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大战 - 红楼亲王 - 兔之夭刀 - 二次元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二次元 > 红楼亲王 >

第102章大战

李凤清确实悔得肠子青,李之戎并没有责怪他,李之戎正烧得浑身滚烫,到李凤清离开前也不过应了他几个字,哪里还顾得上怨他恣意妄为。李凤清只后悔自己一时喝多了忘了场合,春天的晚上凉飕飕的,他竟然没把人带回房,结果害他哥在冷风穿堂的花厅凑合了一宿,他这个健全人都有些不舒服,何况他哥?可惜再不想走,他哥瞅着时间也催他回去理政了。李凤清在回宫的路上还在不停地拍大腿。到了议政厅,快刀斩乱麻地把事儿都了结了,听重臣们讨论结束,剩了一大摞折子,李凤清批了两本,因为心浮气躁,反复涂改了几次仍然不满意,最后他将笔一摔,命仁重收拾好折子,又去了李府。

李之戎还在喝着苦汁子,眼睛熬得红红的,李凤清跟前跟后端水喂药地服侍一阵,李之戎嫌他烦,又不敢表露出来,忍了半日,道:“主上也乌着眼圈,怕昨晚也没睡好,不如放下事儿,过来躺躺。”

李凤清喜道:“还是哥哥疼我,那我就来了。”说着他将空药碗一放,像只灵猿一样灵活地蹿上床,德贵指挥人取来新被子给李凤清盖上,李凤清的确困极累极,抱着哥哥的胳膊,心里十分安稳,很快就沉沉睡去。

德贵昨晚也累了一宿,在床边小凳子上坐着,愣愣地看两位主子相依相偎,暗想道:他们不互相折腾的时候,不是也很好么,怎么就喜欢折腾呢?难道这就是情趣?他一个太监真的不懂啊!

李凤清在哥哥房里批完了折子,用了晚膳,又盯着他哥吃药,感觉他的热度明显退了些,才能放下心,陪他哥说话打发时间。冷不防他哥突然问:“算日程玉儿该到桐冶州了吧?”

“不一定,毕竟携带的行李多,估摸着还有个几天吧。倒是敦和该到了。”李凤清随口应了句,又笑吟吟地说道:“我在你跟前,你还能想着你女儿?”

李之戎敷衍道:“正因为主上在眼前,是以心里不必惦记,既然不必惦记主上,自然都惦记玉儿、子延了。”

“算你有理。”李凤清接受了他的说法,听他咳嗽两声,忙上前端茶给他,又想起昨晚的事,十分愧疚,道:“昨晚是我不好,以后我再也不喝酒了。”

李之戎道:“小酌还是可以怡情的,只不能再醉了。主上则为我这把骨头想想。”

“弟弟记下了。哥哥放心,再没有下一次。”李凤清赶紧顺着话做个保障,开玩笑,安抚工作不做好,不让他哥放下这件事,以后再上床求欢不得被踢下去?

李之戎对他的话一个字也不信,不过他这样说了,他也就顺话下台阶,两人将昨夜的事从此揭过不提。李凤清长长舒口气,还未及再安抚李之戎两句,仁重接了外头的传话,一脸凝重地进来禀告:“主上,战报来了。是北边的。”

李之戎借德贵的扶持从床上坐起来,李凤清在他床头坐下,展开书信,两人凑一块儿看完了。

李凤清长长伸个懒腰:“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才俊,你带着张太医驻在你老爷这儿,太医说你老爷好了,你就直接送你老爷进宫。朕在宣政殿。”

才俊飞快地扫一眼李之戎平静无波的脸,低声应下,李凤清摩挲了两把他哥的额头,看着德贵等又扶着他躺回去,道:“好好休息,你养好了身子就赶紧来,你可是我的主心骨。”

李之戎顺从地点点头,目送李凤清离去后,李之戎静静躺了一会儿,吩咐道:“德贵,伺候笔墨。”

大治六年五月,桓奴贤王立,因不愿意根据桓奴习俗娶先桓奴王之妻,与桓奴第二大贵族发生内讧,但是桓奴新王很快就废原立王后,另娶先桓奴王王后之妹为正妻,内讧平息,七月,桓奴新王整合桓奴三姓贵族,撕毁大治四年与大华定立的盟约,倾国之力叩边。中原迎战之时,齐王、昭王联合对李凤清不满的旧勋贵犯上作乱,南方又仍在与南倭胶着,李凤清顿时陷入三方受敌的困境。

所谓的困境,也就是看起来而已。

李凤清一开始就没理会桓奴,他刻意示敌以弱,逼迫齐王先反,先把上皇气得吐了血,在床上昏迷不醒,少了人束手束脚,然后任由羌戎先顶住桓奴的先头进攻,他则埋头收拾自家的反贼。他有心算无心,又有穆子延提供的情报,早早做好了准备,哪些人会跟着反,哪些人不过权宜之计,哪些人能策反等等他心里都有数,齐王起事应和桓奴不过七天就被李凤清打压了下去。李凤清一边慢慢清算齐王的党羽,一边收拾南倭,一边盯着北方的局势,在羌戎快撑不住的时候才装作匆忙的样子,挥军北上,一路出西北,一路出正北,一路是卫晚的奇兵,借道北蛮,直插桓奴空虚的腹地。装孙子装了几十年的北蛮也顺势和卫晚一起形成合击,桓奴做的那点部署,防御装孙子状态的北蛮还行,直面卫晚和北蛮的全部军力就不足看了,很快就被卫晚长途奔袭,一刀切入心脏,先俘虏了留守龙城的桓奴右贤王及王后、居次等人。卫晚成事不久,赵雪刀独领一支先锋也抵达了桓奴腹地,切断了桓奴对龙城的支援补给线。

赵雪刀能这样快地策应卫晚,一靠运气,他一路行来,没有遇到任何阻拦,甚至天气都没给他添乱,让他全军杀到了桓奴回援龙城的必经之路上,还有足够的时间和补给休整几日;二靠他新媳妇带给他的大量补给,他新媳妇很舍得在夫君身上花银子,赵雪刀自筹的军粮,比西北军供给的还多三倍,这一路,赵雪刀就没为粮草补给苦恼过;三靠穆子延提供的好马,穆子延手下的马场从西北引进了优良的马种,几年驯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供应力,他半卖半送地给赵雪刀配了五百匹,加上本就有的军马,数量十分可观;四是穆子延提供的情报,总能帮助他准确地躲开陷阱和天灾人祸;五是他确实有这个能耐,赵家三代唯一能负担起赵家家业之人的名号可不是白吹的,换个人,纵有一二三四,也做不到这份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