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二册》(1) - 周易正本通释 百年名家说易 - 陈德述 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十一章《第二册》(1)

下经(下)困卦第四十七

困(坎下兑上)

《帛书易》、《归藏易》皆同。

来知德:困者,困穷也。为卦水居泽下,枯涸无水,困之义也。又六爻皆为阴所掩,小人之掩君子也,穷困之象也。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困,卦名,困穷也。下坎上兑,水在泽下,象征困穷。水在泽下,即泽中无水,泽中的草木、鱼类皆处于困穷的境地,故卦名为困。困卦之下卦为坎,坎为阳;上卦为兑,兑为阴,阳下阴上,阴阳交合,故“亨”通。“大人”,指九二与九五。九二与九五均阳刚居中。只要坚守正道,即使处于困穷之时,也能自己救济自己,故“吉”祥而“无咎”害。兑为口,有“言”之象;坎为耳痛,耳痛不能听,故说“有言不信”。一个人处于困穷之时,自己说的话不被人相信,此时应少说为佳。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困,刚掩也,谓卦之下卦坎为刚,上卦兑为柔,阳刚处阴柔之下,被阴所掩盖,故有“刚掩”之象。阳刚被掩盖,犹如有才德的君子被无才的小人所掩盖,处于因穷的境地,以此释卦名。坎为险,兑为悦,故有“险以悦”之象。坎为君子。一个人处在困难危“险”之中时,还能和“悦”以待人,而不失其亨美之德,大概只有君子才能做到这样吧!坚守正道,大人可获“吉”祥,是因为九二、九五都是阳刚居中。人处在困境的时候,只有修德行事,才能救济自己的困穷。兑为口,上爻变,口不见了,故有“尚口乃穷”之象。在困穷时,如果只崇尚口说,不但不能解困,还会导致更大的困“穷”。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水在泽下,泽中无水,表示泽中水已经枯竭,故说“无水”。“致”,尽也。“致命”,献出生命。中爻巽为命,兑为毁折,故有“致命”之象。“遂”,就,成功,“遂志”,使志向成功。坎为君子。君子观此卦象,应该在困穷之时,要不惜自己的生命去实现自己的志向。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株木”,无枝叶之木。坎为臀,互体巽为木,坎为险阻,故有“臀困于株木”之象。巽为入,坎为幽、为陷、为谷,初六又处困卦之下位,故有“入于幽谷”之象。初六处困卦之始,又在坎险之中,虽与九四相应,但九四失位处于困穷的境地,无人相济以解其困,就象臀股坐在株木之上,陷入到了幽谷不能自拔一样。坎与离错,离为三、为年、为岁、为目,离隐于坎中,故有“三岁不觌”之象。“觌”,音di,见也。“三岁不觌”,隐藏三年不露面。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互体离为明,初六处在离明之外,故说“不明也”。“入于幽谷”,意谓处在幽暗不明的困穷境地。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坎为酒,兑为食。困卦之下卦坎为酒,上卦兑为食,故有“酒食之象”。“困于酒食”,是说困穷到连酒食都没有吃的。坎为赤、为朱。巽为绳、为绂,故有“朱绂“之象。“绂”,音fu,丝带。“朱绂”,古代贵族祭祀宗庙时穿的朱色饰带。“方来”,指荣禄即将来来。因九二居中,虽困穷到酒食都没有,坚守中正之道,荣禄即将到来。与九五相应,兑为亨,利于用以主持祭祀宗庙的大礼。九二与九五虽相应,但为敌应,不宜于出征。此时出“征”多有“凶”险,但九二得中,故“无咎”也。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中”,指九二居中。坎为锡(赐)、为赏。虽然“因于酒食”,但坚守中之道,不作偏离道德的事,就会有赏赐这类喜“庆”的事情到来。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兑错艮,艮为石,石在前,“困于石”之象,指九四。“据”,依也。“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刺。坎为蒺藜,坎在后,故有“据于蒺藜”之象,指六三,被上下皆阳刚的东西卡住,故“困”。坎为宫,坎之中宫,兑之中宫,皆为阳爻;互体巽为入;妻为妇、为阴。“宫”,室也。宫中只有阳刚之男,故有回到家中“不见其妻”之象。六三不中不正,当困之时,上困于九五无情之君,下依于有刺的九二之阳刚,因而自身难保,“妻”室丧亡,故“凶”。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乘刚”,乘九二之刚。“不祥”,不祥之兆。本爻变为大过,棺椁之象,死期将至,故“不祥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自上而下曰来。“来”者,指九四来应于初六,为九二所阻挡,只能迟疑缓慢而行,故说“徐徐”。“金车”,指九二。坎为车;九二为乾阳,乾为金,金车之象。九四与初六为应,但不中不正,志在与初六应合,故有“徐徐”而“来”之象;但为九二所隔,故有“困于金车”之象,因而有悔吝的事情发生。由于九四与初六均为位不当。但是相应,虽然有受困不能速来与之相应的吝难事情发生,终有交互感应的时候,故有“终”有好的结果。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坎为志。九四有志于向下与初六应合,故说“志在下也”。九四以阳爻居阴位,位不当。但与初六之阴相应与,故说“有与”也。所以,九四位虽不当,但终有好结果。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劓刖”,古代的刑法。“劓”,割鼻之刑。“刖”,砍足之刑。兑错艮,艮为鼻。中爻巽错为震,震为足。中爻离为兵,兑为刑,艮鼻震足不见,故有“劓刖”之象。“赤绂”,古代贵族祭祀时穿着的红色饰带,这里用来比喻九五之尊位。九五以阳刚居阳位,行事过于刚猛,犹如用残酷的刑法统治臣民,使得众叛亲逆。虽高居尊位,但仍处“困”穷之境地。“徐”,渐也。二动为坤,坤为徐。兑为悦。“说”,“悦”也。故有“乃徐有说”之象。由于九五居中得正,只要坚守中正之德,勇于改正过猛的行为,就能渐渐摆脱困境而喜悦。与上六比应,兑为食,故说“利用祭祀”。举行祭祀,求得神灵的保护,就能获得吉利。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坎为志。“志未得也”,九五用残酷的刑罚统治民众,说明九五济困的心志未能得以实现。九五居中,乾为直,故说“以中直也”。乾为福。九五能渐渐摆脱困境,是因为九五处阳刚中正之位。利于祭祀,受神灵的保护而获得“福”庆。

上六:困于葛藟,据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巽为草茅,为葛藟。“藟”,音lěi。“葛藟”,藤蔓类植物,故有“困于葛藟”之象。“臲”,音niè。“卼”,音wu。“臲卼”,危而不安的样子。据于九五阳刚之上,下与六三无应,故有“据于臲卼”之象。凌驾于刚强凶猛的国君之上,又无人帮助,所以处于危险不安的地方。由于被藤蔓所缠绕,又困于危而不安的地方,所以“动悔有悔”。上六居困卦之极,以阴柔乘凌二刚,又无应与,犹如受藤蔓之缠绕,又处于危险之地,说明上六处于困穷的境地。“曰”,发语词。“动悔”,动辄生悔恨;“有悔”,经过悔恨而有所悔悟。与九五比应。困极必通,向前“征”伐,可获“吉”祥。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未当”,不适当。上六处困之极,乘凌二阳刚而被困,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适当,所以“动悔有悔”。“吉行”,行动、运动就会吉祥。吉者,意谓困极必通。否极泰来,困极必变通泰,通泰就能获得吉祥。

井卦第四十八

井(巽下坎上)

《帛书易》、《归藏易》皆同。

来知德:井者,地中之象也。为卦坎上巽下。巽者,入也。水入于下,而取于上,井之义也。坎为水,汲水者,以木承水而上,亦井之义也。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井,羸其瓶,凶。

井,卦名。下巽上坎,坎为水,巽为木。水下有木,水“井”之象。古人掘井,以木来隔井壁之土,以免于坍塌,故水井之下有木。坤为邑。“邑”,城邑、村邑。泰初往坤中,改坤为坎,故有“改邑”之象。中爻兑为井,井仍然存在,故说“不改井”。城邑可以改建,而井不可改迁,井为人类生活之必须。“丧”,减少。“得”,增加。坤为丧。泰卦之初爻往五中,虽毁坤象,但成就“井”象,故说“无丧”。泰卦的五爻来之初,失位无应,故有“无得”之象。井水养人之需,取之不会减少,注之不会增加,故有“无丧无得”之象。井与困综,对井卦来说坎往于上,对困卦来说坎来于下。兑为井。困卦上兑,井卦中爻为兑。无论是困卦还是井卦均有兑卦。故有“往来井井”之象。“往来井井”,说明不断往来之人反复汲取井中之水,而井水源源不竭供养人民。“汔”,音qi,接近。音ju,井绳。“羸”,音léi,弱也。巽为绳。中爻离为瓶、为瓮,兑为毁折。汲水之瓶接近井口而未出井口,若力气弱小的人,力不胜任,将瓶坠入井中,毁坏汲水瓶,不能汲水,故“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巽”,指下卦巽,顺也。“水”,指上卦坎,水也。顺乎水的渗透本性,而从地下引出水,就是水井。兑为口,有井水“养”人之象。坎为水、为通,井水源源不竭,故“井养而不穷也”,井水养育人类之功没有穷尽。“刚中”,指九二、九五阳刚居中。九五阳刚居中,改坤邑为坎。九二阳刚居中,位不当,阴柔没有能居中位,故有“改邑不改井”之象。九二、九五两爻始终恒居中位,说明井水养人之德恒久不变。“汔至亦未井”,汲水至井口而未出井口,未能实现汲水养人的目的,故“未有功也”,是因为九二与九五不相应的缘故。由于汲水的人,体弱不能胜任而毁坏了汲水的瓮瓶,不能用瓮瓶汲水,“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下巽为木,上坎为水,犹如树木体内有水滋润,由根茎向上运行;犹如水井不断出水滋养人民一样,故取卦名为“井”。坎为众、为民、为劳,故有“劳民”之象。“劝”,劝告也。“相”,导也。兑为口、为言、为告。中爻兑错为艮,艮为君子。君子观此卦象,效法井水养人之德,尽力为民众而操劳,并教导劝告百姓互“相”帮助。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初六阴浊在下,本爻为土,故有“泥”之象。兑为口,为食。兑综巽,兑不见,故有“不食”之象。“禽”通擒,获也。初六上无应也,故说“无禽”。水井年久失修,淤泥堵塞,泉眼不通,即使去汲水也会无有所获。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初六以阴柔处下,上无应与,正如井底淤泥堵塞而不出泉一样。井底有泥而水不能食用,是因为阴柔处下也。初六为废井。艮为时、为止,故为舍。“舍”,舍弃也。“时舍”,为当时所舍弃不用。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兑为井。“谷”,山谷、河谷。“射”,注也。巽为鱼。“鲋”,音fu,小鱼。“瓮”,古代用来汲水的器具。九二与九五为两阳刚不相应,与初六相比应,犹如九二之井不能向上出水,反而向下注入谷底,供养小鱼而已。中爻离为瓶、为瓮,兑为毁折。既然水不能上出,就象汲水的器具“敝”破而水“漏”掉,不能供人食用一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