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孔雀城 - 等下我不是祭品 - 三旋无斗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14章孔雀城

这是一个女声,轻柔又坚定,原来是去而复还的徐氏,不过这次手上还拿着小瓶子。

她径直地走向蹲在地上的姬二面前,莞尔一笑,晃了晃拿在手上的瓶子说道:“这膏药是东边狗丽国进贡而来,我一个远方亲戚在太医院,他给送了这么一小瓶,说治疗被毒虫叮咬最有奇效。”

石匠在这里看见徐氏颇为意外,他下意识地咬了一口手里的酥饼,舔着嘴唇慢慢品味,突然他好像知道吃了什么不该他吃的东西,嚼也没有嚼硬生生吞了下去,怕自己猥琐的样子被王老汉和姬二看见。

王老汉拉来一条板凳,让姬二坐着,因为姬二这屁股上挨板子的伤还没有完全愈合,只好双手反向压在凳子上。

坐在凳子上,也算用手替屁股分担点身体的重量。

因刚才石匠所言,短时间无法完工,急得姬二血气上涌,脸上愈发红肿,他根本顾不上脸上的事。

只焦急地问道:“这神像明早完工,你有办法?”

“这有什么难的?”

“好姐姐!你也不要骗我。”

“骗你做什么?又没有好处拿。”

“那你给我说说,如何做到?这儿石匠也在,一起想想办法。我这事着急。”

“用不着石匠的,我一会找两个娘子过来帮忙便是,明早一准完工。”

姬二看着石匠,只见石匠一脸的不可置信。

姬二坐在板凳上,徐氏站在其对面,两人一坐,一站,几乎挨在一起。

姬二想站起来问明白,结果被徐氏又按了下去:“你好好坐着,我给你敷完药,我就去安排,只要土地爷的神像就行了吗?”

“我只提能神像,可以没有说土地爷,你怎么会知道我要土地爷的神像?”徐氏侧脸瞥了姬二一眼,表达了不满之情。

她没有回答姬二的问题,自顾自地从怀里掏出一团棉布,然后从瓶子里沾了点膏药,轻轻均匀地涂抹在姬二的脸上:“你这脸是被什么毒虫咬的?怎么肿得这么高?这脸肿得比我手掌还要厚了。”

徐氏弯着腰,坐着的姬二看见一片春光。

姬二不好意思再看,只得眼观鼻,鼻观心。

他不好说是自己做人体实验,故意找事,挨了陈管家和乞丐的打,只好说:“也不知道什么虫子,睡了一觉第二天就这样了。”

“这南城的偷油婆和照夜清都知道,你撞坏了土地庙,要重塑神像,不是土地爷还能是什么?我怎么能不知道?竟然也不给我说一声?”这语气平静,但不满之情又重了几分,还故意借着涂药,用手肘轻轻地点了一下姬二的肩膀,以发泄不满。

“害!这有什么好说的呢?那日挨了打,都不够丢人的。”

姬二现在没有心情理会女人的情绪,此刻最重要的是神像的问题:“这土地爷的神像你真的可以做?”

这女人能看出来,他很是着急也就不卖关子,直接说道:“这大年十五,不是都有灯会吗?我姨母家就是专门扎花灯的。”

“花灯?这花灯和神像有什么关系?”

徐氏还是不急不缓地说:“花灯当然没有关系,但是姨母家还有一项绝技就是面塑,上元节花灯巡街时,走在前头的可不都是面塑做的?什么奇珍异兽、神仙菩萨,哪一样不会做?”

这蔚、禹、梁,三国的传统节日相近,但又因为各自习俗文化有异,重视程度就各不相同:

禹国国土辽阔,水路纵横,民风彪悍,喜比拼、善斗狠,他们最为重视端午,特别是每逢闰年举办的龙船大赛,其规模堪称天下第一,每次大赛不逊于一场水上战争;

梁国号称天下文胆之所在,好诗词歌赋,文雅怡然,每到秋季,粮食丰收入仓之际,鱼肥虾鲜上市之时,恰逢中秋月圆之夜,梁国官员、百姓纷纷以诗言志,歌以咏情,和诗以歌,朝庭每年还要甄选十首佳作,书于祈天灯上,传于上天,为文坛佳话;

蔚国当初立国之时,蔚太祖发现,文不如梁,武不及禹国,人口也三国中最少。于是他独辟蹊径,重视工业发展,以图通过更高效的农耕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良军事武器威慑他国。

朝廷鼓励民间发明创造,特别是在农业和军事方面的发明创造,会给予发明人一定的爵位和金钱奖励,这让蔚国涌现出一大批能工巧匠。

值得一提的是灌溉风车和犁田翻斗这两件划时代的农业神器,前者能开垦灌溉更多的荒地,后者不仅不需要大型牲畜,一个蔚国壮劳力比其他两个国家的壮劳力能多管理一倍的耕地,这也使得,蔚国在地寡人少的竞争格局中,粮食产量却远高于其他两国的原因。

而上元节这天,就有官方指定的“奇巧大会”,朝廷在这天将所有民间或者半官方机构发明创造的新玩意儿进行决赛评选,分为民用和军用为五等,共十大奖。

凡获奖者金银珠宝多不胜数,前三等获奖者还能封侯授爵,也算是一下子登上人生巅峰。

没有入选决赛的新奇玩意儿,也会在这日摆于京城的东、西大街,百姓都看着这些没用过,没见过的新奇物品,评头论足,热闹异常。

到了晚上还有花车巡游,五光十色的彩灯布置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映照得像色彩斑斓的神鸟羽毛,据说站在远郊山顶俯瞰上元节的京城,灯火璀璨之处犹如一只展翅的孔雀,因此蔚国国度也得了一个雅号:孔雀城。

上元节这天也就成了蔚国最为重要的日子。

“你会做?那一晚上时间能做出来吗?”希望总是来得这么突然,姬二忍不住想站起来,但因为徐氏在给他脸上上药,而他的头几乎被徐氏抱在怀里。

“当然会,每年都是我去帮姨母。但是这个倒不用做,上元节仓库里还有好多存货呢!挑一个放到土地庙不就行了,只是这面塑有一点不如石像……”

“什么地方?”

“不能淋雨啊,一旦淋雨,很快就坏了,毕竟是面做的。”

“这不打紧,只用明早,最迟中午就不用了。”姬二说完看看阳光普照,丝毫没有下雨的意思,知道今晚也必定是月明星稀。

“有神龛呢!下雨都不怕的,只是徐家娘子,那你们仓库有土地爷的像吗?”石匠笑着和徐氏搭话。

“哟!这不是石匠吗?我们家的事还得劳烦你了。”徐氏笑吟吟地说。

姬二和石匠同时臊红了脸,姬二是因为徐氏如此豪放地把自己介绍给别人,而石匠却因为刚才关于“揉面”的言论。

“肯定有!每年上元节朝廷都要求面塑样式不能重样,这诸天神佛,做了个遍,你瞧这近两年都开始做动物了,怕再过几年就只能做蚂蚱和跳蚤了。哈哈哈……”徐氏发生一阵爽朗的笑声,胸脯高低起伏不停。

“哈哈哈哈……”大家都被徐氏逗笑了。

姬二听见这话,只觉心一沉,这下心总算掉回到肚子里了。

“那要不要现在去仓库找出来?”

“不着急,等药干了,再给你上一遍。到时候我们再去也不迟,那东西有腿,也跑不了。”徐氏说完立起身,怕姬二又想站起来,于是贴着他,只不让他动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