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四十八章
明琼生的不算十分美貌,明家四个孩子,属她的颜色最不起眼,若是认真打量,明梁比她还要好看两分,比起明珍的样貌更是远远不及,就算是打扮起来,也只能算是清秀而已。
但明琼也有她的好处,她生的高,并不是那种弱柳迎风的样子,一张鹅蛋脸红润有光,微微一笑还露出两个酒窝,和芸姐儿坐在一起,一举一动都是很有规矩的模样——周姨娘自己谨言慎行,教导女儿也是很下了一番辛苦。
唐太太冷眼瞧了小半天,心里大概还算满意,虽然是商户人家的女儿,但看金氏的穿着打扮,也不是小门小户。她自知丈夫官职不高,嫡子娶了官家女,庶子娶了知书识礼的商户女儿也不算辱没。况且明琼和自家外甥女交好,以后后宅可不是省了许多麻烦。
她心里准了五六分,面上便表现的热情了些,招手把两个女孩子叫到身边来坐下,一手挽着一个仔细端详了半天,对着县太太和金氏笑道:“生女儿就是好啊,都像花骨朵一样,我们家那两个小子淘气的很,哪能安安稳稳地坐着。”
金氏自然不觉得别人生的女儿有什么好,但她一见这架势,再一瞧县太太嘴边的笑意,心里知道这八成是县太太在扯媒拉线,便陪着唐太太笑了起来:“您可是过奖了,出门了拘谨些,在家她也淘呢。”
她心里也有盘算,县太太若是做媒,那必不可以回绝的,家里两个女孩,大一点的那个本来可以嫁给豪富,结果只嫁给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粮商,小一点的这个不如大的出众,若真嫁进官家,那也是撞了大运了。对儿子来说,总比一个小商贩做姐夫便宜的多。
两边虽然目的不同,想的结果却是一样,唐太太和金氏互相笑的热切,虽未开口直言,但看上去也是彼此乐意的。
菩萨庙的这次踏春,可算是主客皆欢,等三家人散了,县太太坐进车里,这才对唐太太笑道:“我说什么来着,是个好姑娘罢,配给洵哥儿也算合适了。”
庶子媳妇不用漂亮能干,老实规矩就是好的,唐太太心里满意明琼,嘴上却还笑道:“我看
着好,不过怎么也得问一问洵哥儿才能定,他在我眼前长大的,娶亲怎么也要他愿意才是。”
唐洵自然没什么不愿意的,他对男女之事本来就不在意,一心都在读书上头,听母亲这么说了,点头就应了下来。倒是唐淮听了这事,拉着弟弟一阵的嘀咕。
“娘怎么就轻易定下来了,见都没见过呢,”唐淮追着唐洵一顿的劝说,“我好歹见过表妹什么模样,你这个不见见怎么行,不如求求娘,咱们和明家那位小娘子见一面再说。”
“母亲说是好的,总不会害我,”唐洵对此毫不在意,“哥哥快别说了,先生留了文章,等探亲回去都要读熟读透的,哥哥现在读了几篇?”
唐淮被说的连连败退。儿子既然没意见,隔了两日唐太太便请媒人上了明家的门。
明老爷听了一口答应了下来,这门亲事左看右看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庶女能当官老爷的儿媳,他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乐意。两边都乐意,流程也走的顺遂,信物庚帖都交换了,这门亲事也就成了一半。
这事在院子里传开,周姨娘喜的去给金氏磕了几个头,她回来就上香拜佛,然后翻捡布料衣裳,周姨娘手头不如孙姨娘钱多,但却节俭,多年积攒下来,也有一百来两。明老爷看在亲家门第的面上,私下又给了她两百两,算上公中出的钱,明琼这份嫁妆比明珍的多一倍还多。
周姨娘满心欢喜,女儿有了好前程,她倒更是小心谨慎了,除了收拾各种东西,其他时间都侍奉在金氏左右。人瘦了精神头却足,晚上回去便摸着女儿的头发,叫她给未来婆婆丈夫做衣裳。
明琼听了自己的亲事,满肚子的话说不出,亲娘这样高兴,她却顾虑重重。等银珠来看她的时候,她正捏着针发呆。
“这是怎么了?我们二妹妹怎么呆住了,”银珠扶着她的肩膀一笑,“我做了桃花团子,拿来给你尝尝。”
明琼放下手里的针线,叫人倒茶来吃,她随手拿起一个团子,定定地看着它,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嫂嫂,我心里慌得很,”明琼这句话一说,眼圈就红了,“这亲事虽是定下了,可我却七上八下的。”
银珠一听这话,先止了
她的话头,挥手叫丫鬟们下去,这才转过头正色道:“怎么,你不喜欢这门亲事?”
若单看家境来说,明琼算的上高嫁,又是县令大人的夫人从中拉线,金氏也未从中作梗,怎么看都比她哥哥姐姐的婚事顺遂些:“你可是嫌弃他是庶子。我听太太说,那人虽然庶出,但养在嫡母面前,跟他哥哥的关系也好呢。”
明琼摇了摇头,一张口就忍不住掉眼泪:“我哪里会嫌弃这个,我自己都是庶出。只是我连见都没见过这个人,他是高是矮,品行如何,全然不知,就要嫁给他做妻子,我害怕的很。”
她一边说一边抽抽噎噎地哭着,人人都道是极好的事,可她自己每天夜里却愁的睡都睡不着:“而且他家里是做官的,我怕我嫁进去做不好。”
银珠一听心里就软了下来,当初她准备嫁入明家,前途未卜,心里怎么可能不害怕,若不是娘家冷情,她也实在很想哭上一顿。现在看到明琼这样,倒是生出了不少怜惜。
“你想见见他吗?”银珠一边拿出手帕替明琼擦泪,一边柔声说道:“我也觉得应该见见,你姐姐那时候虽然不是亲见,但你哥哥也是去看了的。”
明琼抬起脸来,她尚未及笄,仍然是一副孩子的模样:“这,嫂嫂,这不合规矩。”
话虽然这么说,可她脸却红了起来:“哪有未嫁就想见的道理,太太和姨娘都不会应的。”
银珠看着她的样子笑了起来:“他不是就在芸姐儿家里住着吗,你让芸姐儿帮你叫他就是。”
明琼连忙摇头,她哪敢在别人家做这些事,岂不是和那些杂戏上的女儿一样,未嫁就和男子拉拉扯扯,那得多不庄重:“不行,嫂子,再不能这样,被人知道了我必是要被罚的。”
银珠知道她自小比着规矩长大,这样的事是再不肯做的,换做是她,若当初明家就在同村,她怕是一早就要见见明棠是什么样子。
村子里婚嫁,再没有不许相互见面的道理,稀里糊涂成了婚,等到坐到一张床上时再不满意,那岂不是拿自己的后半辈子做赌。
可明家毕竟不是村里,结亲的又是做官的人家,说不得就是一重重的规矩,银珠怜惜明琼,摸着她的头发替她应下了这件事:“等你哥哥回来,叫他去看一看。左右你还有两年才及笄,若是不好,咱们也能退婚重新找。”
明琼这才露出了笑脸,银珠和她一起等了一个月,没等到明棠回来,先等到了报喜的官差。
明棠中了二甲,成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