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啊,女儿
第七章啊,女儿
全世界所有先进国家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都是科学和理智的.惟有我们这个还不富裕的国家的家庭如此溺爱和娇惯自己的孩子。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危险的是“不通电”。
每当我看到女儿两只明亮的眼睛,就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疼。因为我觉得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注定要比男人受苦;同时,女儿明亮的眼睛还让我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惧,因为这使我更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所以,我这个粗糙的男人,对女儿却细致得比女人还女人,拎着女儿温柔的小手走路时如履薄冰,她每一根头发的安全都系在我的心尖上。只要女儿不在我身边,我几乎就干什么也干不成,整个心胸里全装着女儿,并心惊肉跳地想象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正在逼近我的女儿。有时,我甚至都后悔我不应该有孩子。为此,我决心要做全世界最好的父亲。
我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大的危险不是教育不够,爱护不够,也不是关心不够,而是两代人之间“不通电”。这个“不通电”就是你压根不知道你的孩子在想什么。别看孩子朝你瞪着两只明亮而可爱的大眼睛,其实他正在对你撒谎——因为你喋喋不休地教育,孩子感到畏惧;因为你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感到腻烦。我邻居孩子的父亲要他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学拉小提琴,他的儿子痛苦万分,一面吱吱嘎嘎地拉着,一面愁眉苦脸地朝我使着眼色。可是当看到他父亲走近时,他脸上的痛苦表情立即收起,换上一副正在努力学习拉提琴的表情。背着他父亲,这个小家伙用凶狠的口气对我说:“我真想把它(小提琴)给砸了!”我故意幽默地说:“学拉小提琴有很多好处,至少耳朵经受锻炼,将来当伐木工能不怕电锯的噪音。”小家伙苦笑着说:“我宁愿学割锯!”
由于这个父亲百折不挠地要孩子成为音乐家,一直使他的儿子吱吱嘎嘎了十多年,而最终扔掉提琴,并从此一听到音乐就头疼。可万万没想到,这个给儿子带来十多年痛苦的父亲,最近竟恍然大悟地对我说:“前几天我才知道,我的儿子原来不愿意拉琴!”我听后真是大吃一惊,并深深地感到我们千千万万个父母是多么地不了觯他们的孩子呀!
教女儿学会痛苦是更深刻的父爱当女儿知道什么叫害羞时,我就深深地感到一种不幸。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实在是太粗糙了,孩子的自尊心最容易受到伤害。我尤其觉得女儿幼小的心灵经不住伤害,她那单薄的脸皮儿里面塞满了自尊。学校开展什么活动没她的份儿,她羞愧地哭;考试没考上前几名,她气愤地哭;穿的裙子没人家好看,她也难为情地哭。我安慰她说:你应该向你爸爸学习,我小时候天天被人家骂狗崽子,可是从来就没哭过。女儿笑起来,说因为狗不会哭。我听后哭笑不得,却又觉得我要哭。回忆过去更粗糙的年月,我就是在无数次伤害中长大的,这种伤害的好处是能增强一个人的抵抗力,我现在脸皮厚得刀枪不入。想到这里,我便决计硬着心肠打击一下女儿敏感的自尊心,让她的小脸皮儿增加点厚度。我故意狠狠地斥责女儿:为什么你考不上前几名?为什么学校的活动不让你参加?因为你没有水平,因为你是个小笨蛋!……
这下坏了,女儿的泪水简直就像江河奔流。连爱人也对我表示愤慨,说孩子更多的是需要鼓励。我说有句老话:越敬越歪歪腚!现在的孩子就是鼓励得不成样子,报纸经常报道学生离家出走,这是鼓励产生的毛病。我说我研究过很多伟大人物的童年,几乎全是在打击下成长起来的,没一个受到什么鼓励。我发现我这种打击有点效果了,女儿开始默歉地努力学习,成绩一天天上升。
学校为庆祝节日成立鼓乐队,吸收女儿参加。她乐坏了,又认真又积极,吃饭时用竹筷打碟子,写作业时用铅笔和钢笔当鼓槌,走路时小嘴“巴咚巴咚”地也在打拍子,她的幸福她的快乐全都倾注在打鼓上。看到女儿这种全力以赴的认真,我害怕了,我怕她一旦被淘汰下来可就真没法活下去。可怜的女儿不知道人生的坎坷大于平坦,不明白天有不测之风云。我这个饱经沧桑的父亲只好每天都为她捏着一把汗,只要是她放学晚两个小时回家,就是在练习打鼓,所以当学校里放学的铃声响起时,我浑身就紧张得发抖,我怕看到女儿从学校大门里走出来。
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有一天,学校放学的铃声刚刚响起,我的女儿就孤单单地走出校门,她的小脸从粉红变成灰黄,而且似乎瘦了一圈!我难过得不敢去看女儿的眼睛。我太理解一个认真苦练的孩子被淘汰的滋味,我扯着女儿的小手觉得冰冷而僵硬。谁知我爱人却粗心地问了一句:今晚不是鼓乐队活动吗?我觉得这下完了,女儿非得哭个江河湖海泛滥成灾。万万想不到,女儿竟淡淡地说:打鼓没什么意思,我不愿打了!我听后激动得要掉泪,赶快拉着女儿的手说,打鼓确实没意思,又累又影响学习,将来咱也不是干打鼓的!走,去海边玩玩。
我尽力又说又笑地领着女儿,到了海边的礁石上。我要始终高兴不起来的女儿坐下,我说爸爸讲个故事给你听。接着我就把我从小到大的伤心经历全都老老实实讲出来。我告诉女儿,生活是美好的但也是艰难的。人必须有自尊心,有自尊心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仿害。但你比爸爸勇敢坚强,要是爸爸当年被鼓乐队刷下来,早就哭得五湖四海了!爸爸知道你心里难受,你哭吧!
女儿哇地一声哭起来,她那么热心认真地练打鼓,却落到这样的结果,她哭得忘乎所以。可哭完后,她说:爸爸,我今后永远不哭了!我说你错了,治疗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哭一场,因为医学上研究过,眼泪能排除毒素。我说孩子,咱们以后的痛苦可能更多,但不要怕,爸爸领你来这儿畅快淋漓地哭,别人看不见,就等于咱没哭。
两代小傻瓜捉“坏蛋”。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我正坐在写字台前聚精会神地构思小说,女儿却扑通一声撞进门来。她气喘吁吁地告诉我,她和她要好的女同学王楠逛市场,在市场里看见一个坏蛋。我说你们怎么知道是坏蛋呢?她说那家伙绝对是坏蛋,长得歪鼻斜眼面孔凶恶,就和电视里演的坏蛋一模一样。可怕的是那个坏蛋不怀好意地盯了她们一眼,并阴险狡猾地跟在她们后面。但她们很机智地左绕右拐,从商场后门钻出去拔腿飞跑,终于摆脱了坏蛋的跟踪。
我听后先是惊讶万分,然后哈哈大笑。我说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给你听:二十多年前,一个勇敢的小孩子在街上走,他浑身是劲,热血沸腾。走着走着却突然愣住了,因为他看见对面走过来一个尖嘴猴腮、面目丑陋而且表情凶恶的人。关键是那个人眼睛叽里骨碌乱转,鬼鬼祟祟的。那个孩子立即坚定地认为这是个坏蛋,好人决不会长得如此丑恶。他一下子警惕起来,他看过那些小说、电影里面的坏蛋全是这种可恨的样子。恰琦,那个坏蛋看了他一眼,但又似乎躲躲闪闪地假装没看见。勇敢的孩子一下激动起来,这个坏蛋一定在干坏事,在秘密接头、在搞破坏,否则他为什么这样慌张呢?勇敢的孩子脑海里开始翻腾,那些小说、电影里小英雄勇敢捉坏蛋的光荣事迹全都闪现出来。他感到一种鼓励和激励,便毅然决然地跟踪那个坏蛋,不远不近地盯住他。他觉得自己很勇敢,又觉得自己很机智。跟了一段路后,他越发相信那个坏蛋不但是坏蛋,而且是大坏蛋。因为他越来越鬼鬼祟祟,越来越躲躲闪闪,脚步也加快了。勇敢的孩子紧张起来,他意识到坏蛋要逃跑,他甚至要冲过去截住坏蛋,他相信他绝对能打过坏蛋,小说电影里的坏蛋一打就倒,就举手投降喊饶命。不过,勇敢的孩子挺聪明,他偷偷捡了块沉甸甸的石头,紧紧握在手里。
那天天气很晴朗,头上的太阳金灿灿的,一群小麻雀在屋檐下吱吱喳喳地唱,一些更小的孩子在路边玩耍。这样美好的时光应该不会有什么坏蛋,然而勇敢的孩子却全神贯注,惊险万分地在跟踪坏蛋。不幸的是前面突然出现了公共汽车站,而且还驶过来一辆可恨的公共汽车,那坏蛋跳上汽车,汽车“咔”地一声关上门,开走了。孩子傻眼了,他不敢上汽车,因为他压根就没有买车票的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坏蛋逃走。沉甸甸的石头在手心里握出了汗,可什么用也没有,孩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他告诉爸爸妈妈说他发现了一个坏蛋,可惜让他逃跑了,爸爸妈妈立刻斥责他:“别胡说八道了,快吃饭吧!”
孩子白白勇敢了半天却得不到理解和相信。很是委屈了一阵子。
女儿笑起来,说那个孩子就是你吧?我点头称是,说那个小傻瓜就是当年的我。我说我们那一代几乎全是这样傻得不能再傻的小傻瓜。而你们这一代却是精明得不能再精明的小傻瓜。所以我们两代的傻法不同了,我们那阵子是一心一意想当英雄捉坏蛋,你们现在却是小心机灵地怕被坏蛋捉住。生活确实在前进了,你们这一代有电视、电脑、电冰箱,有肯德基麦当劳巧克力卡夫,更多的物质生活享受使你们长得健壮乃至肥胖,聪明甚至精明。然而,你们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我说不清楚。
女儿说我听不懂。
女儿的鲜花。
我经常给女儿讲一些我小时候犯傻的故事,想方设法地与女儿“通电”。果然,女儿也讲她心里的秘密给我听。我很得意,觉得我是个优秀的父亲,能掌握女儿内心藏着的“一手材料”。不过,我总认为这远远不够,想方设法地不让女儿把我当父亲看待。女儿读高中时,我就更加像个犯傻的孩子,一个男同学打来电话找我女儿,我手握着电话耳机,夸张地对正在写作业的女儿说:“快来接电话,是男同学打来的,你太有魅力了!……”妻子在一旁嗔怪地说:你太不像个当父亲的样子了!我说当父亲是什么模样还有规定吗?我倒认为我这才是真正当父亲的样子。
我观察女儿的洗脸动作,她总是洗得极快,往脸上胡噜两把水就算完。我板着面孔对她说:“从你洗脸的速度可以看出你在感情上还没开窍,还不懂褥你现在应该表现美。”妻子笑起来,说你这是在教唆女儿!我说你懂什么?这样才能打开女儿的心扉,才能真正地达到心心相印。果然,女儿在学校里有什么事,或者什么可笑的想法,总是愿意与我讲。有一次她竟然毫不犹豫地告诉我,说一个男同学对她可好啦,她过生日时送给她一束花。我听后哈哈大笑,假装没当回事儿,但心下却立即感到事态严重。但我并没有像一般父母那样采取严厉的措施,或是对女儿进行严肃的教育。我只是模仿莎士比亚悲剧演员那样,故意用夸张的表演口气对女儿说:啊,我可怜的孩子,危险正在逼近你!……女儿笑起来,有什么危险呀!我又夸张地摊开双手:啊,你这样无知就是危险呀!
妻子对这件事很关注,女人的奥妙心理使母亲对女儿更有一种忧虑。但奇怪的是她听说那个男同学学习优秀,而且老老实实从来不调皮不打架,竟然就觉得事情不会那么严重。我说什么叫老实?一个正在读书的中学生,就懂得给女同学送花传情,这怎么会是老实?……但我表面上绝不露声色,而是对女儿的一举一动紧盯不放。我发现她洗脸的动作还是那样稀里糊涂,抹两下就完,我这才渐渐放下心。不知道打扮自己的女孩子,无论怎样也问题不大。我把我这种“科学判断”告诉妻子,妻子半信半疑。事实证明,确实也没发生什么,那个老老实实的男同学从初中到高中,只是每午定时地送给女儿一束祝贺生日的鲜花,再就没什么了。女儿呢,一直就这么漫不经心地读完初中和高中。后来,那个男同学在高考时,考出全市名列前茅的高分,但没进清华大学,却选了自己喜爱的数学专业,到南方的一个大城市的大学里就读。我不知女儿现在是否还与他有联系,但我和妻子却经常想念那个男同学,尤其是女儿出国后,到了她的生日这天,没有了那束可爱的小花,我们的心情还有点沉重呢。女儿说:我憎恨31路公共汽车!
女儿高三毕业考大学,我可忙坏了,全力以赴地去给她走后门。因为女儿爱好美术,我找到一家聘我为客座教授的艺术院校。为此,我买了不少礼物,找到了有关的头头脑脑。他们说你怎么能这样?作家的女儿来我们这儿上学,我们还觉得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呢!但进大学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我还是东奔西走,把方方面面的关系搞掂了。
一天吃晚饭时,我对女儿说,你现在可以轻松了,上大学的事我已经搞掂了。可万万意想不到的是女儿手擎着饭碗愣在那里,她像不认识我似地看了我好一阵子,才用冷冷的口气说:爸爸,我决不这样进大学,那就太没意思了!……我脸上一阵发热,半天说不出话来,我这才感到,其实我并不了解女儿。深夜,我与女儿长谈了一次,我有些气愤地说你不懂得这个并不公平的世界,如果老爸不努力地搞关系,你就是金子也无法闪光!女儿始终倔强地一言不发。没办法我只好叹了口气,说,我尊重你的选择。所谓尊重就是给女儿找了个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让她来强化女儿自以为很有水平的绘画技能。
郡个高材生住在离我家八站地的小区,女儿每天早晨都背着大画夹子,兴冲冲地乘31路公共汽车去她家学画。31路公共汽车是从我们城市宽阔的黄河路东面开来,所以每当女儿朝东面方向眺望公共汽车时,总是首先看到一轮冉冉东升的红日。这使女儿想到她美好的前程,想到她将来走进艺术学府时的情景。女儿对我说:爸爸,我最快乐的时刻,就是站在黄河路边上等侯31路公共汽车。
那个高材生对女儿的绘画水平和学习精神赞美备至,说她又有毅力又有天赋。这使女儿更有底气。
赴京考试那天,女儿对我和妻子说,你们要是跟我去考试,我就拒考!我和妻子只得绝望地看着女儿一个人背着大画夹子,雄赳赳地踏上火车奔往京城。火车上,二十多个考生旁边坐着二十多个家长,他们惊讶地看着独自坐在那里的女儿,纷纷讽刺说:怎么,你以为你爸爸是作家,就不用走后门花钱呀?女儿不吱声。这时带队赴考的美术老师走过来对女儿说,你用不着跑那么远的路去考试,你的作家爸爸早就替你安排好了,何苦呢!女儿还是一声不吱。她心里很踏实,她还是坚定地认为,是金子就肯定能闪光。考完试后,女儿打来电话,说她在考场上感觉相当好,甚至有点超常发挥。我听后心下一阵发冷,我感到灾难即将来临。
不出我所料,发榜后女儿名落孙山。但她嘴硬,说她努力不够,下一次一定能考好。我一句话也没有说,我觉得我也说木出话来。然而,当女儿听到比她绘画水平明显差得多的同学考上了,而且那个同学说他爸爸花了多少多少万元钱。女儿呆呆地站在那儿,陡然地哭喊了一句:我憎恨31路公共汽车!
第二天一早,女儿要和我谈谈,我以为她会向我承认她的无知和幼稚。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尽管瞪着肿得红桃似的双眼,却口气强硬地说,爸爸,我要出国读书。我说为什么?她说她不相信这个世界没有公平!
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冬季,女儿和她一个同样遭遇的女同学离开父母远走高飞,到异国他乡求学。
从机场回来后,妻子去女儿的小屋里收拾一下,却发现床上放了一封信,上面写着:爸爸、妈妈,你们也许不相信,我还没走,就开始想念你们了……我和妻子四只手一齐颤抖地抓住信,还没读到一半就热泪盈眶……给女儿写一封谁看了都要掉泪的长信。
亲爱的云云:
现在正值深夜,你一定是在睡觉。然而老爸睡不着,因为你第一次离开家门,而且一下子就走得那么遥远,就像我身上的一个部分猛地被掏空似的,难受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此刻,你的妈妈一声不响地躺在床上,其实她并没有睡,她思恋你的心情比我还要强烈一百倍。由于我们明白你是含着一口怨气(用你的话说是怀着一腔志气),才远走高飞的。所以,我们的心情就更是难以安定。
尽管我知道小鸟长大了要飞出巢穴,要飞向远阔的蓝天;尽管我知道孩子大了要离开父母,要走向宏大的社会。但最后在登机口分别时,你突然回过头来挥手再见的一瞬,我的泪水还是情不自禁地冲出情感闸门……我知遒,你不会再依偎着我的臂下撒娇,你不会再忽闪着稚气的大眼睛对我问这问那,你甚至不会再在我跟前耍小孩脾气了!当然,在以后漫长的生活道路上,你会在读书的假期中回来看看我们,你会在学业有成时打个电话告诉你的喜悦,你会在选择新的事业前写封信描绘你的理想,你会在兴奋若狂或伤心伤肝的爱情中跑回来对我们倾诉激动或困惑……然而,这都是极其短暂的过程,因为你不再是一个整日缠臂绕膝的女儿,而是像一个客人那样,或手提着一包礼物,或带着一个你感到亲切我们却感到陌生的朋友走进家门,你会恭敬也许有点羞涩地问“爸爸妈妈好”,这是情感但更多的是礼节了。你会在相当遥远也许不太遥远的一棵树上筑巢,你会惦记你曾生活过的我们的老巢,也仅仅是惦记,因为你有新的生活新的亲情,你将为你的新巢而终日操劳。严格地说,一个高中毕业即将走向大学的人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分水岭,是他与被呵护被娇惯被抚育的生活彻底分离,是与父母永恒的分别。
从你的身影消失在检票口的那一刻开始,你的妈妈立即变成了另一个人,她不像往日那样说话,她简直就不说话了;她在屋子里无声地走动,摸摸索索地干这干那,几乎就像个影子在飘忽;我小心地观察她,她的脸上没有欢乐,但也没有悲伤,干脆就什么也没有。我明白,她的灵魂已经随着你飞到千里之卦了。我突然悟到,对于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重要也最亲切的人就是你妈妈,因为后半生只有我们两个人相依为命。为此,我走出书房,我放下刚读了一半的报刊,我甚至决定暂停创作,在这最初思念你的日子里,时时刻刻地陪伴着她。可是,由于我过去从没有这样关照过她,这种特殊的关照却使她不习惯,特别是我这个高大而笨拙的身影老是跟在她后面时,她有点不解地回过头来——但她立即就明白我的意思,泪水刷地流了下来。
我们并未像一般父母那样,因为女儿突然飞得太远而整日泪水涟涟。和你一起同行的一个女同学的妈妈在家里放声大哭,我们还打电话劝她说应该为女儿的成长感到欢喜,怎么能哭呢!但万万没想到,你竟在你的小写字台上偷偷留下一封信,这下你妈妈可完了,像小孩子一样地哭起来没个完。我连忙幽默地说:“你的眼睛比我大两倍,泪水的流量也就比我大两倍。所以,我哭一分钟,你只能哭半分钟,否则就不公平了……”
你在信上说你“非常幸运和非常幸福地与我们生活了整整二十年”,你说你因为生活在作家的家里而感到“空气都是甜蜜的”,但你却又说正因为你是个作家的孩子,所以你才被人们看做是“不一般的孩子”,才有那么多的人与你交朋友,才使你从小学到中学能顺利地当上中队委,中队长,才使你能那样的“平步青云”。然后,你又坚决地写到,你“不愿做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因为这样会“缺乏危机感,缺乏生活的能力”。坦率地说,你的醒悟对父母是一种批判也是一种残酷。记得你第一次作文获奖时,有人说你的获奘是因为有个当作家的爸爸,你气得说:“我真倒霉,怎么会有个当作家的爸爸!”后来,你还说过“我最不愿听别人说你爸爸是作家这句话!”我没有吱声,我知道这是一种强烈的自尊所致。尤其是在考大学时,当我拼了命地托人拉关系给你走后门,甚至准备不惜倾家荡产地找美术权威提携你。你知道我这个大块头低头求人是多么难么?可当我兴冲冲地告诉你差不多了,你却冷冷地说:“爸爸,我决不这样进大学,那就太没意思了!”你说这句话时并没有注意到我羞愧无比的表情,你不知道你这句话不亚于狠狠地打我一记耳光。为此,你自己背着个大画夹,孤独地跟在考试队伍的后面,你前面的考生队伍全是被爸爸妈妈领着的,而且这些爸爸妈妈腰里都揣着厚厚票子。而此时你的爸爸妈妈也准备好了票子,并且急得火烧屁股似的却又只能是坐在家里不敢动。因为你说只要我们跟着你去,你就拒绝考试!你以为只要自己下决心苦练,只要自己具备一定的水平,就能考进高等艺术学府,那你未免太天真了。当你得知比你水平差的考生考上了,当那个考生兴奋却气愤地说他老爸给某某考官塞了多少多少万元钱时,你目瞪口呆了。当然,不是每座学校都这么黑,有两所艺术院校给你发了考试及格的通知,但那不是你心中向往的院校,所以你不仅忧伤地放弃,而且还愤然出走,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去打工去学习去吃苦去寻找人生的公平。
也许你想不到,当你扛起沉重的行李,当你坚决地走出温暖的家门时,我尽管难过却也暗暗地佩服,因为老爸当年就像你今天一样有着自尊和自立的锐气,只是后来曲折的岁月渐淅磨损了老爸的棱角。我知道,全世界所有先进国家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都是科学和理智的,惟有我们这个还不富裕的国家的家庭如此溺爱和娇惯自己的孩子。老爸也难以摆脱这种落后心理,所以,我还怀有一丝希望,总觉得有一天你会经受不住遥远的艰难重又回到家里。那时,我和你妈妈将会更温暖更亲切地拥抱你。我们更知道这种心态对你是多么的可怕,但感情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尤其在家庭世界里,它总是能淹没理智。
可怜而可怕的父母心!愿你每一天都比昨天好!
想念你的老爸x月x日
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