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援军将至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二百七十六章援军将至

倭军武士在营门外等了很长的时间,虽然迟迟得不到高丽人的回信,但他也不走,这位武士就是前日在全州城下窥破全州虚实的那位武士,他跟着横山景义跑脱了,现在横山景义又把他推荐给小早川隆景,让他以送信为借口,实则是来近距离观察高丽军营的虚实。

这个武士骑在马上,假装漫不经心等待回信,实际上两支眼睛却像扫描仪一样,把目光所及的一切都印入了脑海。他重点是观察营垒的修筑和高丽兵士的模样,但看到的情况却让他心中暗抽冷气,粗木建成的垒墙两丈多高,虽不比城墙高大宽厚,但前面有壕沟和鹿砦的防护,后面有箭楼的屏卫,墙上一人高的地方还开得有很多射击孔,高丽人可以在里面射杀挤在墙下面的人。看来任何想靠搭梯子来翻越这个垒墙,都是是在送人头,除非把这个垒墙打垮。至于高丽军士,他所目击的几乎全穿着倭军盔甲,拿着倭军铁炮,这让他有点错觉,面前就是一支倭军。

同时他发现,这个营寨居然有两道营门,营门前没有用壕沟隔断,而是留下一段并不宽的通道。武士很快就明白过来了,狭窄的通道两边都是壕沟,想从通道进攻的军队,只能在这里挤成一堆,对方的铁炮一枪就可以打穿一串人。

“这是个陷阱。”最后他决定将这一切详详细细禀报给小早川隆景大人,贸然进攻这个营寨是很不理智的。

武士并不知道,在他侦查营寨的同时,秦川也在望楼上看他,估计这家伙把该看的都看得差不多了,秦川就对下面的姜二说道:“可以把回信给他了,让他回去交差。”

“是,大人。”

武士回去之后,将所见原原本本的禀报给了小早川隆景和在场的倭军将领们,小早川隆景听了,半晌没作声,最后挥挥手让这个武士下去,再摊开秦川的回信看了起来。

秦川是用汉语大白话写的信(他也写不出文言文,嗯,有太祖老朱成祖朱四的风格),在信中,他对招降自然是拒绝的,但并没有像其他高丽官员那样,大骂倭寇不仁不义不是人,而是说大家都是替主家(朝廷和太阁)打工的,没必要打生打死,不当心战死了的话,辛辛苦苦获得的财富和领地,各自的儿孙多半是保不住的,这辈子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也就灰飞烟灭了,以后在天上连冷猪肉都没得吃。现在小早川隆景你的儿子小早川秀包,在全州城里好吃好喝好招待,甚至还能解决生理问题,你这位做父亲的尽可放心,但如果你非要来打全州城,你的儿子很有可能就会在混乱中遭遇不测,你没了继承人,这个锅我们高丽人不背,以后也不要找我们来寻仇。

因为是想背着朝廷与小早川隆景媾和,因此李洸、郭嵘和权栗等人都不敢给小早川隆景回信,怕以后被政敌攻讦,于是与小早川隆景接洽的事,就全盘交给秦川了,他是个编外人员,朝廷那些御史们看不上他,自然也不会找他的麻烦。而李雍和尹佳慧又不在身边,于是秦川只能勉为其难的用大白话写信,写好了后,拿给权栗看,权栗强忍住笑,好奇的问秦川:“你不是从小就入过私塾的吗?写的字还算工整,但这大白话是谁教你的?”

秦川红了脸,说道:“倭国是野蛮未开化之国,倭人那里懂得经典,只能用大白话,他们才懂。”

权栗听了,脸也涨得通红,赶紧说道:“哦,是,是,快把信拿走吧。”

小早川隆景看到这封信时,眼珠子也差点掉了下来,一个高丽将领居然用汉语的大白话写信,让他简直难以置信,不过好在他汉语底子不错,同时因为仰慕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他对大白话也是颇有研究,秦川的信自然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最后他看完了这篇明显是竭尽全力才保持住工整的文字,拿起信纸来挥挥,对众将说道:“他们是想把秀包作为人质,要挟我军不去攻打全州,尔等可有良策?”

众将却都没吭声,小早川秀包是小早川隆景唯一的继承人,如果建议以大局为重,坚持攻打全州,真的把高丽人逼急后杀了秀包,以后隆景说不定会迁怒于他们。如果建议不攻打全州,就会开一个很坏的头,以后动辄被高丽人要挟,这仗还如何打下去?

小早川隆景见众人不吭声,就习惯性的问立花宗茂:“宗茂,秀包乃是你的义兄,你说该怎么办?”

立花宗茂想了片刻,说道:“高丽人暂时还不敢动秀包,孩儿估计,即便我军猛攻全州,他们也不会轻易杀死秀包,那些高丽大官多半会把秀包作为最后的保命符,为他们求得一条活路。”

“你的意思是继续攻打全州?”

“即便我军无法攻略整个全罗道,但至少也必须拿下全州,消灭全罗道高丽军的主力,否则我军很难抽身北上迎战明军。”

粟屋景雄说道:“这样的话,不就把秀包阁下置于险境了吗?”

小早川隆景不耐烦的说道:“他本来就在险境,生死在人家手中,就算我军不攻打全州,高丽人以后难保不会把他弄去献俘,那就死得更丢脸了,如果死在全州,倒还能保全名声。尔等听令,明日我军全力攻打全州城,不得懈怠!”

“嗨!”

全州城北的大营中,秦川正在与权栗商议明日迎战之事,权栗估计明日那支倭军骑兵肯定会专门来对付他们的,如何在平原打骑兵,这是个大问题,他问秦川:“你有一千多杆铁炮,也怕挡不住倭军骑兵的冲锋?”

秦川却说:“这支倭军骑兵多半不会直接来冲阵的,我看他们几乎人手一支火铳,火力甚至比我军还强,在旷野交战,我军会非常被动,因此明日我军出战,也不能离开营寨和城墙太远。可惜我军的大炮没运上来,有大炮就不怕骑兵了。”

权栗有点奇怪:“大炮只能守城,如何能野战,还能打骑兵?”

“大炮守城用处不大,主要用来攻城,当然也可以用于野战,我军在宜宁、昌原都用过大炮,大炮能射一里远,虽然杀伤不了多少人,但对敌军的士气打击非常大。火铳只能打百步,我军大炮隔远轰击,就能抵消倭军的铁炮优势,再以火铳和长矛护住阵势,这样一来,远近都不怕他们的骑兵,还可以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就主动多了。否则单以火铳和弓箭对敌,不仅火力比不上他们,机动也比不上他们,冲杀更没法比,就只能被动挨打。”

“但你的大炮没有拉来啊。”

“这两天徐大人他们也该到了。”

正说着,姜二在外面禀报道:“大人,有信使到。”

来人却有两个,一个是徐元礼的信使,另一个是保民军的,秦川快速的看完两封信,对权栗说道:“好了,正说他们,他们就来了,明日午后晋州大军就会抵达。权大人,我们赶紧升帐,召集众将计议,明日之战的部署得变一下了。”

权栗问道:“明日能否击败倭军?”

“现在我军还不可能击败倭寇的大军,运气好的话,能够吓倒小早川隆景。这个‘智将’,好瞻前顾后,爱惜自己的兵力,只要能唬住他,再和他达成默契让他退兵,我们就算赢了。”

听了秦川的话,权栗半信半疑,不过还是决定自己和光州军都听从秦川的调遣,毕竟这家伙与倭寇打了这么多次交道,好像从来都没有失过手。

是夜,全州城外和北门高丽军营外,以及倭军营寨外,都有对方的小股人马在骚扰,彻夜不休。但双方的大多数兵士都不管不顾,尽情呼呼大睡,大家心头都有数,仗打到这个份上了,一切都在战场上光明正大的见分晓,这些小打小闹,基本没人当回事。

次日晨,笼罩在大地上的薄雾刚刚散去,城里城外就都升起了无数道炊烟,不管是高丽兵士和倭军兵士,人人都在默默的吞咽食物,他们心中也都在暗暗祈祷这不是自己的最后一餐。吃完之后,兵士们又往自己的干粮袋里填塞饭团或是面饼,再将盛水的葫芦灌满。今日之战,长官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怕是要打一天,中途不会收兵回来吃饭,一旦肚中饥饿没了力气,那自己的性命也就没了。

太阳升在半空时,号角和鼓声开始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还混着人喊马嘶的嘈杂,军士们都奔向各自所属的队列,再排成阵势,数万双脚踏起了漫天的尘土,无数军旗也在尘土中竖立了起来。不久,城里城外都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声和军旗的猎猎之声。

秦川和权栗站在望楼上,下面是数千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披坚执锐的军士。

“他们出来了。”秦川将手中的望远镜交给权栗,权栗拿起来一看,远处倭军大营,一行闪耀着金光的骑兵,背着朝阳,列队出了营门,权栗看了一会,再将望远镜递给秦川,说道:“他们果然冲着我们来了。”

秦川望过去,那些骑兵逶迤朝着这边而来,他们的身后,正涌出黑压压的无数兵士,就像黑色的浪潮,向着南边蔓延开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