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上廉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针五分,灸五壮。
【主治】小便涩,肠鸣胸痛,半身不遂,手足不仁,喘息,大肠气,脑风头痛。
三里(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按之内起锐肉之端。针二分,灸三壮。
【主治】霍乱遗失,失音齿痛,项肿瘰,手痹不仁,中风口癖,手足不随。
曲池在肘外辅骨屈肘两骨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阳明大肠脉所入为合土。针七分,灸七壮至百壮。
【主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风邪泣出,喉痹不能言,臂膊痛,筋缓屈伸不便,无力,螈癫疾,皮肤干燥,痂疥,妇人经脉不通。
肘 在肘大骨外廉陷中。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劳风嗜卧,臂痛不举,麻木不仁。
五里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禁针,灸十壮。
【主治】风痨惊恐,吐血咳嗽,肘臂痛难动,胀满气逆,微热,瘰。
臂 肘上七寸,肉端肩下一寸,两筋两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不宜针(《明堂》),灸七壮。
【主治】臂痛无力,瘰,颈项拘急。
肩(一名中肩井,一名偏肩)膊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间陷者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足少阳阳跷之会。针六分,灸七壮。
【主治】中风偏风,半身不遂,手足不随,肩臂痛不能向头上,劳气泄精憔悴,伤寒作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昔有臂痛无力,不能挽弓,肩进针即可射。
巨骨肩尖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手阳明阳跷之会。禁针(《素注》),灸七壮。
【主治】惊痫吐血,胸中有瘀血,臂膊痛不得屈伸。
天鼎颈缺盆上直扶突后一寸。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喉痹,嗌肿不得食。
扶突(一名水穴)气舍后一寸五分,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仰而取之。
【主治】咳嗽多唾,上气喘息,喉中如水鸡,暴喑气破。
禾 在鼻孔下夹水沟旁五分。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尸厥及口不可开,鼻疮肉,鼻塞不闻香臭,鼽衄。
迎香在禾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手阳明足阳明之会。针三分,禁灸。
【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偏风斜,面痒浮肿,风动叶落,状如虫行,喘息不利,多涕有疮,鼽衄鼻有肉。
手阳明经穴歌
手阳明脉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注,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迎五里,臂肩巨骨当。天鼎扶突禾接,终以迎香二十穴。
手阳明经步穴歌
手阳明经属大肠,食指内侧起商阳。本节前取二间定,本节后取三间强。歧骨陷中寻合谷,阳溪腕中上侧详。腕后一寸是偏历,五寸之中温溜当。下廉上廉各一寸,上廉此下一寸方。屈肘曲中曲池得,池下二寸三里场。肘大骨外廉陷,五里肘上三寸量。臂下一寸取,肩肩端两骨当。巨骨肩端叉骨内,天鼎缺盆之上针。扶突曲颊下一寸,禾五分水沟旁。鼻孔两旁各五分,左右二穴皆迎香。
胃腑形
胃腑形图12765.经曰: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曰:胃为黄肠。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
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人胃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圊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故平人七日不食而死也。
足阳明胃经穴图
足阳明胃经穴图12766.凡四十五穴,左右共九十穴。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下乳内廉,挟脐入气冲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冲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阳跷脉任脉胃脉之会。禁灸,禁针。
【主治】冷泪出,瞳子痒,远视 ,昏夜无见,口眼斜。
四白在目下一寸,直瞳子,令病者正视取之。针三分,灸七壮。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昏痛,僻泪,眼弦痒,口眼僻不能言。
巨 挟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沟,跷脉足阳明之会。针三分,灸七壮。
【主治】螈,唇颊肿痛,口僻,目瞳青盲无见,远视 ,面风,鼻肿,香港脚膝肿痛。
地仓夹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脉微动,手足阳明任跷脉之会。针三分,灸二七壮。
【主治】偏风,口眼斜,目不得闭,失音不语,饮水不收,水浆漏落,眼动,远视 ,昏夜无见。
大迎在曲颔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动脉,又以口下当两肩是穴。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风痉口喑,口噤不开,唇吻动,颊肿牙痛,寒热瘰,舌强不能言,目痛不得闭。
颊车(一名机关,一名曲牙)耳下曲颊端近前陷中,开口有空。针三分,灸三壮。
【主治】中风口噤,失音不语,口眼斜,颊肿牙痛不可嚼物。