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文学与好看 - 趁爱打劫 - 邓刚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趁爱打劫 >

第二十一章文学与好看

第二十一章文学与好看

一些高超的作家,从来就不惯读者的毛病,他们故意把作品写得像没肉的牛排,这样反而吊读者的胃口。

现在文坛上流行一句话:小说要写得好看。乍一听挺有道理,可细细一琢磨却又觉得好笑,小说不是文件不是论文,本来就是以好看才称小说的。祖祖辈辈写了一两千年,今天我们却像大梦初醒似的,认识到小说要好看才能有读者。不过,要是分析近半个世纪中国小说的发展,现在能喊出小说要好看,还挺不简单呢。我们过去把一切文字形式的东西都强化成政治宣传,小说当然不会好看了;改革以后主要抓经济战线,文学还是在吃“大锅饭”,没有进入市场竞争,所以过于从容的作家们就摆出写天书的架势。一些高超的作家,从来就不惯读者的毛病,他们故意把作品写得像没肉的牛排,这样反而更会吊读者的胃口。因为读者对这种反宣传的东西大惑不解又大开眼界,倒要惯作家的毛病,硬是抱着没肉的牛排啃个没完,而且越啃越觉得能啃出深奥来。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不吃不喝不喘气就会死,不看小说能死吗?不但不能死,反而少了些悲悲切切活得更轻松。说白了小说只是饭后茶余的牙祭,通常的阅读心理是人们的百无聊赖。说起来作家其实也挺可怜的,就像站在主人旁边的伶人和戏子,空闲时间逗逗趣而已。今天,更厉害的一些作家,能用一些现代艺术手段使读者惊讶和重视,并像尊敬导师和巫师一样尊敬他,这令我钦佩。不幸的是终于来了市场经济,作家们慌了,在万恶的金钱这条疯狗的逼使下,无可奈何地喊出“小说要好看”这句小儿科的真理。高超的作家们并不太慌,他们撇着嘴说,不就是好看吗?那容易,写写三角恋爱,写写凶杀色情,写写推理侦探,深刻不好办,肤浅还不好办吗?其实错了,一个人进步很难,但要落后似乎更难。深奥惯了,要想肤浅一下,还真是不太容易。

中国人有很强的兼容意识,也就是中庸之道。只要是他承受不了或达不到的,总愿意来个“相结合”。纯文学太阳春白雪,俗文学太下里巴人,来个相结合吧。这就像我们吃饺子和吃面片,如果你说饺子好吃算高档的纯文学,面片便宜就是俗文学,怎么办呢?来个雅俗共赏,写出纯、俗相结合的作品.让你既吃到饺子的滋味,又得到面片的实惠。于是我们就发明了馄饨。馄饨是什么,是饺子吗?不是;是面片吗?更不是,馄饨就是馄饨。你决不能说吃了馄饨就等于吃了饺子或是吃了面片。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又多了一种馄饨作品,这种作品既不艺术,又不通俗。也许有人质疑我反对雅俗共赏,其实不然,我更愿意鱼与熊掌兼得,但我决不想鱼目混珠。

我曾到过许多工厂、学校和打工者的宿舍里采访,有意无意地浏览了他们所看的东西,几乎百分之百的是花花绿绿的刊物,还有不少乌七八糟的“非法印刷物”,能找到一本文学作品,可以说像大海捞针。

这使我陡然地悟到,文学如果也用“食粮”来比拟,那么有燕窝鱼翅,有萝卜地瓜,也有臭豆腐。按照人们的文化档次、审美兴趣的需求,文学也要分出档次来。将燕窝鱼翅与萝卜地瓜臭豆腐胡乱地炖在一起,怕是滋味不太妙。决心制作燕窝鱼翅者,可以不去取悦“引车卖浆者流”,无肉的牛排也可以继续无肉,然而,你要想把小说写得好看,有时不得不屈尊从导师或巫师的位置上走下来,这可能是没有法子的事。

我不是说难啃的牛排就是坏作品,有很多难啃的牛排作品被文坛看好,被评论家捧若至宝,而且确实是上上之作,但我不啃。

2002年9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