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安(一) - 如梦天下 - 沐晨熙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如梦天下 >

一、长安(一)

那一抹残阳映的大地虽是一片金黄,却也掩盖不住那满目的荒凉。

一支四五十辆马车组成的车队正缓缓的行进在通往长安城的路上,除了车队前面的两个骑着马的军官,几乎所有的兵士挤在马车上,辎重少点的坐的宽敞,辎重多的便挤在马车边上,虽是省力,但坐久了也觉得不舒服,所以时不时的会有些兵士跳下来,随着马车小跑一段舒舒筋骨。

“李大闯,你别老坐在车边上,下来陪我走几步。”

那李大闯只半拉屁股坐在车上,姿势极不协调,但他丝毫没有不舒服的样子,只愣愣的坐在车上,不停地磨着他的刀,对于别人的建议不理不睬。

同一辆车上躺在辎重上面的一个小兵探出头来看了看李大闯,笑着说:“沈队,大闯哥这正惦记着再多杀几个叛贼呢,可没时间陪你,等日后论功排位,你的位置可得让给李队了。”

李大闯噗呲一笑,反手就是一刀劈向那小兵,嘴里骂道:“你这锤伢子,找死!”当然这一刀很容易的就被那小兵躲开了,但是却砍在了绑辎重的绳子上,虽然没有立刻断开,却也没有经得住这路上的颠簸,不一会便崩开了,那一车辎重呼啦啦便散落下来,好在车上的几个人身手倒也快,没被辎重砸中,就是躺上面的那个小兵没来得及跳下来,身子在车上狠狠的硌了一下,扭着腰在地上哼唧。

整个车队都停了下来,前面两个军官过来查看情况,见没什么大事,也没伤着人,便令沈队一干人重新装好辎重再走,其他人便都下了车,在一旁喝着水扭着身子等着。

这边辎重刚装了一小半,前面便急急的来了一骑传令兵,见到两个军官下马便道:“何校尉,将军命你速速带着车队赶往长安营署。”

何校尉连忙问道:“可是有贼情?”

传令兵摇摇头道:“长安城中已无叛贼,将军只说令你部速去,无关辎重可就地弃了。”

何校尉会心一笑:“好的,你速回报,我部随后便到,我军营署现在何处?”

传令兵回道:“布政坊!”

传令兵走后何校尉连忙将沈队和其他几个队正叫了过来:“沈知,给你留下十五辆车,捡重要辎重装了运送至长安营署,其余各队,将余车辎重卸了,立刻与我先去长安。”此令一下,队伍中一阵欢腾,不一会功夫,三十几辆空车便腾了出来,所有人都坐上空车急奔长安而去,留下凌乱的辎重和十几辆马车,还有呆呆地站在原地的沈知和他的十几个部下。

“娘的,发财的事轮不到我们,这重活累活倒全摊在我们头上来了。”

沈知恶狠狠的瞪了一眼那骂娘的士兵:“你还是不是个兵,是个兵就给我做事去,你要是觉得骂娘就能发财,老子就让你站在那里骂个够!都别愣着,干活!”

包括沈知在内的十几个人心里都不痛快,所以做起事来特别的慢,装完东西一队人默不作声的赶着马车往长安走,等到他们来到长安城外两三里地的时候已近亥时,此时他们身后却出现的一大队人马将车队彻彻底底的围了起来。

“叛贼,全部给我跪下!”那队人马中一个人拿着马鞭指着沈知他们,身后一队骑兵已将弓箭拉满了弦。

沈知他们早已围成了一圈,每个人前面都立着长盾,手里提着刀,沈知借着对方火把的亮光,仔细端量着对方,知道对方不是巢贼,心中顿时宽慰了许多,于是拨开身前的兵士,走到圈外,大声说道:“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阵前下跪的习惯,但我们朔方军从来没有过!”

“你们是朔方军?唐弘夫唐将军的部下?”

“正是!”

对方的领队挥了挥马鞭,身后的士兵立刻收了弓:“那我们算是一家人了,我们是义武军,王处存王尚书所部。”

沈知也知会其他人收了兵器:“既是一家,那在此有礼了。”沈知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想必你们也是要进长安剿贼去的,如此我们就此别过,各寻所部。”

对方领队身后一人在其耳边私语了一阵,那领队道:“应是别过,只是我军现有急务,需要借用你方马车一用,数日后定当奉还。”

沈知很坚决的摇了摇头:“马车上有我军辎重,不借!”

“哈哈,我又不要你们的辎重,那些都给你们留下,等我还了马车来,你们再运不迟,兄弟们,给我卸!”

沈知拔刀挡在义武军之前:“你们敢!”其他人也都拔了刀站在沈知的身后,瞪着那些围上来的义武军。

“你们他娘的在干嘛?”

“禀参将,我们在与朔方军兄弟借马车呢。”

“哦,那借到了么?”

“还没有,这些兄弟们有些不情愿,我们在和他们说理呢。”

“嗯,那快点,咱其他的人马都进了城了,你们还在这婆婆妈妈的,还想不想跟着我立功发财了?”

义武军有些人已经安耐不住,冲上来就要抢马车,李大闯带着几个人立刻迎了过去,眼看着就要动手了,这边沈知高声说道:“这位将军,我们朔方军的马匹车辆都有我们的标记,唐将军的人马此刻也都在长安城里,如果将军进了城被唐将军看见有我朔方军的车马,应该是会找你问个明白的,我不想失职,想必将军你也不想被误会了。”

那位参将立刻做了个手势让他的人停了下来,冲着沈知呵呵一笑:“大家都是为了大唐江山共同剿贼,不要因为小事生了罅隙,既然这马车你军确实有用,暂就不借了吧。”

参将挥了挥手中的马鞭,做了个向前的动作:“所有人听好,立刻与我进长安,还有,每个人都给我把头换白巾裹了,不得有误!”

义武军一行迅速的离开了,但沈知却隐隐的感觉有些不对劲,他连忙对所有人说:“今夜定是不太平,你们所有人立刻给我将能上身的家伙都给我穿上,以防不备。”

于是一行人连忙于辎重中找出盔甲兵器,将能穿戴的都给自己裹上,

李大闯在沈知耳边悄悄的问:“沈队,今夜会出啥事?”

沈知抿了抿嘴,轻轻的回道:“都是冲着发财去长安的,城防肯定虚设,若是巢贼杀回,我们都要成那瓮中之鳖,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反正我们做好准备就是了。”

车队很快的来到长安城金光门下,果不出沈知预料,那城门竟是大开且无人驻守,门内街道上空空荡荡,偶尔倒也有些军士成群快速的穿过。沈知连忙停下车队,站在辎重上往城楼里看去,竟也是无人,不禁叹气摇头,便连忙领着车队急急的进了城门,直到布政坊坊门口才看见自家军有一队人懒懒散散的在那守着。

车队一行进了坊中却找不到交接辎重的管事,营署内管事都尉只顾着喝闲酒也不问事,于是沈知便将手下小兵召唤到身边,卸了他身上的甲具,说道:“崔伢子,你腿脚快口齿伶俐,去打探一下这里的情况,速速回来告我。”崔伢子得令而去,沈知便让其他人找了块空地将马车聚在一处,各自散坐在一旁休息,也没过了多久,崔伢子便奔了回来,众人都聚上前来听沈知问话。

“城中是否还有叛贼?唐将军,何校尉在哪?现在营署中有多少军士,都在哪?我朔方军其他人在哪?城中还有其他哪路兵?”

“叛贼今日一早便弃城而去,走的干干净净。唐将军和其他几个参将带了一旅牙兵在隔壁皇城中与程宗楚都统喝酒议事。现在营署内有兵七十人,除了守坊门的十个和林都尉身边的十个,其他的都在守着坊中的库房。至于何校尉,他们倒是没什么印象了,用他们的话说,此刻应该是和其他的军士在长安城中发财呢。城里除了我朔方军,还有程都统的泾原军和我们先前见过的义武军。”

“妈的,三千多个兵,都去捞宝贝啦,就没安排人在城楼上观察?”

崔伢子咧开嘴笑道:“呵呵,他们说安排了,若是不在,肯定是偷着去发财了。”

崔伢子这句话说的一群人都有些按捺不住了:“沈队,这发财的机会我们可不能错过了,我们已经晚人一大步了,肉吃不到汤总得喝上几口吧。”

沈知腾的站了起来,大声道:“凭什么我们喝汤,别人吃肉我们也要吃肉!你们立马给我卸了两车的辎重,前面我们比人慢了,后面我们一定要赶在前头!”

众人振臂一呼,麻利的清出两辆空车出来,迅速的坐在车上等着沈知发号施令,谁知道此刻沈知却有些犹豫了,众人急忙催他:“沈队,沈队,发财去啊!”

沈知连忙举手闭着眼睛说:“等等,我怎么总觉得心里慌慌的,一切好像都他妈的太简单了。”其他人急的直咬牙,沈知还在那低头思考:“李大闯、施胡子、马胜、孔石头、崔伢子你们几个备马,除了伢子,其他人不得弃甲。”沈知从怀中掏出一张图仔细的看了又看后才递给崔伢子:“这是长安城图,你现在立刻骑马去城东城楼上观察城外动静,如有不对,立刻到朱雀大街上找我们。大闯带其他人沿西城城墙巡查一遍,只要是没关上的城门挨个给我关上,这样我也心安点。”直到五个人骑着马各自去了,沈知才一屁股坐在马车上,大喊了一声:“走,发财去!”

马车行到朱雀大街上,沈知他们才知道这长安城现在是什么样,宽宽的朱雀大街上横七竖八的停满了各式车辆,马车、牛车、驴车、独轮车、甚至连抬的轿子都有,车辆之间的空隙往来穿梭着各种人,慌不择路的是老百姓,搬抬器物的是兵士,查看车上物件的是军官,地上散落着各式杂物,各坊墙边上或蹲或站着低头抹泪的则是被缚了手的年轻女子。街的中间留了约三丈宽的路面,不时便有传令兵和装满器物的车辆往来,所以沈知他们倒是走的很顺畅。

“要不是那身上的皮甲提醒我他们是个兵,我还真以为是群强盗呢。”沈知坐在车上唏嘘道:“不过也难怪,这里毕竟是繁华的长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