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失而复得 - 他与国朝公主的二三事 - 永朝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8章失而复得

公主提笔回信给那位死守沙湾城的刘将军,说明了此刻都城中的情况和公主此时的处境,公主即使有心想要赶赴前线,但没有陛下的允诺,公主什么也做不了。

公主已经将手中权力尽数交出,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此时此刻,公主赶赴前线的决策,只能从陛下口中说出,公主是绝不会去自动请缨的。

可陛下怎么会愿意让公主重新归来,面对那些上奏请求陛下让公主重新挂帅出征的折子。

陛下全都堆在一旁,未曾做出批示,赵衍复也不是没有带兵的才能,只是如今前方匈奴人来势汹汹,战况吃紧,数十万将士士气低迷。

只是赵衍复不备有军心,也难以让那些将军们真心信任服从,沙场非儿戏,举棋之间便是千百条性命的去留。

陛下若让赵衍复去了,说不定会适得其反,这次不比上次是些小打小闹,还可以让赵衍复去,顺便压一压公主的威风。

公主也清楚陛下不会轻易松口让公主官复原职,陛下不说,公主也只当从未知晓前方战事,依旧日日吃喝玩乐,筹备婚事。

刘将军在收到公主回信后,也明白了公主的言下之意,立刻写了五六通急报让人跨马加鞭的送往都城,请陛下让公主恢复军中一职,重新挂帅前线。

但陛下还是一拖再拖,不肯松口此事,前方的将士也已经在尽力周旋战事,可无奈后援难达。

在刘将军的急报后没过几日,附近的几座城池的都督也都向都城送来请求支援的急报。

粮草迟迟不到,为了抵抗匈奴人的攻击,沙湾城后方的几座城池都将城中粮库的大部分存粮送往沙湾城。

匈奴人兵分两路,一路就扎营在沙湾城五百里处,另一路又分成数十人为一队去骚扰袭击后方的几座城池。

这几座城池的兵力最为薄弱,倘若匈奴人聚集起来,逐一攻破,那是易如反掌,那匈奴人也是阴毒,他们混入城中,往城中士兵的水源里投放毒药。

虽不致死,但却会让人神志不清,犹如痴呆。

城中的都督不得已只能采取最保险的措施,将城门关闭,把混入城中还未来得及出城的匈奴人抓出来,吊死在城墙上,以此来警示匈奴人。

后来前方战事发展到如何,他也不是很清楚了,只知道那些平日里看不惯公主,不待见公主的文官和赵氏贵族都纷纷请求陛下让公主重新回到军中。

陛下对此不置一词,那些文官都跪在大殿前,请求陛下以国事为重,这一次,赵衍复未出声制止什么,但也没有参与请求的队伍。

在陛下的旨意下来的那一天,公主还在他的院子里插花摆花景,祈意在给公主择花,他则在喂养那木盆里的那两尾凤尾鱼。

陈恩进来说宣旨官已经在正殿里等着了,他放下手里的鱼食,把染了鱼食腥气的手指仔细擦净。

公主听了陈恩的话,并没有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去正殿,反而挑了一枝开的最美的牡丹,拿起来仔细的端详牡丹的娇美。

这么多日以来,公主没有丝毫的急躁,一切都在公主势在必得的股掌之间,潮起潮落,潮落的越远,那下一刻潮起的浪花就越高,越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公主的脸上没有带着胜利者得意的神色,不急不躁的走到正殿,正殿的宣旨官见到公主,不敢有丝毫耽误,即刻走上前宣旨。

陛下不仅恢复了公主原先在军中的职务,还把百万大军的调令权交于公主,由于前方战事吃紧,陛下要求公主今晚就要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公主叩谢完圣恩后,接过圣旨,公主双手捧着圣旨,缓缓站起。

宣旨官身后的侍从手里端着一个小青铜玺印和半块虎符。

陈恩从侍从手里接过小青铜玺印和半块虎符后,宣旨官便带着侍从告辞了。

那个青铜玺印真的很小巧,还没有公主的碧玺大,看起来就很便于携带,上面刻的神兽他不认识,但看起来就是青面獠牙的样子,又是刻在军印上,想来也是凶恶的神兽。

公主把圣旨交于祈意,转过身来看着他,“跟我一起去,愿意吗?”

“臣愿意。”

当天晚上宵禁的钟声响起的时候,正好是城门打开的时候,浩浩荡荡的军队走出城门,铠甲摩擦的声音回响在城门的拱门里。

他身上穿的盔甲,他觉得是挺重的了,但是祈意说公主的盔甲比他的要更重,他身上穿的已经是轻的了。

他骑马跟在公主身后,公主身上的盔甲上镀了金,被称为金甲,是身份显赫的贵族出征才可以穿的,一套金甲造价不菲,可不是随便哪个贵族就能穿的。

公主领着十五万大军,目的就是赶往沙湾城,城中的兵力不能全数调尽,周边的城池里也需要有一定的兵力分布,以防发生什么不测。

公主领着这十五万大军疾行,四天左右就已经到了沙湾城后方距离最近的城池里,公主下令在原地休整一天。

第二天就派了一万人去协助那些开路的人,把运输粮食的路清理开来,之前陛下派来的御医大夫也都到达了沙湾城。

路清理了一天一夜,才清出一条刚刚好够粮车过去的道路,粮食最先运送到沙湾城,其次的再分别送往其他城池。

从这里去往沙湾城还需要两天一夜,公主让那些士兵吃饱喝足,好好的休息一天后,才启程前往沙湾城。

他一路走来看见的当地百姓,除了比都城贫瘠了些,倒也没什么民不聊生的战乱景象。

直到踏上前往沙湾城的路途,他才看见什么是真正的人间炼狱,村庄里一个人也没有,只有火焰熄灭的烟雾在冉冉升起。

村庄里的房子有的被烧的只剩下房梁柱子,有的已经垮塌成一堆废墟,村子里连只狗都没有,只有偶尔爆裂的火焰声。

再往前走,路的两旁已经开始堆积有尸体,三四只刍狗把地上的尸体开膛破肚,吃里面的内脏。

刍狗察觉到他的目光,也从肚子里抬起头看着他与他对视,嘴里还牵扯出一截肠子,刍狗的眼睛里冒着绿光,一副吃人的样子。

他收回目光,目视前方,可前方也有尸骨,男人,女人,孩子,什么样的尸体都有,秃鹫在啄食他们,乌鸦也成群结队的撕扯争抢他们的肉或眼珠子。

这条路白骨累累,人间炼狱,越靠近沙湾城,这种景象就越可怖。

到了晚上扎营,营地里点了十几处篝火,巡逻的士兵们手里也拿着火把,这里残尸遍地,狼群最喜夜晚捕食。

这里久无人烟,也没有什么活物,狼群只能吃这些腐肉为生,狼喜食活物,善蛰伏,群体合作。

为了以防被狼群袭击,营地里的火一晚上都没有熄灭过,自从这些都督把匈奴人的尸体挂在城墙上,那些匈奴人安分了不少。

再加上封城了,他们也就混不进来后方了,沙湾城的将士们把匈奴人挡的死死的,不退一步。

等到了沙湾城,城门一开,里面的景象让人见之哀叹落泪,曾经贸易繁盛的沙湾城,如今已然是一座死城。

所有的士兵都以白布罩住口鼻进城,虽然罩了白布,但他还是能闻到尸体腐烂的臭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