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三炮退敌
“可惜。”站在城头上的朴银根惋惜道,他就站在大炮旁边,刚才那声炮响差点把他耳朵震聋了,现在脑袋里面还嗡嗡作响,不过他还是极力保持镇定自若的姿态站在那里,不过当他看到放炮的几个保民军士兵都从耳朵里面掏出棉球后,心中不禁大骂:“几个混账东西,就不知道事前给长官提醒一下吗?”
一个炮兵问道:“大人,再放一炮?”
朴银根有点没好气,说道:“算了,倭寇不会靠近了。”要再放一炮的话,他怕是真的要耳聋了,除非他也像那些士兵一样没有风度的捂住自己的两耳。
旁边站立的保民军的将佐,李天放也从耳朵里面掏出了棉花球,他是老朴的副手,老朴早上送李惟俭等人去海港后,城里的保民军就由他来负责,他也是跟着秦川从东莱出来的老兵,三十多岁了,一副黝黑精瘦的模样。朴银根平时与他基本没有交集,不过这时,两人算是共同来指挥守城。李天放也同意朴银根的看法:“倭寇不知城中虚实,还被大炮吓到了,他们这是孤军,老朴派人来说,这次总共只来了三十多条倭船,兵士不过千余,还要留下几百看守船只,只能搞突袭,突袭不成,估计他们要打道回府了。”
朴银根听了,心中也基本安定下来,不过倭寇不来攻城,他又有点小遗憾,因为如此以来就没有倭寇的首级可以拿来立功了。
城下的龟井兹矩确实不敢靠近了,天知道这城里又有多少火炮,他在望远镜里就隐隐约约看见十来门大炮伸出黑洞洞的炮口。难道高丽军普及大炮了吗?连倭军水军都没有真正的大炮,高丽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地方居然到处都有火炮,堡垒有,县城也有,龟井兹矩觉得自己的思维有点跟不上了。
其实龟井兹矩不知道,这泗川城头还真只有这一门“地”字炮,还是朴银根坚持,才得以留下来的。不过朴银根脑筋比较活泛,让人用松树做了十来门“松树炮”,这种炮几乎就是一次性用品,而且不能发射弹丸,只能发射霰弹炮子,射程也只有几十步,不过杀伤城下的敌军倒是比较管用。
龟井兹矩远远的看不清楚,自然以为这些也是真资格的大炮,结果他被吓住了,同时他还看见了城头上密密麻麻的人头,何止几百千余,面向他这面的城墙上就站得满满登登的,这真是见鬼了,小小的泗川城哪来这么多人,就算全城的男丁都上城来,也不至于这么多吧。他回头看看自己手下的七百余兵士,开始觉得自己这趟泗川之行有点荒谬了,先是碰见李旦手下颜九的大船队,挨了一炮,算是见识了西洋大炮的威力;然后又被突兀出现在海岬半岛上的堡垒所阻,又挨了一炮;等到了泗川城下,却发现泗川居然有好几千人在守城,然后挨了第三炮,怎么到处都碰到大炮,这早已远远超出他的预想了。
现在怎么办,继续攻城吗?城上十几门大炮也许打不死多少人,但肯定会把自己军队的士气打垮,而且就凭现在的七百人去攻打明显有好几千人的泗川城,就是他想这样干,手下人也不一定会愿意跟着他发疯,但就这样灰溜溜的撤回去,又不好交待。龟井兹矩烦躁的来回走动,不时眺望一下远处的泗川城,却始终下不了决心。
路上劝说他的那个家臣看出了龟井兹矩的犹豫,便进言道:“主公,进退两难之时,须当机立断,否则当断不断,必有后患。进,我军可以试着攻一下,城上人虽多,但如果都是临时征集来的民壮,倒也不怕他,拿下了泗川,自然也有立足之地了;退,现在我军后路尚还堪忧,那三条高丽战船应该还堵在海峡处,更怕李舜臣得到消息赶来,我军再想走就难了,现在天色已晚,是故,要走马上得走。”
龟井兹矩道:“吾受九鬼大将之令前来这里,不经一战,如何能退?吾所顾虑,乃是城上大炮,兵士遭受炮击,士气必然消散,如何能攻?”
“主公,这里的高丽军哪来的这么多大炮?我国水军尚且没有这样的大炮,高丽一个偏远之地的小城,居然有这么多大炮。属下以为多半与李旦有关,这件事事关重大,回去报于九鬼大人和太阁殿下,也算没白跑一趟。”
“也是,李旦本就是明国人,想他那老主人王直,宁愿回去挨一刀也不愿在我国逍遥,确实是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啊!这事吾必须报与太阁殿下。传吾将令,全军转进。嗯,先别忙,那边有个高丽人的村子,将士们来这一趟,没有收获,岂不怪罪于吾。传令下去,先到那个村子去搜索高丽军。”
“遵令,主公。”
于是城头上的朴银根和泗川的军民们就口瞪目带的看到倭军在城下转向,往城外的一个村庄去了,而大家还一直紧张万分的在等待倭军的攻城呢,许多人还都是听到了召集令,拼命跑进城来的,他们的家人要么跟着也跑进来了,要么跑到远处的山林去了。这倭寇来晃一圈就走,开什么玩笑,好歹也过来攻上一攻,他们也有个交待啊。
然而,众人还是失望了,不久,那个村庄就燃起了烟火,倭寇随即也离开了村庄,朝来的路上走了。
“大人,他们撤走了?”众人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倭寇这是来泗川干什么?大老远的跑来抢了一个没有人的村庄,连城墙的边也没有摸到,然后就走了?
李天放也有些失望,他也想着拿倭寇的首级建功呢,自然不愿意就这样放倭寇走掉,于是对朴银根说道:“大人,朴守备还陷在堡垒那边,我军必须出城去接应。”
“天就要晚了,你们只有五百人,远比倭寇要少,就怕倭寇杀回马枪或是设埋伏。”
“没事,我军将士大部都是本地人,对这里的地势熟悉,在下自会多派斥候盯住倭寇动向。”
朴银根想了想,说道:“这样,本官估计倭寇也不敢来攻城了,城里再留这么多人也没必要,你再带上一千乡兵,跟在倭寇后面,远远跟着他们,把他们赶走就成了,如果他们要回头来攻打你,就退回来。”
“是,大人。”
半刻之后,城门大开,李天放带着五百保民军和一千乡兵出了泗川城,他正要带领队伍追着倭寇下去,一个乡兵的头目找到他,说道:“李队长,在下那些乡兵,训练不足,兵器也差,让他们正面对阵倭寇,多半坏事。但他们都是这附近周边的人,熟悉路径,不如将他们打散成二三十人的小队,散于倭寇左右前后,袭扰倭寇,还能给后面的大队侦探倭寇的动向,免得中了倭寇的埋伏,大人以为如何?”
李天放是认真学习过秦川那篇“持久抗战”的讲话的,这个乡兵头目的建议跟秦川的“麻雀战”战法不谋而合,他眼睛一亮,说道:“此计大妙,这样,你把所有乡兵的头领都叫过来,大家先商议一下。”
不久,站在城头上的朴银根就看见城外的一千乡兵突然分散开来,化作几十股小队人马,朝着南边飞快的走了,只有五百保民军还列成整齐的队伍,不慌不忙的顺着大道向南开进。
“他们这是干什么呢?跑回家去了?这个李天放是怎么回事?”朴银根见了,有点诧异,这仗还没打完,说不定倭寇明天又会杀回来,怎么能把人放了呢?于是他赶紧派了个人下城去追李天放。
一刻钟后,派去的人回来了,禀报道:“大人,李队长是让乡兵们化整为零,抄小路去骚扰倭寇去了,并没有放他们回家。”
“这有用吗?”朴银根有点不相信,不过他也不能干涉保民军作战,于是便下令关闭城门,让还留在城中的乡兵和征发的民壮就地在城墙上休息,不准回家,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态。
龟井兹矩被高丽人的三炮灰溜溜的打跑了,心中自然比较烦躁,刚才抢那村子,一个人都没有,士兵们只得抢了些村民家中没来得及带走的粮食和衣物,以及一些饲养的鸡鸭猪羊,士气总算是恢复了点,但龟井兹矩本人却知道,自己这趟差事是弄砸了。
不久,倭军就就发现高丽人追上来了,一支五百多人的高丽军尾随在后面几里远的地方,但也不靠上来,但这还不是最烦心的,队伍的前后左右都出现了高丽人的身影,但他们也是远远的粘着倭军,并不上前接战,而且散成几十股,就像林间的麻雀一样,其实更像山间的土匪。
“他们这是在等天黑。”龟井兹矩知道自己的麻烦来了,战斗也许这时才正式开始,而他前面的路,还比较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