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利用MACD构建交易系统
一、交易系统的构建要素
(一)入场信号
特定的macd金叉形态
常规金叉增强条件:当macd指标中的dif线向上穿越dea线形成金叉时,这是一个基本的买入信号。但为了提高信号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条件。例如,要求金叉发生在零轴上方,且dif线和dea线的斜率均为正值,且斜率较大。这种情况下的金叉表明市场处于强势上涨的初期,上涨动力较强。
与成交量配合的金叉:成交量是市场交易活跃度的重要体现,当macd金叉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的逐渐放大,说明市场资金积极参与,买入信号更为可靠。例如,在金叉形成当日,成交量较前一日增加20%以上。
与其他指标的配合条件
kdj指标的协同:kdj指标是一种常用的短期波动指标。当macd金叉出现时,如果kdj指标也在低位形成金叉,且k值和d值均小于20,此时两个指标相互印证,买入信号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这表明市场不仅在中期趋势上有向上的动力,短期波动也处于超卖后的反弹初期,短期内股价上涨的概率较大。
均线系统的支持:均线系统可以反映市场的平均成本和趋势。当macd金叉时,若股价同时站在5日均线和10日均线上方,且5日均线向上穿越10日均线,形成均线多头排列,这意味着股价在短期和中期均处于上升趋势中,为买入信号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二)出场信号
基于macd的死叉
当macd指标中的dif线向下穿越dea线形成死叉时,是一个常见的卖出信号。然而,为了避免过早或过晚卖出,我们可以结合其他因素进行判断。例如,如果死叉发生在股价大幅上涨后,且dif线和dea线的斜率均为负值,且斜率较大,同时股价跌破了10日均线,此时可以考虑卖出股票。
背离确认
顶背离卖出:当股价创出新高,但macd指标中的dif线和macd柱状线未能同步创出新高,形成顶背离时,预示着市场上涨动能减弱,股价可能即将反转下跌。在顶背离出现后,如果股价跌破了近期的上涨趋势线或者重要支撑位,同时macd指标出现死叉或绿柱开始放大,此时应果断卖出股票。
底背离买入后的卖出:在底背离形态出现后买入股票,当股价上涨到一定幅度,且macd指标中的dif线和dea线开始走平或向下拐头,同时出现了明显的卖出信号(如kdj指标的高位死叉、股价跌破5日均线等),或者达到了预定的盈利目标,此时可以考虑卖出股票,锁定利润。
达到预定盈利目标
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前,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一个预定的盈利目标。例如,设定盈利目标为买入价格的30%。当股价上涨达到或接近这个目标时,即使macd指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卖出信号,也可以考虑卖出部分或全部股票,实现盈利目标。同时,要结合市场情况和其他技术分析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市场整体趋势仍然向好,可以适当保留部分仓位,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三)仓位管理规则
根据macd趋势调整仓位大小
多头趋势下的仓位增加:当macd指标处于多头趋势时,即dif线在dea线上方且macd柱状线为正值,并且呈现逐渐放大的趋势,说明市场处于上涨行情中。此时,如果市场环境也较为稳定,可以适当增加仓位。例如,初始仓位为30%,当macd指标满足上述多头趋势条件且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将仓位逐步增加到50%-70%。具体增加的幅度可以根据市场的强弱和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调整。
空头趋势下的仓位降低:相反,当macd指标处于空头趋势时,即dif线在dea线下方且macd柱状线为负值,并且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表明市场处于下跌行情中。此时,应及时降低仓位,以控制风险。可以将仓位降低到20%-30%甚至更低,具体取决于市场的下跌幅度和个人的风险偏好。如果市场出现严重的空头信号,如macd指标在零轴下方出现大幅下跌且伴有死叉等情况,也可以考虑空仓观望。
结合市场环境调整仓位
市场整体强势时的仓位策略:在市场整体处于强势上涨阶段,如大盘指数持续上涨,多数股票表现良好,行业板块热点轮动活跃时,即使个别股票的macd指标出现短期的调整信号,也可以适当保持较高的仓位。因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股票的回调幅度可能相对较小,且很快可能会重新上涨。此时,可以将仓位维持在60%-80%左右,重点关注那些macd指标仍然保持强势的股票,或者等待回调后的买入机会。
市场弱势时的仓位谨慎:当市场整体处于弱势下跌阶段,如大盘指数持续下跌,市场成交量低迷,大部分股票走势疲软时,无论个股的macd指标表现如何,都要保持谨慎的仓位策略。此时,应降低仓位至30%以下,甚至空仓休息,以避免市场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损失。等待市场出现明显的企稳迹象和积极的信号后,再逐步调整仓位。
(四)风险控制机制
止损设置
固定比例止损: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策略,设定一个固定的止损比例。例如,将止损位设置为买入价格的8%。当股价下跌达到这个比例时,立即止损卖出,以限制亏损的进一步扩大。这种止损方法简单直接,易于执行,但可能会在一些短期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过早触发止损。
技术形态止损:结合股价的技术形态来设置止损位。例如,如果在买入股票后,股价跌破了重要的支撑位(如前期低点、均线支撑等),或者出现了明显的反转形态(如双顶、头肩顶等),此时应及时止损。这种止损方法可以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但需要投资者对技术形态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动态止损:随着股价的上涨,不断调整止损位,以保护已经获得的利润。例如,可以采用跟踪止损的方法,将止损位设置为股价上涨后的一定比例下方。比如,当股价上涨了20%后,将止损位调整为买入价格加上股价上涨幅度的50%(即买入价格x1.1)。这样,即使股价出现回调,也能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及时止损出局,避免利润回吐过多。
止盈设置
目标价位止盈:在买入股票前,根据对股票的分析和市场情况,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价位。当股价达到这个价位时,果断卖出股票,实现盈利目标。目标价位的设定可以结合股票的估值、历史价格走势、行业平均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对于一只估值合理的股票,根据其历史价格波动范围和行业发展前景,预计其在短期内有30%-50%的上涨空间,那么可以将目标价位设定在买入价格的1.3-1.5倍左右。
分批止盈:为了避免在股价上涨过程中过早卖出全部股票而错过后续的上涨行情,同时也为了锁定部分利润,降低风险,可以采用分批止盈的方法。例如,当股价上涨达到预定盈利目标的50%时,卖出一部分股票(如30%-50%的仓位);当股价继续上涨到接近目标价位时,再卖出剩余的股票。这样可以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持仓。
根据技术指标止盈:除了目标价位止盈外,还可以根据一些技术指标来判断卖出时机。例如,当macd指标出现顶背离、死叉或者股价跌破重要的均线(如5日均线、10日均线等)时,可以考虑卖出部分或全部股票。这种止盈方法可以结合市场的短期波动和技术信号,更及时地把握卖出机会,但需要投资者对技术指标有一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