀求起来,金诚一这才让了步,但条件是不能不打一仗就走,打得赢打不赢是方法问题,打不打却是政治问题。于是金时敏只得布置作战,但他不敢守城,怕一旦被倭寇包围就走不脱了,于是准备晚上带兵出去打倭军先头部队的埋伏,打上一仗,然后迅速撤退。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倭将长谷川秀一也向细川忠信请命趁夜来偷袭咸安,于是两支军队就在黑夜中粹然相遇。倭军人数虽然没有高丽军多,但兵士大都是老兵,有夜战的经历和经验,同时他们的肉搏战能力也明显强于高丽军。战斗中,倭寇在黑夜中乱冲一气,居然就把金时敏的队伍给打散了,高丽兵乱哄哄的朝咸安跑回去,倭军则跟在后面追击。

等高丽兵士逃回咸安城后,才发现他们的主帅金时敏没有回来,于是金诚一下令守住城池,等待金时敏和其他败军回来。

天亮时,金时敏才找到路,带着身边的百把兵士跑回咸安,而那些同样迷路的兵士也纷纷向咸安跑来。金诚一要金时敏马上就走,但这时金时敏又不愿意了,他提出再等半天,等兵士们多回来一些再走,因为如果他一走,那些跑散的几百兵士基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再说追到城下的倭兵不过几百人,不仅没有能力围住城池,连攻城的能力也没有。

然而这一等就出问题了,城下的长谷川秀一是没有能力去攻城和围城,但他眼珠一转,带着队伍绕过城池,奔西面去了,他要切断咸安高丽守军的后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