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悲情——“文学之旅”回眸之一 - 面对秋阳 - 从维熙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面对秋阳 >

艺术悲情——“文学之旅”回眸之一

艺术悲情

——“文学之旅”回眸之一

结束了二十年的劳改生涯之后,我曾经有过一次嚎啕大哭的经历。

古人有训:男儿有泪不轻弹。在劳改队中我自认为是个男子汉,可谓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咸都尝过了,但磐石般的重疴使我在长夜中独自愁吟,却没有流过眼泪。

1978年底,我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写电影剧本《第十个弹孔》之际,有一天放映厅里放映《魂断蓝桥》,电影导演艾水(为拍我的剧本活活累死了)拉我进了放映厅。在年幼时,我曾看过这部影片,并没有能唤起我的什么感觉,只觉得男演员泰勒和女演员费雯丽都漂亮得惊人,因而走进放映厅时,我的心情平静如水。

但是剧终人散时,我已然泣不成声,只好低头掩面,匆匆离开现场。艾水追了上来:“你怎么了?”我无言以对。

“你不舒服?”

“嗯。”

他要拉我去制片厂医务室,我婉拒了,这时,他才发现了我睑上的泪痕。搞艺术的人都很敏感,他一下寻觅到了我落泪的缘由所在。他说:“演戏的人是疯子,看戏的人是傻子。特别是干我们这一行的,怎么还会陷到电影的情节中去呢!”

我依然沉默。直到他伴我走进制片厂的招待所的小楼,我才如泻洪闸门被打开一样,失态地大哭了起来。

艾水在我身旁急得搓手,连连说道:“看你,看你,还经过大风大浪呢,感情竟然这么脆弱!”

是的!我当时梳理不清,我为何从挺拔的男子汉,一下子变成了林黛玉。要知道,当时我已是45岁的中年汉子,一部《魂断蓝桥》竟然使我失去理性而痴呆迷醉。中午,艾水为我从食堂买来饭菜,见我仍在面窗而立泪雨纷飞,便询问我说:

“是不是你进劳改队之前有过分手的初恋?”我摇摇头——我当真并无类似剧中的悲情。“那又为了什么?”

我还是个哑巴,我的语言功能似乎都被这部电影给夺走了。当天中午我没能吃饭,艾水也陪我一块充当“绝食”的傻瓜。

而今,回首15年前这幕戏外之戏,我似乎从中品味出了一点什么,可能因为我在无情的囚室内生活得太久了之故,《魂断蓝桥》展现出的人间真情,像横空出世的电闪雷鸣,一下子击中了我。我一时没有那么大的感情承受能力,便有了那一场悲恸的大哭。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这不是悲而是喜,因为它使麻木了的灵魂,在情感的霹雳震撼的瞬间,复归了一个作家的赤子童贞!真正的艺术力量雄浑奇伟,它超越时空,它覆盖伦理,能使生者死,也能使死者生。

那一串串泪滴,标志着我历经二十年的冰雪涂炭之后,对艺术感悟的苏醒与因归。因而每当听见《魂断蓝桥》中那支《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时,我便回忆那次的艺术悲情……

1993.7.18于北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