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练字 - 你欠我一个拥抱 - 泗水刘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零八章练字

想到李然,张元春突然想起了那张纸条。她连忙翻身起床,摘下身上那浅黄色的背包,胡乱地翻找一气。

里里外外翻了好几遍,张元春依然没有发现那张纸条的踪迹。“放哪儿了呢?”张元春暗自嘀咕着。她努力地回忆着自己在南安一中校门时的情形,想从中找到点线索。只是一想到范德西的模样,张元春的心思顿时就乱成了一团。

张元春幽幽地叹了口气,翻过身子,仰面躺在床上,张着眼盯着黑乎乎的天花板悠悠地出神。

三天前,林妙香把张元春送到了外婆家,让外公林玉贤帮张元春找份暑期工作。谁知林玉贤一听就不乐意了,说张元春这么小的年纪怎么能出去工作,任凭林妙香说什么都不答应。只是后来还是徐婉荣在一边打了个圆场,说张元春许久没有到自己家里来了,先在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其他的事情回头再说。

林玉贤对张元春的学习很是上心,里里外外地盘问了一番后,却发现张元春的字是个硬伤。于是林玉贤便让张元春跟着自己练字,并承诺说张元春若是暑假结束把字练好了,到时候自己就给她发“工资”作为奖励。张元春无奈,也只好答应下来。

林玉贤再三强调说写字需要静心,手中一旦握笔,就要清空脑子中的杂念,浑然肃立。只有这样,方才能写出一手好字。张元春照着外公说的那样做了,只是任凭她怎么努力,李然的影子总是会时不时地冒了出来。正因为如此,张元春没少挨林玉贤的批评。

傍晚的时候,张元春壮着胆子跟林玉贤说自己今晚要去见同学。林玉贤听了,半天没说一句话,不过好在最后林玉贤还是同意了,只是叮嘱张元春要注意安全,记得早点回来。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张元春的心里忍不住一阵失落。她蓦地岔开手指,胡乱地挠了挠自己的头发,显得很是懊恼。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元春竟然悠悠地迷糊着了。待她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张元春发现天色已经大亮了。张元春连忙翻身起床,胡乱地整理了一下衣服便走下楼去。

徐婉荣正在摆放着餐具,见张元春一步一步地从楼梯走了下来,便笑着说道:“元春,你昨晚是怎么啦?都没洗漱就睡着了。我本来想喊你起来的,可是看到你睡着了就没叫你。”

“噢......”张元春低低地应了一声,这时才发现自己嘴巴里苦涩得厉害。

“你快去洗漱吧,你外公散步也快回来了。待会一块吃早饭。”说着,徐婉荣便转身走进厨房忙活去了。

不多会的工夫,林玉贤便拎着一包油条走了进来。他见张元春坐在餐桌边上发呆,便笑着说道:“元春,想啥呢?”

“外公......”张元春陡然间回过神来,赶紧打了声招呼。

“坐,坐坐......”林玉贤见张元春作势要站起来,连忙摆了摆手。“元春,我本来昨晚还想让你再练会字呢,谁知你竟然睡着了。那个,昨晚漏掉的时间今天可得补回来咯。”

“好的。”张元春高兴地应了一声。

这时,徐婉荣端着热气腾腾的豆浆走了过来。“来,来来......元春,外婆新磨的豆浆,可甜啦。豆浆配油条,陈抟睡不着。就算是再大的懒虫,只要吃了我这豆浆油条,保证他不想再睡了。”说着,徐婉荣径自咯咯地笑了起来。

林玉贤也跟着呵呵一笑。“我说你啊,饭烧得不怎么样,话说起来倒是一套一套的。真是做得好不如吆喝得呢。”

“噢......我饭烧得不好,那你也不是这么多年都吃了么?不是也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么?你啊,就别不知足了。”说着,徐婉荣端了碗豆浆递到了张元春的面前。

“谢谢外婆。”张元春赶紧伸手接着,还不忘道了声谢。在外婆家住了这么多天,张元春已然对外公外婆的生活秉性多少有了些了解。她这时却突然想起自己父亲在世的时候,自己家里不也正是这副模样的么?想到这,张元春的心里禁不住一阵失落,只是独自低着头抿着香甜的豆浆。

林玉贤见张元春默不作声,便笑着问道:“怎么啦?元春,昨晚没睡好么?怎么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呢?”

“没呢,外公。”张元春勉强抬起头来,接过了外婆递过来的油条。黄亮亮的油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惹得张元春心里顿时又是一阵感伤。

“元春,发啥楞呢?赶紧吃啊。吃完了你把那个《乙瑛碑》再看一遍,试着找一下感觉,然后我再教你。”说完,林玉贤便大口地嚼着油条,脸上显出了一丝得意的表情。自从张元春到自己家后,林玉贤陡然间觉得自己的生活又开始丰富起来了。不仅仅因为张元春是自己的外孙女,更重要的是林玉贤似乎想在张元春的身上弥补当年在林妙峰姐妹二人身上留下的遗憾。所以当林玉贤听说张元春想去打工时,林玉贤当时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要好好陪陪张元春,让她跟着自己好好学点东西。

“好。”张元春低低地应了一声,便埋头继续吃起饭来。

吃完早饭,张元春便径直走上楼去了。林玉贤的书房在二楼正中央的位置,占了好大的空间。张元春悄然走到房门前,轻轻地伸手推开了书房的房门,一股清新的墨香顿时迎面拂了过来。

书房被林玉贤布置得古色古香,浑然一体。书房两侧摆放着紫檀木做成的书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有序摆放着新旧不一的书籍。既有泛黄的厚厚古本,也有明亮的新书。除了靠近窗户的位置摆放着一张书桌外,书房的正中央还摆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桌子,那是林玉贤平时练字的书案。

书案上有序地摆放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一个不少。一对洁白的汉白玉镇纸轻轻地搭在毛毡上,分外惹眼。在书案的一侧,还有一对成色古旧的紫檀木镇纸,安静地躺在书案上。那对紫檀木镇纸看上去显然已经有些年头了。

张元春回身掩上房门,便轻步走到了外公的书桌前。古旧的书桌看起来并不黯淡无光,反而透露着丝丝的莫名的气息。桌子上摆放着一本金黄色封面的古籍,封面上印着法相庄严的佛祖像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几个字。

张元春知道那是外公平时抄写时候用的书,只是让她不明白的是外公为何会不辞辛劳用蝇头小楷抄写那么多的文字。

张元春掩盖不住内心的好奇,便伸手捡起了那本《金刚经》。果然,张元春一翻开扉页,便不由得叹兴起来。上面尽是些佛家用语和一些看不懂的词语,尤其是一些拗口的语句,让张元春读起来很是费力。

张元春觉得自己很是意兴索然,便回身走到书案边上,照着林玉贤叮嘱过自己的姿势坐了下去。张元春第一天练字的时候,林玉贤压根就没让她握笔,只是让她先练习坐姿,足足让张元春在凳子上坐了一个上午。

张元春记得林玉贤当时跟自己说让她先学习坐书,然后才是立书,最后是跪书。而坐书最讲究的就是坐姿,一定要做到“三正两开一安”。三正也就是头正,眼正和手正;两开就是要肩开,手开;而一安就是足安,也就是两只脚要放整齐了。

当初张元春没想到些个字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只是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只得按照外公说的去做。一开始的时候,张元春觉得浑身上下很不舒服,没坐上多久,就累得腰酸肩痛的。不过好在林玉贤的严厉要求下,张元春最终还是适应了,她竟然惊讶地发现这样的坐姿坐久了一点也不觉得累。

张元春端坐在凳子上,呆呆地盯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纸张。上面是自己这两天来练习的笔画,尽管只有横竖撇点折几种,但这已经让张元春找到了些许的感觉。只是这时张元春突然想起自己刚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张龙飞第一次看到自己她写的字便笑着说张元春没有遗传自己好的因素。

张元春依稀地记得张龙飞写得一手好字,龙飞凤舞的模样看起来很是舒服。当年张元春不懂书法是什么,只是觉得自己父亲的字迹比语文老师的字看起来漂亮多了。

正思忖间,林玉贤推门走了进来。他见张元春坐在书案边上呆呆地出神,便笑着问道:“元春,想什么呢?”

张元春猛地一怔,这才从一下子回过神来。她连忙站起身来,讪讪地应道:“外公,我......我没想什么。”

林玉贤一生都和学生在打交道,知晓这些孩子们的心思。他一眼就瞧出像张元春这般年纪的孩子,心中早就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于是他也不多问,只是轻轻地走到书案边上,轻轻摩挲了书案上的那对紫檀木镇纸。

“元春,你昨天下午练习的我后来又看了会。我觉得你的内心深处还是没有完全能平静下来,你看......”说着,林玉贤伸手捡起一张元书纸。

那是张元春昨天下午练习用的,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横折和竖折。张元春知道自己昨天整个下午都心不在焉,心思全然没再练字上面。只是让她没想到竟然被外公看了个玲珑剔透,不由得一时间羞红了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