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不可再说
平田信,源野刚,吴三官一死,李恒,阿巴黑,吕文唤被俘,宣告围困大阪城的两国联军彻底湮灭。 而此次捕获的近七万联军战俘,在都督府内又存在着两种意见,贺纲,颜鼎善,洪鹤武,文廷玉等人认为战俘罪不至死,应该收归己用;而张迁侯,沐春,雷五六,李顺,乃至小将何宇,钟虎等人则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应该斩尽杀绝。
至于齐盛,满安,萧广成等人仍继续保持中立,以陈大都督的决定为最高准则。
作为陈靖元自己本身来讲,他其实更偏向于张迁侯、沐春等人的意见。但是站在大局观来考虑,如今东瀛南部初定,北部三府乃至京都城都还未拿下,如果大肆杀俘一经传扬出去,将会引起北部东瀛的人心惶惶,甚至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对宋军浴血抵抗到底。
以如今自己这边的声势,全面攻占东瀛指日可待,只不过时间早晚的问题,越到这个时候就越要以怀柔为主,杀戮为辅。
看着双方在厅下喋喋不休争论不停,陈靖元敲了敲案桌,示意噤声,然后缓缓说道:“这样,元军中的三万汉人全部打乱,编入鹰扬卫各协。至于剩下的两万东瀛人和两万蒙古人就暂时圈禁,等着军备衙门在东瀛这边开矿的时候,全部发配矿山干活,如何?”
两边各大五十大板,又让两边雨露都均沾,算是折中的办法了吧。
众人自然没有异议,纷纷点头称是。
接着陈靖元又对文廷玉说道:“文丞相之事可能要稍作延迟。”
文廷玉一怔,难道又生变故不成?
像是看透了文鸡毛的心思,陈靖元急忙解释道:“军师莫要多心,本督的意思是想再多耽搁个三五月,等拿下高丽国之后再与元朝廷交换文丞相。到时候我们拥有琉球、东瀛、高丽海外三地,元朝廷便是恼羞成怒想派军剿灭我等,也不是那么好相与之事。”
文廷玉清楚高丽国国力比之东瀛更加不堪,以如今征北都督府所辖兵力和源源不断的火炮门数三五月足以平定。而且陈靖元所说的也是实情,只有拿下高丽国,在鸭绿江一带修筑共事,依仗火炮威力和鸭绿江天险,方可以与元朝廷对峙。哪怕被攻破鸭绿江防线被攻破,也可以退守东瀛,与高丽隔海相望,这才叫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随即对着陈靖元盈盈一拜,道:“还是大都督想得周全,倒是廷玉多心了。”
廷玉?陈靖元哑然失笑,据他交代张迁侯天机府所查,文廷玉可不是他的本名,文霆荪才是他的本名。
于是调侃道:“军师还以文廷玉自称吗?”
文廷玉执拗地摇摇头,道:“既然大都督答应救我兄长,廷玉更要履行诺言,文霆荪此人已死,今后只有文廷玉,字叔孙,此生定会效力于大都督帐下。”
这是文廷玉向陈靖元再次表明自己的一诺千金和言而有信。
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这名字也是一样,都是父母双亲或师长所取,饱含深意。
陈靖元岂能做这种不仁之事?
继续出言相劝,希望文廷玉能改回原名文霆荪,但是文廷玉这厮也是头犟驴,死活不改,不做那言而无信的小人,言称君子一诺重逾千斤。
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不过文廷玉这番作为却是得到了军中众将领的认可,谁让这些武夫们多出自草莽,讲得就是一个江湖道义和一诺千金。
唯独张迁侯这厮嗤之以鼻,腹中暗贬,文鸡毛到哪里都不忘作秀。
而文廷玉呢?不到一会儿又原形毕露,摇着鸡毛扇不无挑衅地瞥了两眼张迁侯。陈靖元见状,这到底哪个才是真的文廷玉啊?真是节操碎了一地。
两日后,除了杨焕鹏和阿古力所部留在大阪城处理战俘营之事外,北洋卫六协和鹰扬卫其他七协继续开拔,进发京都城。
天公作美,连着数日的晴朗天气。
大军一路过府穿州,如入无人之境,每到一府一县都无重兵把守,守城浪人多为豪门大户中的家仆,站于城头一见大军压境无不抱头鼠窜,逃之夭夭。
不消五日,东瀛北部三府三十县告破,唯有京畿一带未入宋图。
大军所到之处没做耽搁,除了留下几百上千的军士维护地方治安外,继续进发京都城。
这一日,京都城外十里处,宋军刚准备安营扎寨,商议如何攻破京都城。
谁知前去探路的斥候回报,京都城中十室九空,除了些年迈老者,别说八万留守东瀛军,就连京都城中的青壮百姓,妇女幼童都消失不见,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陈靖元诧异,文廷玉惊讶,帐中将领们更是纷纷喊着见鬼了。
直到张迁侯招来安插进京都城的密谍才得知,贤二天皇、安倍晋三率八万留守军带着朝中大臣和菊花家族的皇室们裹挟着京都城九成以上的平民百姓和豪门富绅跑了。
至于跑往何处则无从得知。
只有陈靖元这个见多识广的后世之人隐隐猜测,集体大迁徙?
毫无悬念,陈靖元大军省去了安营扎寨的繁琐关节,直接进驻了京都城。
陈靖元更是率着众人进入了京都皇宫,将京都皇宫作为暂时的征北大都督府,与麾下众将商议起了正事。
龙庭之上赫然就是正襟危坐的陈靖元。
看着似模似样坐在龙庭上的陈靖元气象万千,威仪非凡,台下众人都是深深的折服,唯独文廷玉出来劝谏道:“大都督还是下来的好,这龙庭不是那么好做的,万一让有心人报道了朝廷中,又是一番风波啊。”
呃.……
陈靖元倒是没有考虑那么多,就是觉得新鲜,毕竟是小鬼子的龙椅,就想着过把瘾,刚想起身突然听见张迁侯说道:“这破龙椅坐了又怎的?这偌大一个东瀛国都是咱们都督打下来的,只不过坐了下龙椅而已,我看朝廷谁敢怎么样?”
沐春、雷五六等人纷纷叫嚷:“就是,就是,大都督坐着俺们心里看着高兴,凭啥大都督不能坐?”
贺纲和颜鼎善则是一怔,莫非他们想学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给陈大都督龙袍加身?
陈靖元当然没这么想过,文廷玉也知道就目前而言,陈靖元根本就没这个心思,千万不能让这帮莽夫坏了如今大宋朝大好的形势。
于是继续劝谏道:“哪怕这是东瀛倭皇的龙椅,大都督坐上去也不符合礼制。君臣有别,君臣有别哩。”
一旁的金和尚和沐春,雷五六几个是臭味相投,站在陈靖元身边嘟囔道:“琉球是我家都督打下来的,东瀛国也是我家打下来的,凭啥就不能坐?我看干脆让大都督坐龙椅当皇帝算逑,何必啥事都要看那小皇帝和那臭娘们的脸色?”
臭娘们自然指的便是陈靖元心中犯怵的女人,妖媚的杨太后。
这话一出,更是得到了沐春,雷五六,甚至小将钟虎,何宇,罗一刀几个的拥护,叫唤得更加欢腾了。
何宇更是昂着脑袋,冲龙椅上的陈靖元喊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年他太祖赵匡胤还不如咱大都督呢。”
贺纲、颜鼎善嘴巴不说,心里却更是一阵激荡,快了快乐,马上就要龙袍加身了,只要大都督能登龙庭,咱是不是也能捞个世袭罔替的公侯爵呢?
谁知,陈大都督下面的一句话,如一桶凉水直接将他俩的激情给瞬间浇灭。
只能陈靖元砰的一声一掌击在龙椅扶手上,怒道:“都给老子闭嘴,今天这些话只能在这儿大殿上说说,如果出了这大殿谁还敢胡咧咧,看我不撕了他的破嘴,都是统帅一军的大将了,怎的嘴边还没个把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