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一册》(10) - 周易正本通释 百年名家说易 - 陈德述 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十章《第一册》(10)

下经(上)咸卦第三十一

咸(艮下兑上)

《帛书易》作“钦”,《归藏易》亦作“钦”。

来知德:咸者,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义,男女皆相感也。艮为少男,兑为少女,男女相感之深,莫如少者。盖艮止则感之至,兑悦则应之至,此咸之义也。

咸:亨,利贞,取女吉。

“咸”,卦名,感也。咸卦下卦为艮、为少男。上卦为兑、为少女。艮为求,兑为悦,少男上求于少女,少女喜悦而答应其请求,所以发生交感。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都阴阳一一对应,故“亨”也。二与五为正应,故“贞”正也。但由于初六位不当,故说“利贞”,利于坚守正道。“取”,娶也。少男向少女求婚,要遵循礼的规定,才能获得吉祥,故说“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上卦兑为阴、为柔,下卦艮为阳、为刚,故说“柔上而刚下”。下卦之阳气轻而上升,上卦之阴气重而下降,于是阴阳二气发生交感,相感必相亲,故说“相与”。“相与”,相亲也。下卦艮为止,上卦兑为悦,故“止而悦”。下卦艮为少男,上卦兑为少女,故“男下女”。古代婚姻,男先求女,男子亲迎,有男下女之礼。男子按礼之规定娶妻则吉。以上由男女相感,引申到天地和人心的相感。中爻乾为天,错坤。坤为地,为万物。中爻巽错震,震为生。天地之间的阴阳相感协和,则万物化育生长茂盛。乾为圣人。大象坎为心。圣人以自己仁义之德来感化人心,实行德治,则众人会诚服而安居乐业,因而天下和平。认真观察阴阳交感的普遍现象,则天地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可以看得清楚了。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下卦为艮为山,上卦兑为泽,因而有“山上有泽”之象。“山泽通气”,故亨通。“山上有泽”,象征泽中有水,水能润泽万物,生养万物,说明山有很大的包容性。中爻乾为君子、为人。下卦半坤,坤为虚。六二承受乾阳,故说“以虚受人”。君子观此卦象,也应该有包容万物的胸怀,以虚心的态度去团结他人,接受他人的意见。

初六:咸其拇。

“拇”:大足指。“咸其拇”,交感的开始。艮与震综,震为足,故有感其拇之象。“咸其拇”,少男触摸少女的大足指,说明交感之情刚开始,“咸其拇”,不为非礼,所以不吉不凶。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中爻巽为志。“外”,指外卦,初六应九四,故说“志在外”。说明初六少男求婚之心能感应在外的之九四之少女。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腓”,音féi,小足肚也。足的中间部位就是小足肚。艮综震,震为足。六二在足的中部,故有“腓”之象。交感至足肚,比“咸其拇”又进了一层。二与五正应,说明少男急于上求少女,故“凶”。男女相爱到结为夫妻,有一个婚聘的过程,男女初始相爱,如果少男过于急躁而触少女的足肚,不但非礼而且可能有使婚姻不成的危险,所以有“凶”险之象。“居”,静止不动。艮为止,故有“居”之象。“居吉”,安居而不要急躁,就会成功而吉祥。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中爻巽为顺。坤为害,坤隐乾中,坤不见,故说“不害”。“感其腓”过于急躁会有危险。但只安居守静,顺从礼的规定,不要急躁,不但不会有危险,还可以获得成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股”,大腿。中爻巽为股、为随。三在二之上,腓的上部是大腿。艮与震相综,震为足。三在震的最上位,故说“感其股”。艮为手、为执。巽为随,故说“执其随”。“执其随”,心无定主之意。九三被六二所牵系,又急欲与上六相应,但受九四、九五所阻隔,而心无定主。当男触摸到少女的大腿时,说明男女之情已经发展到较深的阶段,九三向上而取悦于上六时,往前受阻而出现“吝”难。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中爻巽为风,风为动、为入。九三前往有困难,但又不能处于这里不动,必须往上前行,故说“亦不处也”。巽为志,乾为人。“志在随人”,心志随乾人而上行,不要因有困难而动摇。“所执下也”,说明少男要想得到少女之爱,不要急躁和心意不定,而应该执着于男下女的笃诚态度。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四失位,故“悔”。九为阳,故“悔亡”。“贞”,正也,正道。交感继续往上,已触摸到少女的大腿与背之间,坚守正道,按礼仪的规定办事,就可以获得“吉”祥;即使有悔恨之事,也会消“亡”。“憧”,音tong。“憧憧”,动心貌。前行至上为“往”。与初为正应,至内为来,六爻往来皆相感,故说“憧憧往来”。兑为朋。本爻变为坎,坎为思。“朋”,犹同也。“思”,心愿、志向。“朋从尔思”,说明少女受少男之交感而动心,男女之间的感情往来交流,相互沟通,遵从共同的心愿。初感于四、二感于五、三感于六为往;四感于初、五感于二、六感于三为来。少男少女相互感情交融,爱情十分幸福,实现了共同的心愿。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坚守正道,悔恨将消亡。坤为害,坤隐乾中,坤未出现,故说“未感害也”。离为光大。初与四相互交换为离,现在离未出现,故说“未光大也”。虽然少男少女之间的交感之情,已经达到动心的程度,但在婚配之前,还不能光明正大地展现出来。

九五:咸其脢,无悔。

“脢”,音méi,背脊肉。四爻变为坎,坎为脊。“咸其脢”,谓少男拥抱少女时手触摸到少女之背脊。九五得中得正,故“无悔”,没有“悔”恨。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初爻为本,上爻为末,“末”即“上”。五与二为正应,大象坎为志。男向女求婚的志向达到了最高处,故说“志末也”。说明男女之间的婚配取得成功,即少女同意与少男结成夫妻。

上六:咸其辅颊舌。

“辅、颊”同义,即面颊,耳朵和眼睛之间的地方。四爻变为离,离为目,坎为耳。兑为口。“咸其辅颊舌”,即亲吻。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滕”,水涌也。“说”,悦也。“滕口说”,亲吻时口水不断涌出,说明少男少女结成婚配之后,夫妻感情喜悦美好。

恒卦第三十二

恒(巽下震上)

《帛书易》、《归藏易》皆同。

来知德:恒,久也。男在女上,男动乎外,女顺乎内,人理之常,故曰恒。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恒,卦名。恒卦之下卦为巽,上卦为震。六爻皆有应,故说“亨,无咎”。震为雷,巽为风,雷在上,风在下,天道自然的恒久之道;震为阳、为君。巽为阴、为柔、为臣。君在上,臣在下,为社会的恒久之道(古代社会的观点);震为长男、为动,在上位。巽为长女、为顺,在下位。男动于上,女悦于下,为夫妻之间生活的恒久之道。初利于“贞”正,前往至四,为泰卦。泰者,通也。故说“利”于有所前“往”。“亨”通就无有“咎”害,利于坚守正道,利于有所前“往”。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恒卦之上卦为震、为刚,下卦为巽、为柔,故有“刚上而柔下”之象。“相与”即相助。震为雷,巽为风,故有“雷风相与”之象。巽,顺也。震,动也。“巽而动”,犹言顺而动。恒卦之初六与九四相应,九二与六五相应,九三与上六相应,故有“刚柔皆应”之象。由于恒卦具有以上的几种意义,故名之曰“恒”。之所以“亨,无咎,利贞”,就是由于长久保持恒久之道。中爻乾为天,乾含坤,故说“天地之道”。乾为日,兑为月。震为动,日月运行于天空,恒久照耀大地,故说“日月得天而能久照”。乾为终,震为生,故为“始”,故曰“终则有始”。震为春,巽为夏,兑为秋,乾为冬,四季循环不已,故“四时变化而能久存”。乾为圣人。“天下化成”,天下得到治理。坤卦《文言》:“天地变化,草木蕃。”圣人观察天地恒久之道的有序性来治理国家,使天下国家得到教化,从而形成理想的境界。震巽均为木,震为竹、为苇,巽为草茅。故说“万物之情可见矣”。认真观察恒久的道理,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情状就看得明白了。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上卦震为雷,下卦巽为风,雷风相助为恒。乾为易、为立,坤为方。“易”,变动。“方”,方正,犹道也。初六前进至四,九三不动,故说“立不易方”。君子观此卦象,在立身处世时,不要改变了人生的“方”正之道。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浚”,深也。半坎,坎为水,在下为渊,故说“深”。初六与九四皆失位,但是为相应位,故说“贞凶”。宜于坚守正道,可以避免“凶险”的事情发生。由于与九四非正应,故“无攸利”。夫妻之道虽为恒久之道,但夫妇如何相处要有一个过程。内三爻讲妇道,女主内,要柔顺,持家;外三爻讲夫道,对内是主心骨,对外要刚毅。夫妇要恒久而和谐相处,都要遵循夫妇之道。在旧社会,由于男婚女嫁是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的,在男女之间刚刚结婚时,妻子要求丈夫像多年的夫妻一样感情很深,是不可能的,要求太急反而会导致夫妻之间的不和谐。所以,男女双方都要坚守循序渐进之道,否则,就会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

《象》曰:“浚深”之“凶”,始求深也。

初六为长女的主爻,以阴柔处阳位,位不当。巽为不果,为节操,有质柔而志刚急躁冒进之象,所以,初六未得夫妇恒久之道。乾为元,故为“始”。“始”而“求深”,违背事物渐进发展的规律,故“凶”。

九二:悔亡。

“悔亡”,悔恨消亡。九二以阳爻居阴位,位不当,故“悔”;但九二居下卦之中位,故“悔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