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大挖墙脚
晚宴后,秦川和李惟俭、李雍、老朴等人又关起门来开内部会议。明日秦川就得回晋州去,徐元礼和金永成今日一早就出兵了,这次出动了保民军、官军、民兵共计上万人,部队后面还跟有上万的百姓,推着小车、挑着担,一路浩浩荡荡朝咸安而去。此次虽然有金永成带队,但徐元礼还是不放心,他希望秦川能够赶回去统帅大军,毕竟金永成威望不够,那些官军和民兵都不一定能听他的,而徐元礼自己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带兵。
秦川自然也不放心离开保民军的主力,现在就这点本钱,还真的不能当翘脚老板,他对李惟俭说:“李大人,明日我就回晋州去,这泗川和出使大明的事就烦劳你操心了,特别是说动大明开埠之事,对于晋州来说至关紧要。现在朝廷靠不住,全罗道那边也是自身难保,没有大明作为奥援,晋州实难支撑,想必大明的衮衮诸公们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大明东南的官绅们不一定同意,他们怕分了他们的海贸之利,而且他们在朝中势力极强,若是实在不能说动大明官员支持,你可以去找大明内廷之人,这些人虽然名声不好,但能直达天听,且当今大明圣上也是个懂得经营之术的主,有利的事情,他是不会拒绝的。”
李惟俭一愣:“你怎么知道这些?这些大明的内部之事,连老夫也不甚清楚,你又是从何而知的?”
我是看《中国通史》看来的,这能给你说吗?秦川道:“这些消息我自有来路,李大人且先信我,开埠之事,一定要成,至于名头什么的,可以低调一些,免得触及他人的利益,我们只要开埠的实利即可。”
秦川又对李雍说道:“大明官场,虽然类同高丽,但官员多为寒门科举进士,并非贵族子弟,举家全靠他做官来发财,故而打通大明官场关节,钱物不能少,但这些人又好沽名养望,送礼要多有讲究,不能太直,否则礼送不出去,还能把人得罪了。还有,他们只看得起同道之人,对于杂流和商贾,都是不入眼的,李惟俭大人是科举出身,还是科道出来的,他们自会以礼相待,你是杂官,又无科举身份,到时候怕要受气,你这次去,最好假冒科举出身,李大人那里,也将你说成正牌子的官,这样才好和大明洽谈。”
李惟俭瞪着秦川,他真不知道秦川从哪里了解到这么多大明官场的内幕,难道真是那个海商的老师教的吗?
秦川还在说:“如果实在搞不定官府,就去找内廷之人,山东那边有矿监,都是好利之人,有利可图之事,他们不会拒绝。另外也可以去找鲁王府,他们也在大做生意。总之,登州一定要开埠,否则,晋州难守。”
秦川又对李惟俭说道:“李大人,虽说李舜臣答应给我们船,但只答应了不到十条,这远远不够,烦劳大人明日去找他,要来他调船调兵的手令,再请他派个将佐带大人你和李雍去丽水,我这边让颜九用西洋战船和大炮缠住他,不让他回丽水去。李雍,你再把那些与水军有瓜葛的士绅和商贾带着,还要多带些酒水猪羊和金银财物,名为犒军,实则搞船和兵,记住,至少给我搞三十条船回来。”
李雍吓了一跳:“大人,他的手令上也只会写他答应的九条船啊!”
“在县衙里或是庙会上找两个会模仿文字的人很难吗?至于那个签章,实在不行,你用萝卜照着雕刻一个不会吗?”
“什么!”一屋子的人都被秦川的胆大妄为惊住了,李惟俭呵斥道:“秦川,你这是想干什么?你知道这是杀头之罪吗?”
李雍也说道:“对啊,秦大人,就是李舜臣派来带领我们的将佐也不会认啊!”
秦川道:“这仿造公文的事,不难吧?”
李雍道:“不难。”
“搞定将佐的事,你不会吗?你还没有金银美妾吗?”
“但他也要掉脑袋的啊!”
“办完了差,让他到保民军来,不就得了。事后再给李舜臣一些钱粮,他自然说不出话来,而且他也不敢声张,否则朝廷就会治他的罪。你自己算下账,是我们出钱去打造或是买三十条船花费多,还是收买几个将佐花费多?”
李惟俭指着秦川:“你这是搅乱朝纲!”
秦川一本正经的说道:“李大人,我这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没有这些船,即便大明开埠,我等也是无法利用,那晋州和泗川就彻底陷入孤立无援了,泗川不守,他李舜臣在丽水也站不住脚。明日还望李大人能够鼎立相助,孟子不是说过吗,舍小义而取大义嘛。”
李惟俭道:“你这是污损圣人!”
秦川道:“李大人啊,想想你在昌原那阵吧,晋州守不住,你我还是那般下场,到时候可没有第二个秦川来救你我了。”
“唉,老夫姑且依你,但只此一次,以后再有枉法之事,不要再来找老夫。”
“行,李大人,有了这些船,我还找他李舜臣干什么。至于陆地上的兵,我还需要找其他人吗?我保证以后再没有这样的事了。”秦川口中信誓旦旦,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保证不了,在这个乱世,只要能够保住他的小命,有什么他会不干的呢?
第二日,颜九按照秦川的吩咐,让王海樱去缠着李舜臣,说是要让他看西洋大炮的施放,李舜臣果然被吸引住了,跟着就要去海港。此时李惟俭和李雍找上门来,向李舜臣要手令,说是这两日就要用船装粮食,尽快赶去登州。
李舜臣想起了答应的事情,便写了手令,给晋州府一条板屋船、两条小战船、六条运输船,还命令一名叫李诚的虞候带他们去丽水交接。李舜臣交待完,就跟着颜九和王海樱出城去海港了。李虞候也要带着李惟俭和李雍去海港,却被李雍拉住,说是先吃了饭再走,李惟俭自然不屑于干这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就找朴银根商议事情去了。
上午的时候,西边海港那方传来轰隆隆的炮声,正在兵营点兵准备去晋州的秦川吃了一惊,他没想到红夷大炮的声音这么大,看来威力确实不小,必须要想方设法搞到才行,于是他问姜二:“昨日你安排跟着去澳门的几个人,颜九那边没有话说吧?”
“他只是说那边炮厂防卫的比较严,工匠的家眷都在炮厂内,平时根本就不出来,很难下手。另外,王小姐听说要去澳门绑几个工匠,她也要去。”
“唉,这个大小姐,唯恐没有好事干。”
“大人,听说上次他们抢的这艘‘海樱’号就是王小姐先开的枪,本来他们并不打算抢的,结果这枪一响,大家就只有动手了。”
“还有这事?她有本事再给我抢一艘回来。”
“这次说不定她跟着去澳门,也会有想不到的结果呢。”
“这事等我见了她再说,现在你带着点出来的三百人先走,我这边事情完了就跟着赶过来。”
“是,大人。”
“稻田,你带几个人跟我回泗川去。”
“遵令,主公。”
秦川回到泗川县衙,见到了李惟俭和朴银根,三人商议了一阵,现在去登州贩运粮食和开埠的事,已经没秦川的什么事了,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惟俭等人身上。
三人正说着话,李雍带着一个水军的军官走了进来,那军官一见秦川,却立即跪下了,口中说道:“属下拜见大人。”
秦川还在发愣,李雍笑着说:“大人,这位是全罗到左水军的虞侯李诚,现在愿意到保民军水军任职,望大人成全。”
李惟俭也是吃惊不小,问道:“这就成了?”
李雍道:“李虞侯本就是泗川人士,愿意回来为家乡父老效力。”
秦川当即道:“既然李虞侯愿意回家乡出力,本官自会请李大人成全,这趟差事完了后,你可以来保民军任水军副营长之职,你看如何?”
李诚大喜,他已经通过李雍了解到保民军的官职了,营长一级相当于节制使,仅低于秦川本人了,李雍开给他的价码正是如此,秦川当面首肯了,自然也就没有问题了。而他在全罗道水军里混,混到虞侯已是到顶了,再要上去,家里却没有足够的背景了,至于立功,全罗道水军里面虞侯一抓一大把,很多人背景还不简单,轮到他升迁,难如登天。李雍要他交的投名状,既然大家都是在为朝廷效力,他李舜臣也没必要太过计较,而且他也估计,最后李舜臣只能是哑巴吃黄莲,认了,还拿他没有办法。
另外,李雍还答应给他两千两银子,泗川的一处宅院和一个小妾,宅院他要了,正好安置他的家人,银子和小妾他却坚决不要,他担心要了银子和女人,他的名声也就臭大街了,以后在保民军中也到头了。
秦川下来得知后,知道这又是一个有上进心,有野心的家伙,不错,在军队中,不想当大官的军人,绝对不是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