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都在观望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二百三十章都在观望

筑紫广门听到了两位家臣的汇报,又开始犹豫起来,援军来了,虽然并未击破高丽人的围困,但高丽人至少也没击败援军,否则今日高丽军就不会放弃攻打昌原,转而去对付援军了,说明援军还是有些力量的,那他该如何办呢?

与外面的援军里应外合,夹击高丽军?他没有把握,现在外面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他又如何去配合呢?等到晚上外面才能派人躲过高丽人的封锁潜进城来,但估计那时候城外已经分出胜负,来不来人都没有什么意义了,要么高丽军赶跑了援军,要么援军大发神威打败了高丽军。

献城投降?援军就在眼前,这要投降了,不说万一援军击败了高丽军,就是以后回国也没法向太阁交待。但不投降,如果高丽军击败了援军,他就真的没有活路了。

一个家臣看出了他的顾虑,说道:“主公,那高丽大将说今日容许主公考虑一日,只要把所有铁炮交出去即可。如果今日不交,一旦他们击败我军援兵,明日就会将我军全部斩杀。”

“他没让我军今日出城投降?”

“没有,只要求交出铁炮。”

第二个家臣说道:“主公,这样也可,我军今日不必出城投降,可以待城外我军援兵和高丽军决出胜负后,再定进退。”

但第一个家臣却不赞同:“没有了铁炮,我军如何出城配合援军作战?还有没有铁炮,我军又如何守卫城?”

“我军如何出城作战?援军那边又没有人能够进城来通报消息,这样出击,无异于自杀。守城?今日城外一战,不论胜负,明日都不需要守昌原了,再说即便有这一百支铁炮,我军就能守住昌原吗?”第二个家臣反问道。这个时期的倭国武人,还没有什么帝国宏图大业的高大上觉悟,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才是第一要紧。实际上他们也只对给自己付报酬的领主保持与报酬相当的忠诚,至于太阁和天皇,领主归附他们自然归附,领主要反,他们也没二话,跟着反。而后世普遍的战败自裁,这个时期好像都是大名们的专利,除了个别与自家大明瓜葛太深的家臣和武士外,大部分的家臣武士都是跳槽的高手,就是数量众多的小大名,个个也是见风使舵的行家。

筑紫广门不耐烦的说道:“好了,吾意已决,尔等再跑一趟高丽军,就说吾愿意交出铁炮以表降服之意,但因为部下有不愿降服者,故今日无法献城出降。不过交出铁炮,须等天色将晚之时,那时估计城外已见分晓了。”

“遵令,主公。还有一事须叫主公知晓,今日中午来了个高丽官员,年纪不大,高丽主将徐大人让我等以后找此人接洽,此人现往东门去了。”

“此人官居几品?姓氏什么?”

“此人身着青袍官服,品级应该不低,好像姓秦。高丽主将徐大人对他也是十分有礼,同在帐中时,并未站立一旁,而是带着两个侍从坐在一旁。对了,他有个侍从还是我军中人,身着武士铠甲,能说地道的倭语,而且那官员也会说倭语。”

“我军中人?”筑紫广门有些吃惊,他细细想了一下,好像原来大村喜前和五岛纯玄在昌原这里吃了亏,折损了几百人马,难道有武士战败后投降了高丽人?

最后他摇摇头,不去想那个倭国降人的事,对两个家臣吩咐道:“尔等马上去东门高丽军营,找那个姓秦的官员,就按刚才吾说的那样对他说,另外注意查看高丽军营的布防,还要留意今日的战事。吾估计,如果高丽军战事不利,尔等恐怕就回不来了,吾也不会交出铁炮了,届时吾允许尔等暂时降服高丽人以保全性命。如果尔等能顺利回来,则我军援兵败矣。”

“多谢主公。”两个家臣赶紧跪下拜谢道。

却说秦川赶到了到东门外的军营,金永成带着一干将做在营门迎接,二人自秦川北上勤王,晋州一别,也有两个多月了,秦川笑道:“我去北边走了一趟,瘦了好几斤,你在泗川倒养胖了许多。”

金永成脸一红,说道:“大人切莫见笑,下次出征一定要带上属下,这坐地当官的差事,属下是干不耐烦的。”

“听说泗川那边很有人要给你找媳妇,找到了合适的吗?”

“没有大人首肯,属下不敢在军中娶亲纳妾。”

“有中意的女子,只要你们双方都没问题,我来保媒。”

“多谢大人。”金永成赶紧拜谢。

秦川又和尹衡、宋成及军中其他将官一一相见,这次来昌原的还有三个营长,不过都不在此地,李根来在北门那边,曹善在昌原乡下,张嵩的炮兵营尚在来昌原的路上。秦川与众人寒暄几句,再转过头来望着昌原城,不由感概道:“这才两个多月,我们又回到昌原来了,想当初,我们才多少人,一样拿下了这个昌原城。这次有两万多军民,小小的昌原城,一人一脚也踩垮了。”

金永成道:“当初还是大人谋略高明,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昌原,这次如果不是顾虑后面的倭寇大军,早踏平昌原了。”

众人也纷纷附和,让秦川也有点自得起来,但他还是很快冷静下来,问道:“倭寇援军来了多少?”

金永成道:“斥候估计在一千人左右,清晨他们偷袭我军时,遗留了几个没死的伤兵,招供说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倭寇大部是釜山来的水军,还有两百人是原来金海的守军,统帅叫胁坂安治,据说在龙仁大败我军的就是他,现在他也从北边回来了。”

“胁坂安治?”秦川有点诧异,在龙仁时他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倭军将领,其实当时在那边的所有高丽官员和将领都不知道对面的倭寇将领是谁,直到最后溃败,他们也不知道究竟是败于谁人之手,足见高丽军队情报工作的糟糕之极。

秦川对这个倭将也不怎么知晓,只是隐约记得这家伙在丰臣秀吉和柴田胜家的贱岳之战中出了一回风头,后来怎么样了,就不清楚了,于是他转头问稻田利吉:“你知道这个胁坂安治吗?”

稻田利吉想了想,说道:“主公,胁坂安治在国内很有些声望,是有名的‘贱岳七本枪’之一,天王山下,他阵斩了柴田家的大将佐久间盛政。后被封淡路国洲本三万石,并受太阁委派,辅佐九鬼嘉隆执掌水军。但进入高丽后,不知为什么他会离开水军到汉城那边去,也许和当初五岛纯玄一样,想上岸打秋风吧,不过跑这么远打秋风实在稀奇。”

原来是个有来头的“名将”,怪不得敢用三千人马硬抗高丽六万大军,看来这股倭寇援军还要小心点对付,秦川又问道:“你知道此人性格如何,有何所长,有和所短?”

“主公,此人原是浅井家臣,后改投叛逆明智光秀,最后才投入太阁麾下。此人三易其主,前两任家主都兵败身亡,但他却能弃旧从新,扶摇而上,足见此人颇识时务。贱岳之战时,他与福岛正则等六人,先后七番冲击柴田军阵,终使柴田大军溃败,此人悍勇也异于常人,后来在九州征伐和小田原讨伐中,也建有功勋。”

“有勇有谋啊!”秦川赞道,他却不知道就是这个胁坂安治,后来在关原之战中,再次发挥出了“识时务”的特长,临阵易帜反水,从背后攻打同为西军的大谷吉继,与小早川秀秋、藤堂高虎等人里应外合围攻大谷吉继,致使西军由胜利在望转为彻底大败。战后论功行赏,德川家康将伊予大洲城五万三千五百石的封地授给了他。胁坂家族的圆滑精明和见风使舵一直遗传了下去,直到江户末期胁坂家都稳稳的保住了淡路的五万石封地吗,不像其余几位“贱岳七本枪”的大老粗,替德川家康火中取栗,最后还都被德川家康收拾了。

在秦川看来,这位胁坂安治脑袋精明,又有决断,还敢拼命,这样的对手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李洸在龙仁败得不冤。秦川随后详细的询问了金永成清晨倭军是如何偷袭,又是如何被击退的,他觉得胁坂安治确实是个果敢之人,连夜行军,躲开本方的预警,清晨突袭,意欲再创造一个龙仁大捷,见自己这边防备严密,当即就撤退,使得部队的损失很少,这样的敌人,必须加倍小心才能应对。

“走,去看看。”秦川带着众将穿过营寨,来到营寨的东边营门,这里远远能看见对面倭军的动向,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举起了王海樱送给他的单筒望远镜,朝着那边望过去。

“咦。”他愣了一下,放下了望远镜,然后又举起来看过去。

镜头中,一个骑在马上的倭将军大将也拿着个望远镜朝这边望过来,秦川和那个倭将都发现了对方,两人都长时间的观察着对方,谁也没有放下望远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