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智力投资” - 面对秋阳 - 从维熙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面对秋阳 >

有趣的“智力投资”

有趣的“智力投资”

一提起智力投资,人们往往想起出洋培训、办学习班之类。这是企业为了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壮大,在壮大中谋求企业常青的最常见的办法。笔者在本文中谈及的,属另一种有趣的、近似于智力游戏的智力投资。前些日子,笔者曾去中日合资的松下显像管厂走马观花,在厂里目睹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镜头。那是组装车间交接班时的班前会:一个青年工人正在向全班职工讲述一个富有哲理意义的故事。他说他近日读了一篇题目为《鱼钓》的小说,小说描写一个钓鱼者,自不量力去钓一头大鱼,不幸被大鱼拉下水中;钓鱼者终于葬身鱼腹,是这篇小说的结尾。据中方经理张仲文(现已调到市电子办)告诉我:松下各个班组在接班时,没有口号,没有动员;但有一条规定,必须在班前会上轮流由一个职工,讲一个能启迪自己、又能启迪别人的故事。其目的在于潜移默化地以智力游戏之形式提高彼此的文化素质。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种奇特方式进行自我塑造,因而不禁失口喊出了两个字;“真妙!”

不要小看了班前会的这种特殊形式。表面看它属于文化行为,而这些文化行为最终极至,是締造一支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职工队伍,只有如此这般,才能创造出松下更新更美的图案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近曰,接到在美国学习的儿子和儿媳寄来的几盘他们的生活录像带。在录像带中,笔者不无惊奇地发现,美国貌似智力游戏的智力投资,比“松下方式”还略高一筹。录像带其中之一节,出现了美国纽约的某个画廊,这个画廊专门为喜爱美术的儿童和少年提供免费绘画的场地和一切绘画材料。笔者目睹自己的小孙儿笔醮各种色彩,在纸上尽兴涂抹童心童趣之时,一字排开的各个画案上,坐满了挥毫作画的儿童和少年。其中有白种人,有黑种人,有黄种人,有棕种人……这些男女娃娃们画得十分开心,我的小孙儿画的是一幅在美国东海岸刚刚入水的一只船篷,另一幅画的是一列奔驰在美国绿茵丛中的火车。

待孙儿画完之后,我才从镜头中知晓:画是不能全部带走的,绘画的孩子必须留交给画廊一幅或多幅存档。原来在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般的智力游戏之背后,画廊主人有着长远的商业目的。即:这些喜欢绘画的男女孩子们中间,哪怕其中有一位未来成了大画家,在这画廊的档案库存中,都会拥有他(或她)的少作——对任何了个大画家来说,处女作都是价值连城的。因而这种智力游戏,等同于廉价的智力投资,堪称超过“松下”的“绝妙”。

笔者因久久穴居书斋,不敢断言国人企业家中,没有进行这种智力投资的人。这篇短文,不知能否给有雄才大略并放眼于未来的企业家们,一点点有益的启示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