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宝藏
我愣愣的听着师父感慨,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师父忽然道:“这样说来,和你打架的那个殷畅,还有你喜欢的历史系的那个小姑娘林雪,应该都是红家的人?”
我点点头,道:“应该是,起码林雪的爸爸林瀚亲口承认他是。至于殷畅......”
师父插话道:“殷畅他姓殷,殷姓和邢姓在红家是两大姓氏,红家的左右护法一直就是由殷姓和邢姓两大家族世袭掌管。如果我没有猜错,殷畅的长辈应该是红家一号或者二号人物才对。”
我道:“对对对!殷畅昨天对我说,他是一个富二代。”
师父道:“他没有说实话,或者说他还年轻,还不知道自己家族的财富有多惊人,红家他们三百年前就已经富可敌国了!”
“富可敌国?”我啧啧舌,有这么夸张吗?
师父道:“李信当年掌管的,可是大顺军的举国之富。大顺军年年征战,杀土豪、打劣绅,所到之处,抄尽天下所有财富。闯王对贫苦百姓,那是仁爱宽厚。哪怕过来三百多年,我还记得那时老百姓传唱的民谣......”
师父忽然显得兴奋异常,用手拍着大腿打着节拍,唱道: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
迎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一曲唱罢,师父潸然泪下。
我呆呆的看着师父,道:“师父,你怎么了?”
师父沉浸在那歌谣之中,半响,才悠悠说了一句:“三百年来,从来没有哪首歌谣,有这支《迎闯王》歌谣这么带劲!”
我看着师父的样子,心中不禁对当年的场景多了几分神往。
师父笑着擦了擦自己的泪水,道:“小马,你想象不到,那时的老百姓有多么开心,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焚香祷告,争先恐后大开城门,迎接闯王进城......”
师父道:“话说回来,闯王之所以能让穷苦百姓不纳粮,那是因为他每过一地,都对当地的富豪大户追赃助饷。闯王善待百姓,对那些朱姓藩王、宗亲、贵戚,还有乡绅、富户、地主,却穷准猛打,手段颇狠。”
“大顺军每攻克一个地方,就追赃助饷,没收藩王官绅的家产,以此筹措军费支出。在西安,抄没了福王的全部家产,还将那福王,制成了福禄宴......”师父讲到此,竟打了一个寒颤,想必是想起了很多不好的回忆。
“在京城,那刘宗敏日日夜夜拷打官员,数月之内就在京城的官员那里敲诈、筹措财物、银两计7000万两之巨,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
师父叹口气道:“这些财富宝藏,全部被李信秘密藏在数地,在当时就已经是举国之富,再加上过了这三百多年,在这宝藏中随便拿出几件,就是稀世之宝了。三百年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觊觎这些闯王宝藏。”
他站起身来,拿起我胸口的那一块魌头玉佩,感慨道:“谁能想到当年我们闯王护卫亲兵佩戴的一块普通的玉佩信物,如今也能价值十几万。若有谁能在闯王宝藏上拿上一件宝贝,基本这辈子就可以衣食无忧了;若谁能寻到闯王的一箱宝藏,一个村子也就可以富可敌国。”
我道:“师父,你的意思是,红家...”
师父点点头:“野长老亲口承认,当年他的先祖野拂,也就是李信为了补偿红娘子的损失,偷偷派人运了六骡十二担的金银珠宝送到红家,红家靠这六骡十二担的宝藏发家致富,从此兴旺至今长达三百多年。”
他幽幽道:“野长老说,这六骡十二担的金银珠宝对于整个闯王的宝藏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师父正色道:“所以小马,你一定要防备这红家,他们这三百年来对我们九宫十三寨若即若离,或许是因为心中还信守着对大顺的忠义,但更多的,恐怕是惦记着野家知晓的闯王宝藏的秘密。”
我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