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苟利国家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二百八十六章苟利国家

李洸和郭嵘正在城头上观望城外的情况,北边的秦川和权栗的大军已经与倭军相距半里左右对峙起来,南边的晋州大军也进入了视线,同样是三个大方阵,不过是实心方阵,晋州大军逼近到距离小早川隆景的本阵一里左右时,也停了下来。这样一南一北两支高丽大军就形成了对倭军的夹击之势。

“出兵!”李洸突然下令。

郭嵘一愣:“大人,出兵?出多少兵?”

“有多少出多少。”

“是不是要和城外的大军夹击倭寇?城里的军民早已疲敝不堪了,怕是难以继续力战。”

李洸顿足道:“郭大人,这仗是打不起来了的,我们再不出兵,全罗道以后就没有我们说话的声音了。”

郭嵘还是有点懵,不过既然李洸坚持,他执行就是了。不久,数千全州军民就涌出了东门,在城门外列成一个大阵,也与倭军遥遥对峙起来。

三支高丽大军对倭军形成了三面包围,小早川隆景身边的将领们不禁紧张起来,井上景贞焦急的说道:“主公,十时连久他们也撤回来了,趁着高丽军还没攻击,我军赶紧撤回大营去吧。”

小早川隆景正要下令,却见两个骑兵飞快的从立花宗茂那边跑了过来,其中一个却不是立花宗茂的金甲骑兵,身上只穿着武士的便装,于是他便收住了话,等他们过来。

那两个骑兵跑到跟前了,小早川隆景才赫然发现那个穿着便装的居然是小早川秀包身边的一个小姓,他有些印象。这人滚鞍下马,跪在小早川隆景的马前叩头,然后从怀中摸出两封信呈上说道:“大人,高丽军大将秦川让小人回来,将他的书信和秀包大人的书信一并交给大人。”

一个侍卫上前取信,小早川隆景问道:“秀包现在如何?”

“禀大人,秀包阁下现在城中,被囚于府衙之内,高丽人并不曾苛待于秀包大人,日常起居由小人们轮流伺候。”

小早川隆景接过两封信,先拆开秦川的信,还是如同上一封书信那般,歪七扭八的写着一篇大白话。在信中秦川也不废话,说他可以吃掉小早川隆景的大军,也可以放他走,就看小早川隆景的意思了。要想继续打下去,高丽军是会遭到惨重损失,但小早川隆景也别想活着回倭国了。不想打,也可以,毕竟他两个打生打死都是在替朝廷和太阁卖命,拼光了各自的本钱,朝廷和太阁不仅不会帮他们恢复,反而会趁机让他们到一边凉快去,但小早川隆景必须付出一些代价,否则他秦川劳师费力大老远从晋州赶来,还损兵折将,没点收获,部下那边交代不过去。另外,如果双方达成协议,秦川可以考虑把小早川秀包放回来。

看完了秦川的信,小早川隆景不动声色的继续拆开秀包的信看起来。秀包的信是用倭语写的,隆景认得秀包的笔迹,信中秀包先是请罪,说自己由于大意,被高丽军偷袭致使全军覆没,有负于父亲大人的重托,本想以死谢罪,但念及父亲大人年事已高,不敢死在父亲大人前面,让父亲大人无人侍奉。现在高丽秦大人已经说了,如果父亲大人能够保证半年之内不踏足全罗道和晋州,他也不会去攻击父亲大人,同时半年期满之后就把自己放回来,至于半年之后两家还打不打,那就再说了。秀包在信中还隐晦的说这个秦大人,似乎有割据自立的意图,不怎么愿意替高丽朝廷卖死力,甚至还派人来试探能不能与小早川家做生意。

小早川隆景的眼皮一跳,他是知道宇喜多秀家的策略,即煽动和容许各地的高丽官员闹割据,这样就能把高丽变成一盘散沙,最终让倭军分而治之,一个一个的收拾掉,没想到这个秦某人是第一个跳出来的高丽官员。

现在的全州,乃至全罗道,短期内都是很难打下来的了,光凭他一支军队肯定是不行的,而其它倭军又调不过来。至于秦川恐吓要吃掉自己,小早川隆景嗤之以鼻,他根本就不以为然,秦川真有那本事,还写信过来做甚,直接打上来就行了,歼灭上万倭军,他秦川立即就会成为高丽南方的霸主。但小早川隆景也知道,自己想要吃掉全州这里的两三万高丽军,同样不太现实,双方大战的结果,虽然他自信有获胜的把握,但肯定会遭到惨重损失,自己这个“五大老”多半就会变成光杆“大老”了,以后说话谁还听。

另外,明军已经入朝,他估计自己会很快被调往北方,如果全罗道的高丽军不在背后捅他刀子,他也没了后顾之忧,等击败了明军,集中兵力回头再来收拾全罗道,必将势如破竹,到时候看秦川往哪里跑。

思忖了片刻,小早川隆景对秀包的那个小姓说道:“你回去,告诉那高丽的秦大人,老夫也不是好杀之人,如果他想与我军媾和,就一个人前来,最多只带两个随从,不准带弓弩火器,老夫也一样,在两军阵前等他。”

井上景贞道:“主公,您乃是我军大将,如何能轻易涉险,如果高丽军趁机猛攻,该当如何?”

小早川隆景道:“他们要攻早就攻了,不会等到现在。三路高丽军中,全州守军早已残破不堪,别看他们出城摆出阵势,只是吓唬我军而已,南北都是晋州的高丽军,肯定会听那秦川的,他既没把握吃掉我军,又有心保存实力,他想割据自立,拼光了军队对他没甚好处,全州还是高丽朝廷的,不是他秦某人的。”

“那全州和全罗道,我军就不要了吗?”

“姑且让他们暂管几个月吧,等击败了明军,他们还不是瓮中之鳖。”

“属下愿陪主公走这一趟。”

“不必,你和粟屋景雄掌好军队,不要让高丽人有机可趁,如果谈不妥,我自会向你发信号,跟随立花宗茂向北杀,退回大营。”

“嗨。”

......

高丽军阵中,权栗看着面前那个带信回来的倭人,对秦川说道:“看来你早就准备与倭军媾和了,这祸水是引走了,其它地方却遭殃了,你也忍心?”

秦川大言不惭的说道:“其它地方自有当地父母大人遮护,能保全这一方安宁,也属不易了。”

“倭寇平定了其它地方,最终还不是要打来。”

“等他平定了再说,况且我们这边不一样要招兵买马吗,到时候只要我们也强大起来,就不怕他们了。”

“小早川隆景会守信吗?”

“我扣住了他的儿子,再说他也要忙着北上对抗大明天军,想必没有工夫、也没有力量来对付我们。”

“你不怕犯欺君之罪,背着朝廷与倭寇媾和,你就去干吧,我和李大人他们统是不敢的,不过以后如果事发,我们会为你求情的,至少能保住你的性命。”

我需要你们来保命?秦川有些不屑,只要手中有兵,朝廷就得捏着鼻子忍受,不过他话还是捡好听的说:“那就先谢过权大人了,苟利益国家生死以,在下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能保住全罗和晋州的百万军民,此罪就由在下一力担之。”

权栗一愣:“你说什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你这是听谁说的?”

“林则徐。”秦川出口就来。

“林则徐?是哪朝人士?”

糟了,林则徐现在还没有生出来,秦川反应过来,于是瞎编道:“我这是在家中看古书看来的,这林则徐多半是哪朝的隐士吧,具体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这句话。”

权栗想了想,说道:“老夫记得《左传》里面,好像有‘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这句话,这位林隐士大概就从这句话引申而来的。唉,历代隐士中多有高洁之人,可惜很多都玉落于尘,老夫回去后要将这句话裱上,悬于正堂以自励。”

秦川心道,只有对林民族英雄说声抱歉了,抄袭了你的专利,让你以后只能来学习这句话了。

权栗接着道:“秦大人,看来你确实是读过不少书,见识也不错,但你那笔字是不是要好生练习一番,还有文章,以后入了朝廷了,字和文章拿不出手,会遭人耻笑的。”

秦川有点脸红,说道:“多谢大人赐教,在下得空是,一定多加练习。”秦川怕权栗继续说教于他,便又说道:“权大人,我这就去会会那小早川隆景,麻烦你掌好军队,防止倭寇突然发难。”

“这是自然,你放心的去吧,”权栗大大咧咧的说道:“老夫相信你也不会做什么卖国求荣之事,尽量多为我军争取点有利的条件回来。”

“这话什么意思?想咒我死吗?”秦川不禁有些腹诽,不过他不好对权栗抱怨,就对旁边的姜二和稻田利吉喊道:“还愣着干什么,你们两个跟我走一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