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八.第14章心魔 - 如梦天下 - 沐晨熙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如梦天下 >

一十八.第14章心魔

有了向导的方便之处就是只要交代好了去哪便跟着他们走就行,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不必担心迷路也无需考虑吃喝,晚上也不会餐风露宿,就连那些准备半路截道的山匪也被他们从小路绕了过去。

没有了山匪的骚扰,大家这一路都很开心,唯独李明义却是闷闷不乐,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似乎习惯了先前是大家的焦点,而当道长成为众人的中心,心里莫名的有了一些失落感,虽不强烈但却真实存在于心底,加之他又不喜欢与人多言语,所以这种情绪带来的沮丧的表情便自然的显在脸上,每个人都看得见但每个人都没在意,即使最亲近的沈梦也只顾着和小北嬉闹,对于李明义的异样只是偶尔投来不解的表情。

李明义不是也不想让人觉得他是个心胸狭隘的人,所以他努力的想让自己表现的轻松一点,不过这种强做之态反而让他觉得更反感,于是索性也不在意了,只要不在赶路,他便一人偏安一边,取出刀来,想着那日与群匪厮斗的过程,一招一式的比划着。当然,一边回忆一边出招,动作上既慢又不连贯,有时候一招还要反复的比划几次,所以也没有人在意李明义在干吗,只是以为他是闲的无聊才耍刀玩的。

“你的出刀招招要取人性命,这样也太过于毒辣了。”李明义也不知常道长何时站在他身后的,猛听到他这一说,便停下身子,收刀转过来,诧异的看着道长:“这,这你也看得出来?”

道长面露微笑:“大概吧,能看出一点,你这一招一招的比划,一样的招式一次比一次出刀要狠,所以我能看出来一些。”

李明义也笑道:“如果对方人多,解决的越快,才能从容的脱身,要不然缠都缠死了。”

道长捋了捋他的山羊胡子,点头道:“你说的在理,不过你为什么要把自己陷于敌众我寡的地步呢,这样对自己对身边的人都不好,自己能力再强,也不能陷自己于危险之中,也不能视对方为草芥。”

李明义听罢定了定神,皱着眉头看了看道长,又看了看远处嬉闹的沈梦和其他人,舔了舔嘴唇,撩了个刀花将刀收在身后,撇着嘴说:“两军对阵,哪有什么你仁我慈,我不对他狠便是他对我狠,不将他打垮,他势必反咬你一口,那才是险自己和身边人于危难。”

这回轮到道长皱眉头了,本来想劝李明义心存善念,但却被他一番说辞驳的无法回答,此刻才后悔只顾着习武,没有跟师傅多学些道理和经论,只好尴尬的回道:“你说的也对,最好的办法是将危险清除掉,这个也是我多年前悟到的道理,不过就你刚才的出招,勇猛有余但防御不足,那还不是陷自己于危险?”见李明义有些不解,道长便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掰掉叉枝,指着李明义说:“你把你刚才那几招背着我使出来,我看你能否防的住我?”

李明义将信将疑的背过身去,慢慢的使出刚才琢磨的招式,到刚出手,道长便摇头道“慢了”,于是李明义抖擞精神,用足了力气,急急的一招使出,当然他是知道道长在身后的,对身后也是做了提防,也感觉到了道长从身后斜斜刺来一剑,所以很迅速的回刀转身,但还是慢了一些,很明显道长手中的树枝从后腰处划过。再使一招,还是被道长在后肩处轻轻戳了一下。

李明义停下身子,纳罕的看着道长:“这是为何?”

道长笑道:“攻守不能兼备也。”

李明义还是不解:“可是,我已经提防着身后了,为何还是被你击中?”

道长还是微微一笑:“你既要置对方于绝地,势必出招快如脱缰之马,所以,你见过脱了缰的马能一下子拽回头的吗?”见李明义一脸沮丧沉默不言,道长继续说道:“你算是防的快的,我也只能轻轻伤着你,若是别人,定是要了他的性命。”

此话一出,李明义顿失颓废,满脸得意之色:“大丈夫受点小伤怕啥,千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万军之众犹过无人之境,哪有那么简单,只要不丢了性命,自然还是好汉。”

李明义如此的言语顿时让道长失了笑容,傻傻的看着李明义,默默的丢了手中的树枝,转身而走,边走自语道:“唉,我这道行还是不够,还得好好修行。”

翌日小中,李明义依旧如前几日一般走在最后面,走着走着队伍便不动弹了,李明义正够着脑袋往前看发生了什么,那小北已迅速的蹦现在面前:“李大哥,道长请你前面说事。”说完,便又如羚羊般跑跳着回去了,李明义来不及问为什么也跟不上,便只好快步向前面走去。

队伍的最前面,道长正在跟两位向导围坐在一块空地上,地面上零零散散的摆着一些树枝和小石块,看见李明义来了,道长连忙招呼他坐在自己身边,指着地上那些树枝石块说道:“再翻过前面那座山就到匪窝了,刚我也了解了下,就是不算上三当家那帮人,那群匪也有四五十人,所以,明天就我们两个去,你可害怕?”

李明义正盯着地上的树枝石块发蒙,也不知道他们摆的什么,听到道长这么一说,不加考虑道:“这有什么好害怕的,他们是匪又不是鬼!”

大家哈哈一乐,道长支走其他人,拉着李明义倚树坐下:“你知道我为什么只让你一个人跟我去?”

李明义看了看道长,笑着说:“匪窝凶险,人多累赘,若是只有我们两个,那倒是还有机会冲出来。”

道长笑而不语,站起身来说道:“可惜了,你天生是。。。。。。”话刚说一半,道长便觉不妥,连忙又说道:“其他的我就不再交代了,明天我们早点出发。”说完便慢慢的向路边树林里慢慢踱去,寻了棵大树底下盘腿打坐。

自打和其他人分开,道长便一直走在前面寻路,李明义则时松时紧的跟在后面,两人也不怎么说话,道长生怕走错了路,李明义则满脑子是和山匪打斗的场面,虽然道长先前一直交代去匪窝只是为了拿回金饼,若是形势不对便委身而退,但是李明义却不想灰溜溜的离开,他则在心底打定了注意,不管对方愿不愿意给,也不管道长到时候是否放弃,他反正是不拿回东西绝不离开,一来他不是个随意便言放弃的人,二来他也想是借这次机会表现自己,重新成为众人的焦点,但是匪窝里什么情况他现在是一点也不清楚,也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能得到好的结果,还是将自己和道长都陷于危险之中,渴望和不安的心理重叠在了他的脸上,所以他一路都低着头。

本以为翻过了山便到了,其实这一段路还是蛮远的,顺着山坳走了有小半天才到了一处峡谷,道长站在谷口看了半天才确定:“对了,是这了,穿过这山谷,便是匪窝。”道长回过头来叮嘱李明义:“他们说这山谷曲折,又有暗哨把守,所以我们一定要留心点。”

李明义心魔未散,也没听清楚道长说什么,连忙展颜喃道:“哦,哦,什么,什么?”

道长见李明义心不在焉,正想再说,突然从一侧崖壁上跳下一人,将两人都惊得往后退了一步,再看那人,竟是小北。

“你们走的太慢了,我在这都等了有一个多时辰了。”小北一边拍落身上的赃物一边看着道长,见道长面色从容毫无指责之意,心中顿时坦然,再看那李明义,倒是怒不可遏,冲着他直嚷嚷:“你这小毛孩子太不听话,交代再三还要跟来,一会若是与匪交手,我们谁能护得住你!”

小北听罢一脸不屑:“我能照顾自己,不用你操心。”说完,蹭蹭几下便攀上了刚来跳将下来的崖壁,再回头看李明义,一脸傲娇道:“我打不过还跑不过么?”

道长见了小北这攀崖的身手,心中顿时掠过一丝伤感,而这突发的异样竟被小北察觉,小北站在崖顶问道:“道长,你怎么了?”

道长连忙摆手道:“没什么,没什么,你赶快下来前面带路,这时候不早了,我们速去速回。”

小北应了一声,又从崖上下来,抖落了一身的残叶,快步往山谷中走去。大概过了四五个岔口,远远的就有人在头顶上喊道:“什么人,来做甚?”小北抬头招了招手,连忙应道:“几位哥哥,是我啊,祁村的小北。”

山头上的人听罢便怪异的笑了起来:“原来是你这小子,好些日子没去你们那了,你那几位奶奶可还安好啊?”

“还好还好,我们家祁爷还特地嘱咐我请哥哥们有空去喝酒呢。”小北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发愣的道长和李明义跟着他往前走。还没走几步,山头上的人便有嚷道:“你后面那两人面生的很,他们来干嘛?”

小北脚下不停:“说是来给大当家的献宝的,祁爷让我带过来。”

山头上的人呵呵乐道:“倒是第一次遇着主动来献宝的,那你们过去吧。”

如此过了两处暗哨,小北便停了下来,指着前面一处山坳说:“过了那道岗便是寨子了。”道长点点头便要往前走,却发觉小北却不动身子了,还没等他问,李明义已不耐烦道:“这都快到了你怎么不走了?”

小北皱着眉头,喃喃道:“今天有点怪,平常这暗哨都是一两个人,今天却多了不少,还有二当家的人在。”

李明义不以为然道:“这有啥好奇怪的,说明这二当家的此刻也在这匪窝里,反正他们人本来就多,再多一些也无所谓,你要是怕了,正好回去,也省的碍事。”

小北气呼呼的正想回几句,却被道长给伸手拦住了:“你们俩就别斗嘴了,我们就是来要回东西的,本也不打算怎样,若是对方执意不还,那也就算了,我得把你们都带回去。”

那匪窝说是一个寨子,其实就是一处山腰凹进去的地方,里面依着山体或宽或窄的搭了十几处棚子,棚子的中间则是一条曲折的石阶路,也是从山脚唯一通往里面的路。

小北领着道长和李明义顺着石阶一直走到一处宽敞的地方,这里地面平整,明显能看出人为打磨的印迹,最里面则是一间搭建的有模有样的大殿,大殿的大门紧闭着,里面有烛光晃动。

李明义一边看着四周一边要往里面走,却被几个山匪给拦了下来,伸手便要卸了他的佩刀,有一个山匪对李明义身上的皮甲甚是感兴趣,就势便要扯下。这李明义哪里愿意,一手捂着佩刀一手捏着那山匪的手,这几个山匪竟然也无可奈何他,在这几个山匪异怪的叱责声中,又有几个山匪持刀围了上来。

道长和小北连忙示意李明义不要执拗,但李明义只当做没看见,憋着一口气就要死犟到底,眼看着就要失控,那大殿里传出毛骨悚然的几声惨叫和尖叫适时的将大家的注意力全部转移过去。

几乎是所有的山匪都围了过来,迫切的想知道大殿里发生了什么,有几个山匪提着刀正要闯进大殿,却见大殿的门“吱嘎”一声豁然大开,从里面慢慢的走出一人。这人身形壮硕,赤裸的上身喷溅着几条血迹,一手拿着一柄短刀一手提着个人头。群贼中早已有人惊呼道“大,大当家的!”

那人哈哈一笑,将手中人头掷到群贼面前,大声说道:“这老娘们,不仅做事磨磨唧唧的,还想把兄弟们辛苦攒下的钱财去捐给朝廷,替自己谋个出处,老子听了火大,便自作主张替兄弟们讨了个公道。”

众匪听罢也不做声,只呆呆的看着大殿门前的那壮汉,已然不顾李明义他们三人,道长见状,连忙招呼两人悄悄挪至一边的山石后面,静观其变。

沉默了片刻,山匪中有人大声说道:“二当家的可真会睁眼说瞎话,我们也不是没听大当家的说过,他那些宝贝是要等这世道太平之后给大家安置些家产安安稳稳过日子的。”

“呵呵,你知道个屁,这老娘们会跟你说真话,我想大伙都知道这老娘们是打宫里出来的,他就想回那里去,要不是今天把他灌多了,我都给他蒙过去了,你们也不想想,这世道什么时候能太平?这老家伙一直守着这里,为什么?不是为了等这天下太平,而是为了等机会回去!”

二当家的这话一说,底下立刻叽叽喳喳开来,二当家见状继续说道:“若我做主,大伙取了这些财物,往南边寻个太平繁华之地逍遥快活才是最好。”

“呵呵”下面匪群中有人笑道:“二当家的就是要当家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