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用这个来助力是个不错的主意
现在,看见同一图案的小洋伞,柴龙心中似乎有所触动。这个触动使他的心头有好一会不能平静下来。他拦住这个打伞的年轻女人,问这种伞在哪买的。
可能是柴龙的动作有些突然,这个女人吓了一跳。
“对不起。我想买这种伞。”柴龙赶紧为自己的行为补救。
这个女人回头一指。
柴龙看见,那边有一家卖伞的门店。门口挂着各式的伞具。
估计牛云还没回来。即便回到家,邻居会打电话告诉。柴龙这就往这家卖伞的门店去。
进到店里,发现这是一家前店后厂式的门店。
看见有客人进门,守着店面的中年女人起身。
“买伞吗?”
柴龙回应,“哦。看看。”
“你是自己用,还是送人?”
柴龙答非所问:“这种油纸伞,会有人买吗?”
“有的。买的人不少。”
“你们只做工艺伞吗?”
“其它伞,也做的。要看吗,后边就是厂子。”
柴龙问:“什么伞,都可以做吗?”
“可以呀。只要有图纸,你要什么样的,都可以定制的。”
柴龙又问:“可以看看制作过程吗?”
“可以。当然可以。你需要定制吗?量大吗?”
“先定制几百把。后面看情况,也可能量会增加,一个批次一千把吧。”
女人朝后面厂子里叫了一声。不一会,从里面过来一个中年男人。
这个男人向柴龙伸出手,做了自我介绍,“我姓邓。你叫我老邓,或者叫邓老板也行。”
邓老板领着柴龙来到后面的厂里。
厂里有二十几个工人。有几台制作伞的小型机器。
柴龙问了一些问题,价钱,材料。邓老板一一解答了。
因为这是制作伞具的现场,柴龙也就目睹了油纸伞的制作过程。
邓老板告诉,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作,有雅致天成的美感。尼龙钢骨伞不可能达到油纸伞的境界。
接下来,柴龙听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可能,邓老板对每个来车间的客人,都会这样说吧。
传说,最早的伞,由鲁班的妹妹发明。
鲁班常在野外作业,遇到下雨天,浑身上下湿透。
妹妹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为哥哥遮雨。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妹妹制作出来的东西,展开的样子像一个小亭子,收拢起来如一根棍子。
这就是最早的雨伞。
最早的雨伞是笨重的。
柴龙听了这个传说之后,有话要问。
“你这里制作伞具,应该有年头了吧?”
“不瞒先生,我这里是祖传的手艺。”
邓老板告诉,d县制作油纸伞有多少年历史,他家制作伞具就有多少年历史。
柴龙问:“d县制作伞具,有多少年历史?”
“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柴龙侧脸看了身边这个男人,说:“听你这话,你应该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
“好眼力。正是。”
两个人说着话,来到染色车间。
邓老板告诉柴龙,仅伞面上的染色就有20余种。
柴龙这就看见,有的绯红如晨曦,有的蔚蓝如净空,有的翠绿如碧水。
而且,图案千变万化,或单色,或套色,五彩缤纷。
工艺的精致更是让柴龙叹为观止。
仅仅在秀丽的伞面上,就有刷、喷、画等多种工艺,并且呈现出风景、山水、花鸟虫鱼……
柴龙有感觉,制作油纸伞的整个过程,实在是复杂。
如果,张寨沟这个品牌,借用这种形式,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