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最亮丽的房子用来干这个
牛村长听了柴龙的构想后,嘴里可是啧啧连声。“之前,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柴龙很想说,你要是想到了,张寨村早就脱贫致富了。
这话,当然不能说。要是说了,牛村长的这张脸面往哪搁。
这天,张寨村后山那边热闹起来。
联系好的钢结构板房公司,已经派来施工队,
张寨村从来没有闹出这样大的动静,现在,有挖掘机推土机载重自卸卡车开到了后山下。
这场面,在这个沉寂的山村,可谓壮观,可谓振奋人心。
早早晩晚,不少村民过来看热闹。
村民们也就知道,这支施工队入驻后山,要用一个月建成两个大车间。
对于工程进度,有好事的村民,每天来到工艺品合作社向大家报告。
“开始施工了。”
报告这个消息的人,把壮观的场面描述了一遍。
如果是之前,听说了这事,大家是要起身去亲眼看一个究竟。现在,不行了,在上班呢。因为要拿到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就少去了自由。
有人感叹起来,“班,不是好上的。工资,不是好拿的。”
有人附和,“可不是。当农民当惯了,一下子,有纪律约束,还真的不适应。”
“想看,还不容易。下班后,去就是了。”
“我们下班,人家也要下班的。”
“不是的。听说,柴龙对这个工程,有要求,要争取在一个月内完工。”
“这是盖大房子。不是码鸡窝。”
“还就让你蒙对了。听说,就是建大的鸡窝。”
啊。不会吧?
又一天,有人来报告消息。
“从外面拉来的石料。这不是折腾嘛。山上的石头也可以凑合了用的。”
合作社里有人提醒,“后山上的石头,只能用十年。过了年头,就粉掉了。”
“倒基础,没关系的吧。”报告消息的人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败家子,不会过日子。
合作社里有人说:“就这个样子的败家子,你当一个。”
显然,这样的败家子,不是你想当,就能当上的。报告消息的人这就转身离去。
这个人,不是工艺品合作社的人。他归张青山管,是哈罗赵那个农产品公司里的人。
后来,报告进度的人有所增加。这些人,基本上闲着没事做的。
“开始倒基础啦。那个场面,可是大呢。连续开来两台大的灌浆车。”
“可不是。乖乖隆的咚。好大的面积。起码有我家二十个院子大。”
“你看的不对吧。起码有你家四十个院子大。”
再一天。
“我的娘哎。这速度,也太快了吧。有这么盖房子的吗?”
“是太厉害。基础出来后,把角钢往上面架起来,拧拧螺丝,框架就出来了。”
“这进度,估计,用不了一个月。”
“是的,是的。有二十天就够了。”
这些来工艺品合作社传播消息的人,显然,报告消息时,或多或少都带着兴奋。就好像那两个大车间,是他们家的。
“天啦。框架上铺板子了。这才看出来,那个车间什么的,才叫大啊。”
“两个车间呢。”
“都带上楼的呢。有一个,在一头是两层,有一个,就是直接的,上下都是三层。”
“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听说的,可靠消息。三层的,养鸡。”
“真的养鸡吗?你不会搞错了吧。”
“太可惜了。这么好的房子,用来养鸡。柴龙是怎么想的?”
在张寨村,除了张小米家的小楼,村民们就没有哪家有过好的房子。现在,柴龙在那座山下,盖起的两个超大车间,吸引了三个自然村人的注意。
是的,开始时,只是张寨村,后来,西边的王寨,东边的周寨,都有人过来观望、观望后,就近,拐到张寨来走亲戚串门,顺带喝一杯酒,唠唠家常话。
也有人来到张原家的院子,看看这里的合作社到底做些什么。
这就生出来事,周寨和王寨过来的人,对牛村长就有了意见。
好事,不能全是你张寨自然村吧。好歹,周寨和王寨,同属于张寨行政村。你牛村长一碗水,要端平吧。你不能只让我们种种红薯和山药,也应该让我们学一学张原的手艺。
说白了,另外两个自然村的村民,想每个月也有个基本工资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