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权栗评战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二百七十二章权栗评战

立花宗茂并没有能够追上权栗的光州军,这倒不是倭军的马匹跑得不够快,而是权栗的军队并不需要跑到全州城里去,他们只需要跑到秦川的营寨里就行了,这样就可以节省三、四里的路程,而恰恰是减少了的这三、四里的路程,让他们免于了倭军骑兵铁蹄的践踏。

保民军的几排枪响之后,立花宗茂就颇识时务的停止了追击,他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阵前面的高丽军营,然后就退出去几里外,等待后面小早川隆景大军的到来。

看到那些金盔金甲的骑兵退远之后,秦川放下了望远镜,心道这还真是一支超豪华军队,什么时候把那些金盔金甲给扒拉下来,融了铸金锭金币搞活流通,不过好像金盔金甲在后世要比金锭和金币要管钱得多,毕竟还加成了文化与历史的要素在里面,而不仅仅只是一坨金子。

“这是谁的部队?”他问道。

“倭寇大将立花宗茂,就是他在锦山大败我军。”

“立花宗茂?”秦川这是第三次听到这个名字了,第一次是在清州,也是这些金盔金甲的骑兵来追击他,不过被他用空营给骗了;第二次是在前天,投降的吉田太左卫门给他说的,就是这位立花宗茂在锦山用六千高丽将士的首级修筑了京观,不过据说他又不杀俘;今天总算是与这支金甲军和他们的统领正面相对了。

“权大人。”秦川这时看见权栗走了过来,还跟着一帮子将领官员,不过所有人都灰尘满身,模样颇有些狼狈,他赶紧迎了上去。

权栗的光州军一跑进秦川的大营,大部分的兵士就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这趟长跑简直要把他们骨头都跑散架了,还有两三百实在跑不动的,现在已经躺在荒野里再也不用跑了。

权栗等将领和官员自然是骑马的,不过权栗为了稳定军心,他一直都没有率先骑马跑路,而是和大军一起撤退。当他进了秦川的大营,立即被震住了。权栗这是第一次见识秦川的保民军,他们以前虽然在水原见过面,却也只是在李洸的大帐里,并没有到秦川的保民军中间来。当他看到保民军一水的倭军盔甲和近千杆倭军的铁炮(包括这次缴获小早川秀包的),权栗心中的震撼无以言状,这是至少消灭了三四千倭寇才能缴获这么多的装备。

“秦大人,你前后共与倭寇交战过几次?胜了几次?”权栗疑惑的问道,他又补充道:“全州这战不算。”

秦川回忆了一下,说道:“前后有七八次吧,先是在釜山、多大,那时是在逃命。突围路上,在昌原一带打了三仗,算是捡了些便宜,这三次大概俘获和杀伤了千余倭寇。之后跟随巡察使大人北上勤王,不过在龙仁和水原都没有与倭军交战,退到清州时,遇到赵宪大人率领的义军,一起拿下了清州,消灭了三、四百倭寇。下官还未回到晋州时,留在晋州的保民军在宜宁跟倭军打了一仗,解了宜宁之围。回到晋州后,随即跟随徐大人一起攻打昌原,虽然没打下昌原,但还是斩杀了两百倭寇,另外还夺取了许多倭寇的盔甲和兵器。从昌原回来,跟着就上全州来了。”

“与倭军交战,无论大小,你和你的保民军都没失手一次?”

“好像没有,因为每次作战,如果下官觉得打不赢,那就不会去打。”

“这些战斗中,你军的兵力比倭军多还是少?”

“这说不定,不过基本都相差不多,只有清州那次,下官所部和赵大人所部合起来有四千多人,打四百倭寇,算是兵力最占优的一次。”

“打昌原你们晋州军出动了多少人马?”

“军队七八千,还有一万多百姓跟随去收麦子。”

“昌原的倭寇守军有多少?”

“千余人马,后来从釜山那边又来了近两千的倭寇援军。”

“以你军的战力,还有近万的大军,拿下昌原应该问题不大,怎么还被倭军击退了?”

秦川瞅了瞅周围,低声说道:“权大人,实不相瞒,徐大人和下官出兵之前,就没打算拿下昌原,只想把昌原的麦子抢收回来,顺便再把倭军打老实了,免得他们在我军赶过来支援全罗道时捣乱。如果拿下昌原,反倒要招惹釜山的倭寇大军过来,这样我军就无法分身前来增援你们了。”

权栗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看来昌原的守军和援军都被你们打了一下的,还都打赢了?”

“嗯,后来昌原倭寇守军想要求降,不过我和徐大人不准他们投降,只是收缴了他们的盔甲和兵器。我军撤退时,倭寇援军来追,斩了他两百首级,就再不敢来追了。”

“还有这事,倭寇居然请降?你们还不准?”权栗大吃一惊,开战这么几个月,还从没有听到过那支倭军要成建制的请求投降,而且这边居然还不准,他说道:“你们这是因小失大了,一味惧怕倭寇大军来犯,如果让这支倭军投降,对举国上下的军心士气会有何等的激励啊!可惜可惜。”

权栗的大义凛然让秦川多少有点尴尬,说道:“晋州势弱,不得不小心,此事还望权大人多多包涵,替我军遮掩些许,勿叫朝廷知晓了去。”

“你们啊,哎,这是也要我权栗欺君,罢了,看在你军救了全罗道的面上,就这一次。”

“那就多谢权大人了。”

“你再给老夫说说全州此战,你军是如何做到一战全胜的,整整两千倭寇啊,老夫自问没这个本事。”

秦川便详详细细的将全州之战的前后经过说与权栗,先说到诈取倭军大营时,权栗说道:“你们发动过早了,如果抵近了倭营再发动,或是先使人包抄了倭营,倭军兵士一个也别想跑脱,这样就不会有人逃去给小早川秀包报信了,你可以趁倭军不备,一举灭了倭军,你军也可以少损伤许多兵士。”

秦川汗颜:“大人指教得对,是下官疏忽了。”

秦川接着说起北门之战,保民军以铁炮、标枪和小阵来化解倭军攻势,权栗点评道:“看来你对倭军的战法了然于心,这样,你派些人到我军中来,将这些战法一一教授与我部将士。”

“是,大人。”

最后,当权栗听到秦川单骑冲阵,还迫降数百倭寇时,不禁吓了一大跳,他难以置信的看着秦川:“你就这样一个人冲过去了?”

“那时下官不可能后退啊,一退全军就乱了,就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了,不过也不是一个人在冲,还跟着个旗手。”

“你知不知道当时你有多轻率,你一旦遭遇不测,全军才会真的乱了。小早川秀包也是带领骑兵冲锋,不慎落马,才致使全军崩溃。不过你运气逆天,不仅没事,居然还迫使那么多倭寇向你一个人投降,你这人难道是有天助的吗?”

秦川暗道,老子当然是逆天之人啦,要不然老天都不收,把我丢到这个年代来了,不过嘴上还是谦虚:“下官下次定会多加小心,绝不会再轻举妄动。”

权栗摇摇头,说道:“算了,你的运势确实了不得,釜山几万人,就跑出来了你一个,跑出来了不说,还能一路收拢溃军,屡败倭寇,硬生生拉出了一支强军,怪不得巡察使大人那么看重你,连老夫都自叹不如啊!”

“大人谬赞了,下官只是运气好一点而已。”

“这不是运气,运气只是一时之运,你这是运势,此乃天赐之势不可挡。看来以后抗击倭寇,你是真的大有可为啊。”

秦川脸有点躁,不知说什么才好,权栗接着说道:“老夫进城去见巡察使大人,这里有你就行了,守住大营,老夫手下之将佐军士,老夫自会招呼他们,在老夫回来之前,都得听令于你,如有违逆军令者,当斩则斩。”

说罢,权栗也不管秦川同意与否,召集手下光州的将佐官员吩咐一通,让他们听令于秦川,然后径自上马进城去了,丢下秦川和那些将佐官员面面相觑。

秦川正待说话,最先赶回全州来的郑忠信对众人说道:“此次全赖秦大人救了全州,今日又救了我光州军,诸位,且先拜谢秦大人。”说完,他先对着秦川行了个大礼。

郑忠信的官职在光州军中算是最高的几人之一,肯定比秦川那个不在编的保民使要高出许多,他这一作态,其他人也只能跟进,纷纷对秦川行大礼。

秦川当然也不能托大,赶紧回礼,说道:“我秦川官微职小,诸位大人是折杀我秦川了,快快免礼,现在倭寇兵临城下,我等还是赶紧商议军情为上。”

郑忠信说道:“秦大人,权大人已经吩咐了,我等全凭秦大人调遣,敢问秦大人,倭军势大,当如何破之?”

秦川一笑:“我秦川现在可没有本事破这么多倭军,不过守住全州城倒还能勉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