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改进的方向
或许对于现在如同旭日东升的大金来说,人民军不过是一个强壮点儿的蚂蚁。
但这只蚂蚁现在也在尽可能的武装着自己,军工部门的计划中,大量在战场上被缴获的武器被回炉重造。
目前,人民军境内有三十个高炉可以使用。
配合上水利锻车,虽然目前因为工艺技术,人民军还没法制造板甲,但却可以生产一些更好的武器了,比如说将斧头和长矛结合成为了斧枪。
虽然重心比较靠前导致长度不能像是长矛那么长,但这些斧枪还是被近战兵所使用,尤其是一些基因战士们。
当然,人民军不可能全部装备斧枪,还是以长枪为主,这让人民军的方阵从原本的长枪方阵,变成了一种混合方阵。
保留了进攻能力的同时让近战不那么尴尬了,说到底长枪方阵正面固然无敌,但也有不宜转向的缺点,虽然现代的队列训练能让方阵更好的转向,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问题的。
不过这对于已经回到根据地,开始换装的人民军来说都是可以克服的。
尤其是目前李兆开始组织新的训练之后。
不同于宋军因为和平时期而缺少训练,人民军的军事技能训练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在整个上午,他们都在进行新的训练,只是通过演习,他们发现在同样步兵互殴的情况下,长矛多的那个连队往往能够取得胜利。
而少数假想敌部队的斧枪步兵更是根本打不过同样数量的持矛步兵。
这让李兆有些意外。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商量的是,我们步兵的武装要怎么配比。”李兆在饭前组织了一次军官会议。
“其实我们都是车兵,有那些松木炮和神臂弓的情况下,步兵装备怎么样没啥关系吧?”白伟明说着他的看法。
那就是以车阵为主的人民军没必要强调步兵的组织性,因为说实话,步兵这种东西就算是再怎么强,也就那样。
“其实我们可以发展一种突击步兵的,车阵用于牵制对手,然后用突击步兵来进行一锤定盈的战斗。”倒是戴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虽然之前在禁军中并没有太高的职务,只是一个教头。
但他有的是想象力。
“而且这些突击步兵是我们兄弟组成的对吧,身披重甲,手持更大的斧枪。”白伟明听到戴于的意见之后,也是有些意动。
“没错,就是这样,反正你们的体格,马匹也承载不了。”戴于不由得高呼到。
只是这一下让几个被李兆提升的军官有些不太高兴了,这可以说是他们永远的痛了。
毕竟那个男人不想骑马呢?但他们不行,因为体重太高,很多人都找不到合适的马匹,甚至行军的时候都因为重量的关系不让上马车。
当然,李兆也是一样,行军从来都是徒步的,这才让他的“子嗣”们不至于造反。
不过哪怕是这样,他们也多有不满了。
“好了,我们都是一样的不是么?我们得到了强壮和百毒不侵的身体,但失去了骑马的权利,但没关系,我们不骑马一样可以砍翻所有敌人。”李兆连忙打着圆场。
这下才没让会议变成武装冲突。
不过哪怕是这样,这些人也还是小声嘟囔了几句,什么这也不是我想的,我这也是因为受伤才这样的等等,其中又以白伟明的声音最大。
“咳咳,好了,我们继续下一个问题吧,改进车辆,能不能改进一下?”李兆说着他刚刚想起的事儿。
“我们之前的经验教训是这些车太颠簸了,很多士兵在没有到达战场之前就因为颠簸而失去了战斗力,如果我们的车可以更稳当,就没问题。”白伟明也是尽到了参谋长的义务。
该通报的情况,他是一点儿也没落下。
“那没办法。”李兆对此摇了摇头,在橡胶大量应用前,乘车的舒适性始终是一个问题。
但他们有车没车是两个情况。
“我们能不能提供一些软塌给战士么?农民的一些麻布卖不出去。”曾经作为李兆副手,然后在黑河一战之后被降职成为士兵的王兰并没有自暴自弃。
而是很扎实的在基层干了起来,现在又因为在上次和宗泽的战斗之中立功,成为了一个低级军官。
此时的王兰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现在虽然皮肤黝黑了很多,但精神却很饱满和之前一脸病恹恹的样子截然不同。
像是农民家的麻布卖不出就是他从一些战士中打听到的。
传统华夏就始终强调男耕女织,人民军虽然提倡解放生产力,但却并没有把这些东西当做陋习给改革掉。
所以不少农民家里有一些麻布在。
“所以你认为,我们应该将麻布当垫子?”李兆也明白王兰的意思。
“没错,虽然麻布并不怎么舒适,但总比坐木头强。”王兰对于李兆的节俭很是不满。
说好听点儿,李兆是节俭,说难听点儿就是抠门,而且老是在不那么昂贵,但却很重要的地方抠门。
比如说战车外边甚至裹着一层铁皮,但内部就是没有坐垫。
“好吧,下一个问题。”李兆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这件事儿,至于众人也是没有反对。
李兆的问题提完了,接下来就该众人提出自己的建议了。
“我们以后就用战车么?这样是不是有些过时了?”白伟明很直接的提出了他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想要一个答案。
“没啥过时不过时的,战车确实好用。”项天倒是不觉得战车有啥不好,毕竟他们正是依靠战车的冲击力和携带能力,在战场上击溃了宋军精锐。
“可是我们的敌人也会仿制战车啊,尤其是宋军,他们如果大量装备战车,我们的优势不就是没了么?”白伟明说着他所担心的问题。
在战场上,任何人的任何技艺都会被偷学并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