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王局长的权钱迷途
在一个繁华的城市,有两位官员,分别是城建局的王局长和财政局的赵副局长。这两人在官场上沆瀣一气,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搞得当地的政治生态乌烟瘴气。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随着反腐行动的大力推进,他们的罪行终于被揭露,双双被送上了法庭。法庭上,证据确凿,两人被判处死刑。
临刑前,在那狭小的牢房里,王局长突然心血来潮,吟出一上联:“哎!我本清廉,有贤弟何贪巨款?”
赵副局长一听,眼睛一瞪,不甘示弱地接着对出下联:“呸!弟虽贪财,是良兄怎纵私欲?”
执行监督的纪委工作人员给凑了一横批:“到底怨谁?”
说起这两人的贪腐之路,那可真是充满了荒唐与讽刺。
当初,城市有一项重大的市政工程要上马,这可是一块巨大的“肥肉”。王局长利用手中审批项目的权力,暗示各大建筑公司给他送好处。而赵副局长则在财政拨款方面做手脚,虚报预算,中饱私囊。
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为了拿下这个项目,先是给王局长送了一套豪华别墅,又给赵副局长送了一辆豪车。王局长和赵副局长心领神会,暗中操作,让这家公司成功中标。
工程开工后,为了节省成本,建筑公司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不达标。市民们怨声载道,纷纷投诉。但王局长和赵副局长却置若罔闻,继续收受贿赂。
后来,城市要建设一所新的学校,本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可这两人又动起了歪脑筋。王局长在招标过程中故意设置障碍,排除那些正规有实力的建筑公司。赵副局长则在资金拨付上拖延时间,逼迫建筑公司给他们行贿。
有一次,上级领导要来检查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王局长和赵副局长提前得到消息,急忙安排人做假账,伪造文件,试图蒙混过关。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一位正义的市民实名举报了他们的罪行,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纪委迅速成立专案组,对他们展开深入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王局长和赵副局长起初还互相包庇,试图掩盖罪行。但随着证据越来越多,两人开始互相指责,推卸责任。
王局长说:“都是赵副局长贪心不足,非要收那么多钱,把事情搞砸了。”
赵副局长反驳道:“明明是王局长你先开的头,拉我下水。”
纪委工作人员看着他们丑陋的表演,严厉地说:“你们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现在还在这里互相推诿,真是无耻之极!”
最终,法院依法判处他们死刑。
临刑前的日子里,王局长和赵副局长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悔恨之中。
王局长哭着说:“我当初要是能坚守原则,不被权力和金钱迷惑,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赵副局长也懊悔不已:“我真是鬼迷心窍,跟着王局长干这些违法的勾当。”
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这对官场“双贪”的荒唐闹剧,成为了当地的一大丑闻。也给其他官员敲响了警钟,告诫他们莫伸手,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