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 消失的身份 - 风之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消失的身份 >

楔子

2017年10月5日,古老大运河畔的泗洪县殡仪馆白云厅格外忙碌,工作人员紧张地布置着仪式。随着一个又一个花圈摆放到位,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几个年轻人更是好奇地凑近细看。

只见大厅横幅上写“沉痛悼念张道干同志”,两侧挽联“一辈子矢志不渝励后人七十载初心未改传佳话”。让这几个年轻人吃惊的是敬献花圈的有宿迁市和泗洪县两级党委,还有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焦点访谈》摄制组、中央电视台《永远的红军》摄制组、中央电视台《军旅人生》摄制组、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摄制组、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解放军报、宿迁日报……

就在众人以为逝者是一位老干部时,其中一个青年指着一个花圈落款惊呼起来,“咦,是铁血老兵公益项目。”

面对同伴的不解,这位铁血网忠实读者解释,“铁血老兵公益项目是铁血网发起的一个旨在温暖老兵,传承历史,文明爱国,快乐志愿活动!”

“那张道干也是一名老兵?”

“应该是吧。”

中午过后,一波波人群涌入大厅,围观的人们发现其中一位竟是县委书记,更对张道干的身份感到好奇。

“……张道干同志,一位普通党员,初心未改,用他一生的追求诠释信仰的力量!”读完悼词,县委书记用低沉的声音宣布默哀三分钟。

哀乐低佪中,所有人,包括厅口的那几个青年都向党旗覆盖的老人遗体肃穆垂头。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某公司休息室,王雪娟伤感地看着手机屏幕,桌上咖啡渐冷。边上几个年轻职员正热烈地讨论着两位当红明星的恋情。

“哇,13万+话题,超10亿阅读量。”、“我听说微搏服务器还一度崩溃呢。”

听到这些数据,王雪娟眼中悲色更浓,张道干,一个坚撑于危局,出没于烽火的抗日老兵,用70年才找回自己的党员身份,可他的离去,只有寥寥数条新闻提及。

戏子家事天下知,英雄枯骨无人问。唏嘘不已的王雪娟起身离去。

听到动静,一个职员看看王雪娟背影,又瞧瞧那杯一动都没动的咖啡,“王姐这几天怎么了?”

另一个职员随口应道,“我问过王姐,是一个叫……什么来着的老兵去世了。”

问话者用一个哦字结束这个话题,与同伴继续“操心”明星们的家事。

回到办公室,看下手机,还有一点休息时间,王雪娟操作鼠标,点开一段视频静静地看着、听着。

屏幕上,中央台《夕阳红》主持人代表观众问道,“张老,您为什么要坚持找党员身份?”

张道干奋力挺直腰板,“党是我的第一生命,我能不找吗?”

主持人又问道,“网上有观众留言,您的党员身份如果恢复,给不给您钱?”

只见已年逾九旬的老人本浑烛的双眼亮晶晶起来,颤声道,“我不要金,我不要银,共产党是我一辈子的信仰,我要做合格党员!”

话音刚落,掌声四起,主持人、台下的观众,包括工作人员都起立鼓掌。老人也站了起来,颤颤巍巍举起右手,向人们敬了个军礼。

按下暂停键,老人的动作凝固在屏幕上,看着老人眼角的泪珠和很不标准的军礼,王雪娟的双眸也湿润了。

一辈子的信仰!王雪娟是铁血老兵公益项目一名志愿者,全程参与了帮助张道干老人的过程,她十分清楚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不仅仅是老人的誓言,更是整整70年的时间恪守、履行。

王雪娟缓缓闭上眼睛,张道干老人的往事如一幅幅画卷闪过脑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