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想买洋船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二百零五章想买洋船

战场迅速向着颜九这边靠了过来,显然得居通年还抱着幻想,希望李旦的人能拉自己一把。

王海樱放下望远镜里,问颜九:“九爷,我们要出手吗?来岛兄弟的座船都起火了,他们逃回去肯定要找义父松浦大人抱怨,说我们见死不救。”

“出什么手?我们这不是要去泗川吗?打了高丽人的船,以后就别想去高丽了。现在釜山被宗义智那疯子给屠了,只有看泗川那边还能不能停靠,实在不行,就只有去仁川了,不然今年的高丽参收不到,月港那里的生丝也就很难弄到了。”

“陈升那老头肯定在等着我们吧,这仗打起来,他也不敢来平户了,他手头压着那么多生丝和药材,怕是要愁死了。”

“他那些高丽丝质量不好,卖不起价,织成高丽绢布到还好卖些,但釜山已经废了,他那些丝没地方去纺织了,我们正好压他的价。”

“咦,来岛向我们打旗号求援了,怎么办?”

“少惹是非,我们走,去泗川。”

于是得居通年就懊恼地看到李旦那三条船华丽的转了方向,鼓起风帆朝着西边去了,气得他的伤口都差点又崩开了,但他也没辙,只得下令落在后面的几条船当替死鬼,反身缠住高丽战船,自己则率领其它战船拼死冲破高丽人的堵截和纠缠,朝着东边的唐浦港仓皇而逃。

李舜臣没有去看逃跑的倭军,而是眺望着西边那三条李旦的船,一个将领上来请示:“大人,我们还要追击吗?还打不打唐浦?”

李舜臣转头看了看东边,说道:“将士们都打了一天一夜了,把眼前那几条断后的倭船收拾了就行了,唐浦港里虽然倭军战船不多,但兵士不少,现在应该有防备了,再打占不到便宜了。”

“大人,此战又是大捷,如何向朝廷禀报呢?”

“来岛的旗舰都被我们打伤了,刚才我们射杀的那个倭寇大将,多半就是来岛通总,据实向朝廷禀报,就说我军击毙倭国大名来岛通总,击毁敌船三十余艘,其中安宅战船一十二艘,毙伤倭兵八百余,摧毁唐浦之倭寇营寨。”

“是,大人。”

“战后,向泗川进发,到那里去休整。”

“大人,不回丽水?”

“本将在泗川那里还有事情,晋州保民军的秦大人勤王回来了,要见本将,看这次他又要送我们多少粮草,估计他在北边挨倭寇打了,还想从我这里多搞些火器。”

“大人,我军这些日子一直在与倭寇交战,武器火药也耗用不少,朝廷现在又没有补充,全罗道那里也是新败,哪里还有多的火器给庆尚道。”

“你懂什么,他那边守不住晋州、泗川,泗川距离丽水不过一日之程,倭寇就可以直接威胁丽水了,我军届时两面受敌,丽水如何支撑?今日打残了唐浦倭寇水军,倭寇自然在唐浦不能再立足,说不定他们就会转向泗川。”

“大人高见,下官知晓了。”

这时,又有个兵士来报:“大人,刚才那三条船绕到我军后面,又折向北方去了,好像是去我国了。”

李舜臣道:“这李旦,打起仗来都还在做生意,居然还敢在高丽和倭国之间做生意,简直也太不把我们和倭国水军放在眼里了吧。”

“大人,他手里可是有很多福船的,还有几艘西洋人的船,我们的板屋船根本就不是对手。”

“哼,”李舜臣有些恨意,但他也知道,最好不能和李旦翻脸,否则李旦真和倭军联合起来,高丽水军也就完了,他下令道:“我军什么时候也去会会那些西洋船,看到底有多厉害。下令全军,升帆,转向北边,去泗川。”

高丽的板屋船和倭国的安宅船都只有一根桅杆,作战时都会将帆放下,免得被敌方纵火,船只进退全靠浆手划桨,短距离上冲刺力很强,也很灵活,但人毕竟不是机器,爆发力不可能持续得太久。而在航行中,还是靠风帆,不过由于是单帆,航速自然不快。很快,李舜臣就看不到那三艘李旦的船了,等到第二天李舜臣带领他的舰队来到泗川港时,果然看见那三艘船停泊在那里。

李舜臣却没有在泗川见到秦川,来迎接他的老朴说秦川明天就会到,因为晋州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来处理。

李舜臣照例吩咐修理船只,补充粮食和淡水,同时把伤员送去泗川医疗,他瞥着那三艘船,问老朴道:“朴守备(这是他给老朴安的官名,他总不能喊朴队正吧,他一个堂堂舰队司令岂能和一个队正平起平坐的说话),这三艘船来干什么?”

老朴看了一眼,说道:“哦,这是李旦的船,釜山不是被倭寇屠了吗,他们想另外找个高丽的港口来停靠,还想继续和这边做生意。”

“昨日本将在唐浦与倭寇大战,这三艘船就在一旁观战,倭寇还以为是来救他们的,拼命向这三艘船靠拢,结果这三艘船转眼就跑了,没想到还跑泗川来了。”

“下官听说李旦是个生意人,虽然和倭寇有些勾结,但一直都不愿卷入两国之间的纷争,只要高丽这边没有露出彻底的败象,他就不会轻易站在倭寇那边的。”

“现在高丽三都尽失,大半国家沦丧,李旦会看不见?”

“不是还有大明嘛,他消息灵通得很呢,说不定他早就指使人去大明通风报信了,他一直都想让大明扩大通商的港埠,还有不再把他当海盗都对待。”这当然是老朴的信口说道,其实在历史上,确实有多个海商回国向大明朝廷报告丰臣秀吉入侵高丽的消息,其中最有名的是岛津家的私人医生,江西吉安人许仪后,居然把倭国即将出兵的消息告诉了同乡,一位叫朱均旺的海商。朱均旺随即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二月回到福建,把这个重大军情告知了大明福建巡抚赵参鲁,赵参鲁随后以八百里加急奏报了朝廷。如此重大的军国机密,居然就这般轻轻松松的就送到了大明,很难说里面没有李旦的影子。在后来长达七年的战争中,拥有强大水上力量的李旦,基本处于中立,而深知自己水军不行的丰臣秀吉曾通过松浦镇信提出让李旦参战,同时也希望李旦能给倭军提供西洋战船,但李旦却想法推脱搪塞,最后干脆跑南洋去了,让丰臣秀吉和松浦镇信也无可奈何。

李舜臣瞧着那艘西洋战船甚是眼红,说道:“能不能让他们把那艘西洋船卖给我军?”

老朴摇了摇头:“怕是很难,这西洋船据说可以远航万里,连大明都造不出来,李旦自己也没有几艘。”

“不卖船也行,卖几门西洋大炮也行,你去找他们说说,价格不是问题。”

“行,大人,下官这就使人去问他们。”

但不久李舜臣就失望了,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说船主上岸去了,而且昨天就去晋州了,不在泗川,有什么事都要等船主回来再说。李舜臣无奈,他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去抢,否则惹毛了李旦,真倒向倭军,他李舜臣可就麻烦大了。最后他和老朴一起去晋州等秦川去了,顺便他也想等等李旦的人,试试买几门西洋大炮。

却说秦川,在连喝了几天酒之后,心头想着去泗川见李舜臣,于是连金永成也不等了,这天一大早就带人准备出发前往泗川,结果刚上马的他却被一个亲卫叫住了,向他请示关在禁闭室的两个人如何处置,秦川这才想起李小二和宋黑虎来。

于是秦川把自己要整顿难民集镇的想法对崔成焕说了,让他先用这二人在难民集镇搭起一个管理治安的摊子,以保民军的名义先把治安关起来,李小二为正,宋黑虎为副。

崔成焕吃惊的问道:“这二人才打了架的,宋黑虎还是混混,能行吗?”

秦川道:“这二人都是难民中人,熟悉情况,而且这俩家伙手都够狠,能够压得住场子,他俩有过节,正好可以相互掣肘。说实在的,要治理地方,还真离不得那些混混。姜二那边再派个人去盯着他们,拿军规约束他们,告诉他们,要敢乱来,不守规矩,就前罪并罚,要砍脑袋了。”

一旁的李雍笑道:“大人这是以狼配狗,再以狼和狗一同牧羊啊。”

崔成焕又问:“那诉讼也要管吗?”

秦川道:“一般琐碎事先管起来,不服就打板子,大的事情,像杀人放火抢劫的,抓了送晋州府。”

“是,大人。”

秦川又和众人交待了事情,这才带着李雍等人出了营门,往南边的晋江而去。与此同时,晋州南门,也有许多车马行人出来,这些都是要跟随秦川去泗川的士绅和商贾,而这两天,他们还在一直络绎不绝的朝泗川那边发运粮食,大家都想着跟秦川去大明发一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